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春晖 - 怕甚状元?我也能考 - 泥爪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5章春晖

古诗云: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霜降时节,树叶染黄,周易学迎娶梅姐儿过门,两人低调成亲,并未大办筵席。

在这之前,林皓尘白日忙完书局的事,总要去公主府坐一坐。周易学起初仍是不想见人。直到林皓尘画了一副画过来。

画像平平无奇,只见夕阳下,一条鲤鱼跃出江面。旁边用瘦金体写着:鱼儿肥且鲜,不怕风霜天。一跃三千里,人间尽欢然。

这正是他们去年在船上随口吟的诗,周易学想起当时的心境,不识愁滋味啊。他想了一会儿,方命人将自己扶坐在轮椅上,去前厅见林皓尘。

林皓尘有备而来,见到周易学后,他举着钓鱼竿,笑道:“元吉,秋日鱼肥,一道去钓鱼吧。”

周易学有些怔愣,林皓尘的眼中并没有怜悯,与从前的态度并无二致。

只见林皓尘兴致勃勃地将鱼竿放到周易学怀里,从下人手中接过轮椅,推着周易学往外走,“我早瞧好一处地方了,定能钓着大鱼。”

周易学尚来不及反对,就被送上了马车。他与林皓尘相对而坐,听对方侃侃而谈,说着赶考乡试期间的趣事。

“元吉,你能想象吗?竟有人将小抄藏在蜡烛里,听说小抄有一万多字,上面的字只有米粒大小……”

林皓尘说了许久后,停下来喝茶。周易学终于开口说出第一句话,“你没有什么想问的吗?”

他以为林皓尘会像旁人一样,询问病情,继而安慰自己,怜悯自己。

但林皓尘只是看着他,认真的说道:“看到你,我已不必问。在我眼里,你跟从前没有什么差别。你的学识、才华、人品并不会因此消失,你的身份地位也没有改变。”

不知为何,周易学心中竟松了一口气。

两人来到江边钓鱼。当周易学钓上来两尾大鱼,若干小鱼后,一条鱼都未上钩的林皓尘坐不住.

他当即吩咐徐竹去准备炉火、调料和素菜。周易学难得见他急吼吼的样子,疑惑道:“你要作甚?”

“这些鱼都成精了,专门往你那去,我要把他们烤了。”林皓尘故意愤愤然地说。

“哈哈哈!”周易学笑出声来。

自此,每隔三五日,林皓尘都来找周易学钓鱼。有时,林皓尘也与他说些创办书局的进度,周易学多是静静的听。

林皓尘一边筹备人手,一边整理预计出版的书籍。除了桃姐儿和卫师娘画的启蒙书,他也整理了自己考科举至今,做过的笔记和试卷。

这个时代,科举资料极为难寻,他索性把这一套做成科举系列丛书,名字就叫“五年秀才,三年举人”。此举,不单单是为了赚钱,他更希望能帮到求学无路的普通人。

办完周易学与梅姐儿的婚事后,林皓尘将书局开业提上了议程。

他与桃姐儿一起给书局取名“春晖书局”,门联正是“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两人为了开业,绞尽脑汁想了不少主意。

开业前,他特意去中原书局,将开业之事告知李掌柜。

“林公子,您这……您这不是过河拆桥吗?”李掌柜看着林皓尘,愁眉苦脸的说道。

他心中有气,但念及林皓尘已是举人,背后又站着侯府、将军府和公主府,脸色由怒转哀。

林皓尘已料到李掌柜必定不甘,他站起来道:

“我可从没把书局当做桥,我和您是合作关系,咱们互惠互利。合约今年到期了,您若是还想继续出版我和家姐的书,咱们可以重新签。我开书局又没挖您的墙角,以后呢,咱们是同行,大家公平竞争便是。”

他把好话丑话都一起说了,李掌柜无计可施,只得堆笑道:“老朽方才一时说错话了。您和令姐的合约待我和东家商议后,再上门拜访。”

林皓尘亦笑道:“我的书局三天后开业,欢迎到访。到时,你若是看中了其他新的书,咱们也可以谈。”

他留下这句话就告辞了,李掌柜却在心里琢磨:还能有什么新书?

三日后,春晖书局开业。书局有上下两层。一楼主要是摆放文房四宝,二楼才是图书区。

因书局离国子监不到一百米,主要的顾客都是已过了启蒙阶段的人。故而林皓尘想出了两个方案。

一是,让林耀祖在庆山书院帮忙宣传,庆山书院的人来购买,可以打九折;二是,他在书局外,立了一个两尺见方的牌子,上面写道:

开业酬宾,开业前三天,凡在本店购买“五年秀才,三年举人”丛书一套,可获得解元点评文章机会一次;购买“幼童启蒙”丛书一套,可获得“妙笔”作画机会一次,旁边附上童趣肖像。

“妙笔”正是桃姐儿和卫师娘的画册所用的笔名,她们的画册尤其受小孩和老人的喜爱。此次书局开业,便由卫师娘来画肖像。

路过的学子都颇为好奇,待打听到解元是林皓尘后,便有几人抢着下单“五年秀才,三年举人”丛书。

自上次他们国子监和庆山书院联考,林皓尘夺得第一名后,他们就对林皓尘久闻大名。何况,如今对方已是解元身份,能得他指点,机会难得。

不出三天,春晖书局便在学子当中有了些名声。买了丛书回去的学子发觉,原来背书也有巧劲。

书中罗列了“记忆法”、“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鱼骨头记忆法”等等。这些方法他们听说未听,闻所未闻。

不但如此,书中还整理出了四书五经的诸多要点,并有配套的习题册。

就冲这两项与众不同,许多读书人都特意寻到春晖书院买书。

而一直拿捏着时间的李掌柜收到风声后,赶紧上门,却发现书架都快卖空了。

“这……还有吗?我们书局要进货。”他傻眼了。

林皓尘笑着道:“抱歉,刚开业,准备不周,这些都是顾客下了定金的,还有很多顾客排队要买,您要等年后了。”

李掌柜只能苦着脸离开,他有预感,春晖书局会是他们的劲敌。

因着这套丛书,读书人中间兴起了学习方法的讨论,大家褒贬不一。

有些夫子认为此套书纯属投机取巧,是在误人子弟。也有人认为此套书方法甚是实用。还有人认为林皓尘太傻,为了区区银子,把这种可以传家的诀窍公之于众。

林皓尘不管外界如何评论,他有条不紊的丰富书的种类。不但上架自己新写的话本、桃姐儿的画册,还再版了一些绝版的古籍。

这些书一经上架,又引发大家的热情。春晖书局在读书人中一时名声大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