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烟雨袅袅似有停歇之势,一股轻风掠过乍感初秋凉爽。
几人一同到御花园的凉亭,边避雨边话聊。
虽已立秋可暑热尚在,淑妃竟披着桃色披风。
面上着了厚厚脂粉,可眼里的精气神不足是藏不住的,仍看得出气色不佳。
淑妃望着玉晏天,娇弱笑道:“天儿,不必姐姐说,你应当猜得出姐姐所谓何事。”
玉晏天蹙眉,冷漠应道:“还是为了玉晏城之事吧!”
南宫盛蓉一听是玉晏天的家事,她可不想参与其中让玉晏天为难。
索性退到一旁,百无聊赖欣赏着御花园雨中的景色。
淑妃瞄了一眼公主,这才颔首称是。
又叹口气,无可奈何道:“舅父也真是,求姐姐不成,又来求我,依我看啊,晏城的事你不必管,姐姐倒是有个打算,那个晏城读书不成,舅父又想替其攀高枝,还是先让他去军中历练历练,磨磨性子。若是将来谋个武将,再讨婚事不迟。”
见玉晏天沉声不语,又急着道:“你也不必为难,姐姐自会去求陛下,也不必去边疆,就在这京郊大营历练便成。”
“淑妃姐姐,既然打定好了主意,今日只是来知会我一声,其实不必麻烦,他的事,你们愿如何折腾由着你们去,可有句丑话说在前头,若是犯了军规,那可是杀头之罪。姐姐觉得,那小子若是吃不了苦头,会不会做逃兵……”
玉晏天字字口吻平淡,淑妃却听得心惊肉跳。
她不了解玉晏城的秉性,只是听舅父玉国公说不是读书的料子。
可此番听着玉晏天的意思,大约玉晏城是个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
淑妃若不是涂着脂粉,脸色怕是煞白。
幸好她有先见之明,提前与玉晏天知会一声。
不然那玉晏城真去了军营做了逃兵,后果不堪设想。
淑妃裹了裹披风,挤出一丝笑意哀求道:“天儿,舅父之事无力回天,贵妃姐姐愁得茶饭不思,险些病了。姐姐不是要求你什么,只是希望你能与舅父坐席长谈一番,你若能亲口向舅父许个承诺,舅父或许不会再执着为晏城结亲。”
南宫盛蓉在一旁有一句没一句听着,偷瞄了几眼玉晏天的神色。
他仍是清清冷冷,看不出喜乐。
淑妃似乎体力不支,一下子瘫软坐在美人靠上。
飘扬的雨丝落在栏杆上,滴滴答答掉落集成小水洼。
水洼浸染披风,融为一摊水渍。
宫女慌忙过来扶淑妃,嘴里有意无意急道:“娘娘,您身子不好,受了风怕是又要难受许久了。”
淑妃虚弱无力,口里直说不打紧。
那宫女扑通跪地,哽咽求道:“侯爷,您就可怜可怜我家娘娘吧……”
莫说玉晏天,南宫盛蓉也瞧出这宫女是有意为之。
她起身上前,冷哼道:“快扶你家淑妃娘娘,回宫歇着吧!”
淑妃扯了扯宫女,赔笑道:“殿下莫怪。”又催那宫女道:“快起来,扶本宫回宫。”
那宫女似有不甘,无可奈何起身撑开伞准备扶着淑妃出凉亭。
这时,玉晏天方才淡淡开口:“得空,我便出宫去见父亲。”
淑妃闻见喜上眉梢却不回头,与宫女走进雨雾中。
南宫盛蓉望着淑妃的背影,嘟囔一句:“这淑妃的性子,怎地变得比贵妃还要柔和了。”
玉晏天自顾自嘲讽一句:“父亲,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转而向南宫盛蓉道:“我先送殿下回东宫去。”
“你可是要回驸马府,去见玉国公?”
南宫盛蓉仰头看着乌云漫天,黑压压越发浓郁沉闷。
“天都黑了……”
南宫盛蓉嘀咕一句,主动撑开油纸伞。
她只是不知说些什么,只想玉晏天大概也不想她问这些家长里短。
玉晏天接过油纸伞,揽着她宠溺笑道:“蓉儿,不必担忧于我,夜长梦多,这事情早些了结了,便不会有这么多叨扰。”
二人携手出了凉亭,玉晏天只到了东宫门口便离开了。
阴森闷响的雷声忽闪而来,夜幕提前降临。
淑妃回到万和宫,吴贵妃在廊下来回踱步等候。
吴贵妃着了件明蓝襦裙,如今这年岁衬得端庄贵气。
“妹妹,天儿如何说了?”
吴贵妃心急问了一句,发觉淑妃步履蹒跚被人扶着。
忙上去搀扶淑妃进殿,又担忧不已道:“妹妹,你这身子,自打小产后,怎就一直不好,赵太医若不行,太医署那么多太医,让他们都来瞧瞧,总有中用的。”
淑妃无所谓笑了笑,脱下湿掉的披风。换了身干爽的衣衫,半躺回床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