第37章
再次见到冷姐姐,已经是寒假了。
离春节也不过四五天的光景,沈清慈他们刚更完第10期的视频,直播间依旧喧喧闹闹地隐藏着,除了每晚的互动外,沈清慈基本不会打开。
正气水已经达到了800万瓶,沈清慈每晚的互动基本都是致感谢词,念感谢名单,正气水的还有生命余额打赏的。
说是感谢词,其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言语,就是真诚地表示感谢,有时有感而发会多说一些,有时也会好奇另一个时空的世界,但无奈观众的回复都会变成乱码,只好不了了之,不再提起。
不管是真实还是虚幻,不管是小说还是现实,着眼于当下,埋头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中,从流逝的时光中抓住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抓住了真实。
至于感谢名单,则是随机挑选实时出现在打赏和浇灌播报里的观众,大概会各念100个,还有前一天浇灌数最多的前20名观众。
因而每晚大概11点半的时候,沈清慈的正气水和礼物打赏都会迎来一波暴涨。
这天沈清慈和吴婶,老何从大超市购物回来后照旧在下午4,5点钟的时候出门散步。
虽然期盼的人依旧没有消息,虽然可能只有他们三个人过节,但是他们依旧采购了满满当当的东西,春联挂福还有应节的装饰,年货坚果饼干糖果也都不落下。
虽然人少,但过节就图个气氛和仪式感,还有一个心里的期待。
尤其是沈清慈,心里的期待有两世那么厚重。
临近春节,申市的气温反而回暖了一些,不怕冷的,一件薄长t加一件中厚外套足以。
沈清慈看着这般明媚和软的阳光,瘫在步行道旁的休闲椅上,微眯着眼睛晒着太阳,等待着可能出现的人。
上回落下录音笔后,沈清慈有回头找了下,一小会儿的功夫了,已经不见了。
可能是冷姐姐拿走的,但也仅仅是可能,被护士或者其他人捡到也有可能。
她没法确认,散步也没再遇到冷姐姐,尽管寒假以来她天天这个点出来散步。
寒假这段时间,她和宋辞每天的时间也都被排得满满当当的,除了准备材料制作视频,app的进展也有许多环节和细节需要沟通确认。
像是暴力反弹app,他们光是准备答题库就花费了不少时间,选题,排题,还有确认答案的准确性。
暴力反弹app,商议后就用小游戏的名字做整体游戏的名字,比较有特点。
整体游戏还是包含3个模块,“阳光种植园”,“暴力反弹”,“反家暴知识问答”,在沈清慈他们提出的概念的基础上,设计制作团队做了优化和完善,给出了具体的方案和开发计划表。
整体进展基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目前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顺利的话,等到他们开学的时候就可以上线测试了。
而黎清姐姐他们的法律咨询app,则已经在做上线测试了,几经考虑和沟通,他们把原先的“交流树洞”模块剥离了出来,单纯聚焦在两个内容上面,一个是免费法律咨询,一个是免费的心理辅导和问询。
而交流树洞模块,沈清慈又追加了一笔投资100万,用于开发一个独立的app,“摇光”。
“摇光”是个树洞类app,也是日记类app,用户可以在上面倾述,分享,记录自己的情绪心声,公共可以浏览的平台叫“黑洞”,黑洞不仅接收负面情绪,也收纳好心情的分享。
用户发布的帖子可以选择日记模式自己可见,也可以选择发布到公共平台,黑洞。
每一条帖子投递到黑洞之前需要选择帖子的标签,“消散”,“收藏”,或者“闪光”。
三个标签对应坏,平淡,好三种情绪。
其他人浏览相应帖子时,每一条帖子上只会出现一个可点击的对应帖子本身标签的按钮,或者“消散”,或者“收藏”,或者“闪光”。
“消散”点击数达到365个,投递到黑洞的帖子就会被后台删除,彻底消散,而用户会获得一枚光之碎片。
同样的,“收藏”和“闪光”点击数达到365个,用户也会获得一枚光之碎片。
收集365个光之碎片,可以制作生成一颗星星,光之碎片没有类别标签。
用户的光之碎片可以通过自己点击自己的“消散”、“收藏”、或者“闪光”帖子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帮助别人点击帖子标签按钮来获得,点击数累计达到365个,也可以获得一枚碎片。
每人每天最多仅可以发布3个帖子,“消散”、“收藏”、“闪光”每个类别每天最多只能发布一个。
每人每天可为自己分别点击一次“消散”、“收藏”和“闪光”按钮,也可为他人分别点击一次。
一开始app的整体框架概念是沈清慈提出的。
当时她正在考虑剥离出来的交流树洞模块要不要再单独做一个app,偶然看到一个文章,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我们的宇宙可能处在一个黑洞中”(注1)。
一般的认知里,黑洞是坟场是垃圾场,黑洞会吞噬一切,连光都能吸收,原来还有另一种可能,黑洞里竟然会有一个宇宙吗?甚至,也有可能是多个宇宙。
沈清慈觉得这个观点特别的颠覆又好玩,突然也就有这么个灵感。
回收负面情绪制作星星。
至于app的名字,“摇光”,本来就是一个星星的名字,北斗七星之一,又谐音“要光”,就这么暂时定了下来。
后来的一些细节是讨论出来的,包括增加正面情绪的分享,增加个人页面的记录保存功能等等,具体的细节也还在打磨中,比如每个人每天是否限定只能发一次内容,比如碎片的获得的难易度调整等等。
但是这个项目不着急,放在另外两个项目之后,等到它们都上线了,才正式开始。
沈清慈也是自己有空了先慢慢想象琢磨着。
这几个月,在和这个设计开发团队沟通的过程中,沈清慈听到他们提及一直尝试在找投资人。
几乎没有犹豫地,沈清慈就问他们,她可以吗?
资金的话一两千万的够不够,她可以先打300万,往后每个月追加50万,如果不够,等她明年18岁后,还可以再增加。
确实就像黎清姐姐说的,他们的设计开发能力特别强。
沈清慈被苏晓晓带的,也会打一些游戏,自己每天手机打开也是各种app。
虽然她是从用户的角度来体验,但是也能很清晰地从中分辨出他们设计的app确实很棒,用户体验很好,还有整体的色彩搭配,美学设计她也很喜欢。
而且这还是个团队氛围很棒的团队,不管是负责人还是其他小伙伴,不管是做事的态度,待人接物还是未来的规划和展望,经过几个月来数次的沟通相处,沈清慈觉得是可以投资的人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