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前世番外 - 你好,数学家 - 只喝三分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你好,数学家 >

第72章前世番外

◎叶瑄x陈亦桐◎

“你好,我叫叶瑄,明年我就会参加高中组的比赛,我一定会赢过你的。”颁奖典礼结束,叶瑄向陈亦桐发出了挑战。

眼前的女孩站起来只到她的肩部以下,身量看起来像个小学生。陈亦桐有些惊讶,第一次见到有人会向他发起战书。

“不可能。”简短扼要的三个字,但是这是陈亦桐第一次对亲人和老师以外的人主动说话。

叶瑄站到了旁边的领奖台上,勉强才可以和陈亦桐对视:“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这一年我一定会加倍努力的。”

陈亦桐没有回复叶瑄的话,他并不是瞧不起眼前的小姑娘,只是他已经被母亲安排好明年出国,不会再参加东海市的数学竞赛了。不过让这个小姑娘误会也好,起码这一年她会活得有目标。

自从被陈亦桐否定之后,叶瑄学习的就更加有劲头了,她凭借竞赛成绩直升了东海师大的高中部,不用参加中考,剩下的半年多的时间她全部用来研究数学竞赛了。

高中的课程预习得差不多了,她就开始学习大学的课程,东海师大的高数课堂上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小小的个子坐在第一排认真的记着笔记。

起初还有些学生觉得班上有这样一个小姑娘还挺有趣的,但是上了一个月课后他们深刻理解到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猪的差异都大。

上课的时候一排大学生抢占最后一排开始摸鱼,而叶瑄则坐在第一排积极地与老师互动。有时候叶瑄因为初中里有事没来上课,教授都觉得自己讲课都没有意思了。

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叶瑄也没有丝毫放松。七月盛夏,东海日报传来消息【东海籍学子陈亦桐在国际数学竞赛中满分摘金,带领这个队五年来首次夺得团体第一】。这下叶瑄学得更卖力了,原本每天她还会留出一部分时间提前预习其他科目,这下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数学上。

东海师大附中作为百年强校已经多年没有出过状元了,为了争取叶瑄这个好苗子,给她开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她的所有科任老师都可以由她自己挑选。而叶瑄的诉求也很明确,自己可以留在师大附中参加高考,但是高一一年的时间必须全力冲刺竞赛。

次年九月,东海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如期开幕,叶瑄怀着万分的信心想与陈亦桐一较高下,却得知陈亦桐拿到imo金牌后直接选择出国了。

没有了陈亦桐这个强劲的对手,叶瑄毫无疑问以碾压的姿态拿到了高中组的冠军,比陈亦桐当年的分数记录还要高了0.5分。但毕竟不是同场竞技,总是有点遗憾的,这也开启了叶瑄和陈亦桐“攀比”的一生。

陈亦桐参加imo,叶瑄也去。陈亦桐的分数记录没有办法突破,那叶瑄就为自己加压,提前交卷。

陈亦桐被mit录取,叶瑄也申请了mit。而那一年mit的数学系并不对大陆招收本科生,两年前录取陈亦桐已经算是开历史先河了。

但是叶瑄并不气馁,她对着官网的邮箱,给有推荐权限的老师一个个发邮件介绍自己的情况和作品。终于,三位教授破格推荐,叶瑄进入了mit的数学系。

但是人世间总有一些阴差阳错,叶瑄进入mit那年,陈亦桐刚好从mit毕业。陈亦桐作为数学系第一个两年本科毕业的学生,叶瑄发誓要超过他。

但让人诧异的是,被寄予厚望的陈亦桐没有选择继续在数学领域深造,反而选择了去攻读商科的研究生,并同时加入了华尔街的一家基金公司。

有人感慨,天才也未能免俗,选择投身去了来钱更快的金融行业。但只有叶瑄相信,陈亦桐一定是有苦衷的,她不相信她视作最尊敬对手的人是一个会为了金钱放弃梦想的人。

大一学年结束的时候,叶瑄以所有课程全a的成绩获得了那年的荣誉奖学金。当所有人觉得这是第二个陈亦桐的时候,叶瑄在颁奖典礼上霸气发言:“notthenext,i'mfirst.i'mheretobreakallchen’srecords.”(我从来不是第二个谁,我就是我,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打破所有陈亦桐保持的记录)

但不完满才是人生,叶瑄同样用两年的时间修完了所有学分,但是遗憾的是她和陈亦桐一样有一门课拿到了a-,未能打破陈亦桐的记录。

叶瑄拿到毕业证的第一件事便是敲响了sin的大门。sin作为颇有名气的对冲基金,从来不招聘没有经验的校招生,所以叶瑄鼓足了勇气把简历放在了前台。

焦急的等待中,她受到了sin的创始人steve打来的面试电话,邀请她到公司参与线下的测试。

在面试间里,叶瑄再次见到了陈亦桐本人。虽然从眉眼间还能认出当年的轮廓,但是气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眼下布满乌青的血管,眼神里毫无焦距,眼前这个人让叶瑄感到有些陌生。

当叶瑄自我介绍里说到自己同样来自东海市的时候,steve突然撞了一下陈亦桐的胳膊,在耳边窃窃私语:“she'sfromthesametownasyou.”(她和你是老乡唉)

陈亦桐的表情没有变化,反而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示意叶瑄继续介绍。

叶瑄的自我介绍结束,steve率先发起了提问:“maybeit’svery,buti'mstillcuriousyouandryanareconnected.”(虽然这个问题有些冒昧,但是你和陈亦桐真的挺有缘分的)

叶瑄听广域网礼貌地点头,哪有什么缘分天注定,还不是自己在后面一步步跟着。

“ryan,gloriaisalsoagraduateofmitmdepartment.haveyouheardofher?”(陈亦桐,叶瑄也是mit数学系的优秀毕业生,你听说过他吗?)

steve倒是一视同仁,问完叶瑄开始调侃起了陈亦桐。

陈亦桐正襟危坐,没有回答steve的问题,反而拿起笔在桌面上敲了敲:“let'smoveontotheformalquestions.”(让我们正式进入面试吧)

steve在金融圈内有个外号叫做“魔鬼鱼”,形容他在面试的时候非常的highpressure(压力面),经常让许多有经验的面试者下不来台。但是见到了陈亦桐对于叶瑄的严刑拷打,steve自己也自愧不如了。

steve本来以为陈亦桐主动要求来面试是为了给自己的同乡和直系师妹一个面子,没想到竟是如此做派。陈亦桐问道的很多问题饶是steve自己也要思考半天,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压根不可能答出来。虽然叶瑄看起来也颇为为难,但是可以看出来她能很快地根据陈亦桐的问题引导逐渐把问题拆解,已经一步步地触碰到问题核心了。

先不说答的内容对不对,单是在这种环境下保持镇定已经非常难得了,这种强大的心态正是从事高风险交易必需的。

陈亦桐层层加压,叶瑄见招拆招,最后陈亦桐竟然直接让叶瑄现场编写量化策略。steve连忙出来打圆场,表示今天的面试已经充分了解了叶瑄的情况,回去等待通知吧。

没想到陈亦桐丝毫不给面子:“there'snoneedtowait.wecanannouncetheresultnow.叶瑄,你不适合金融行业,继续回去读数学吧。”前半句是英文,后半句是中文。

叶瑄没有退缩,而是反问陈亦桐:“我需要一个理由。”

steve这是看出来了,这两人可能有点旧怨,立刻识趣地推出了会议室。

陈亦桐冷言:“你数学的背景和我们的岗位不匹配。”

叶瑄挑衅地看着陈亦桐:“你不也是数学出身的吗?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陈亦桐仿佛看到了五年前向他下战书的那个小姑娘——明年我一定能赢你。

陈亦桐无奈地摇摇头:“还是没变,不过你的好胜心放在我身上没有意义。”陈亦桐还有半句话没说,我一个快死的人了,不要和我比。

叶瑄目光坚定,像一只骄傲的小孔雀:“陈亦桐,我只和最强的人比,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改变。”

陈亦桐冷笑两声:“幼稚,这世界上有太多你改变不了的事情了。比如只要我想,我可以让你被华尔街永远封杀。”

叶瑄咬了咬嘴唇,她不相信眼前这个人是他认识的那个陈亦桐,不过她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本心:“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我等着你的消息。”

叶瑄说完走出了会议室,陈亦桐懊丧地把桌面上的东西扫到了地面上。

叶瑄走后,陈亦桐的办公室内爆发了剧烈的争吵。steve认为叶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陈亦桐不应该带着私人恩怨。而陈亦桐也放下狠话,有叶瑄就没他。

那天晚上,陈亦桐在办公室工作到很晚,甚至把下个月的预期计划都做好了。自从被母亲以死相逼学了金融,他的情绪很少有过波动,而叶瑄是个例外。

陈亦桐打开了办公室里的酒柜,想用酒精来麻痹自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