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交流结束后,一中的学生都发现了这一批去省城的学生好像发生了某些改变。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在考场上所向披靡。
那一年的六月中考,一中的成绩继续傲然登顶,霸占了全市前十名的榜单。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十个学生并没有跟往常一样都选择了直升高中部。
第二名、第五名及后面三名的学生分别被省一和省实验这两所全国最好的中学之一录取。
这对于一中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在此之前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意外情况。以往的高中部可以说是全市人民心中的一个神圣之地,甚至辉煌的时候还吸纳了隔壁几市的优秀学子。拿下了全省第一个全科状元。
光庆祝的红幅就摆满了整整一个月。那一年光老师的奖金都能在省城买下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没想到现在风水轮流转,他们的学生竟然要被曾经的手下败将录取。这其中滋味到底如何,谢芝楠这群中学生是不知道的。
她只知道红榜上的那些哥哥姐姐都是一等一的优秀,在交流的时候也格外照顾她们这些初一初二的弟弟妹妹。
谢芝楠觉得他们做出任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对不是有些老师说的那样难听。
哥哥姐姐们的选择后的余波给谢芝楠上了一课。
原来学校其实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地方。
省实验老师的话又一次在她脑中回想。
她知道省实能给她更多的发展机会,若水姐也是这样给她说的。交流的时候老师对她很好,知道她对计算机这一块很感兴趣,推荐她进了社团学习。然后以候补生的身份参加了一项省级比赛。
即使她没有作为正式人员参与比赛,但到海市的所见所闻还是令她受益匪浅。她旅游也来到过海市,程序时还带着他们一起去看了这里的地标性建筑和保留完整的历史遗迹。
这些都让她对这个城市产生了一个典雅庄重的印象,然而这次比赛又打破了她的观点。
参赛的团队一共十个,总共一百人,他们朝气蓬勃,对世界有着蓬勃的探索欲。这一切都给这座城市增加了一抹朝气。
在那一段时间里,由于她候补生的身份,可以观摩每个团队的活动。
在这里,她见到了各种奇思妙想,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没有见到也没有听到的,但和她差不多年级的同学却已经可以运用在一些实践之中。
十二岁的谢芝楠头一次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恐慌。
十二岁的女孩,在农村已经可以为家里挣钱,许多和她一样年纪的女生没有进入中学的机会,被家里人送到南方打工,挣的钱再寄回家里。
然后等到十五六岁,回来相亲,十七八岁的时候办办酒席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
这是莲花村大多数女孩的命运,也是和莲花村一样的其她农村女孩的命运。
谢芝楠知道自己很幸运。虽然她没有亲生父母,但一直虐待她的养父母被送去踩缝纫机,失去了对她生杀予夺的大权。
谢芝楠单独上了一个户口,她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没有一个人可以操控她的人生。
她还有爱她的白家夫妇,和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哥哥。这一切都让谢芝楠觉得自己离未来那个成熟的大人样的自己还很远。
她还可以尽情地享受甜甜的美食,可以每周末和西西一起去游乐园坐旋转木马,可以见到什么好看的东西就大胆的买,要是自己不想出钱,还可以叫西西出……
一中的女孩几乎都和她一样,学校的荣誉平等地落在了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只要见到我他们的校服,大家就会说这孩子一定很有出息。
谢芝楠听到这样的夸奖时,心里都会甜一下,她也觉得自己一定会成为了一个有出息的人。
那什么是出息呢?
谢芝楠以前的理解是买个可以装得下一家四口的大房子,再买个高高的小车车,然后带着一家人环游世界。
但她现在发现这只是个泛泛的愿望。几乎所有人都能说出这样的想法。其实她对未来一点也没有规划。
这种空落落的感觉让她一直到期末考试的时候都是无精打采的模样,还是比赛拿了金牌的消息传来,她才好了一点。
不过,她知道,这种想法只是暂时被她埋在了心底,也许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就会喷涌而出。如果她到时候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也许未来即使她在别人眼中已经是一个很有出息的人,但在她心里也只是个庸俗的平庸的人。
她想要改变。
——
经此一事后,学校对老师和学生都加强了思想管理,什么心理教育、感恩父母的活动一波接一波的进行。
谢芝楠他们很幸运地每周多了一节音乐、一节心理教育,好像跟省城打擂台一样,他们请什么老师,一中也要请什么老师。
上面打架,对学生倒没什么影响,还因祸得福少了两节正课。
初一已结束,时间仿佛像被按下了加速器,飞速流逝。
谢芝楠本来可以不参加这次的期末考试,因为他们已经在省实验考过一次,还都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学校特批可以免去这次的考试。
不过她还是参加了,她想看看两个学校的试卷有什么区别。而且这可能也是她在初中最后一次参加一中的考试了。
考试安排在了周五,总共是两天七门。第一天惯例是先考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第二天考数学生物和地理。因为他们没有参加期中考试,所以考场就安排在了大会议室里。
一个考场总共是三十五名学生,除了他们六个剩下的就是那些一直徘徊在排名末尾的学渣。
这些学生从开学到现在一直都是这个考场的钉子户,任凭老师怎么教导,也不肯往外挪一步。势必要在这待上三年。
这样的学生似乎在每个学校都能看见。他们衣着奇怪,仔细看就发现这些衣服都是些价格不菲的大牌货。发型也很彰显个性,绝对不是一中学生守则要求的那样男生要留寸头,女生最后发不过肩。
几乎每个人的头发都能看出理发师的心思。当然,这也绝对不是一个学生应该有的造型。
老师们一开始还会对这些学生抱有改邪归正的殷切希望,在请过几次家长后,就发现还是算了吧。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同,虽然老师被称作园丁,但学生也不是真的小花小草,可以任人修剪。
个人有个人的造化,他们再多费心思就是对那些好学生的不尊重了。
所以如果不是这次交流,谢芝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和这些人碰面。他们的教学楼都被一座花园远远隔开,吃饭的时间也被特意错开。
一拨人嘻嘻笑笑,在教室来回打闹,一拨人安静地坐在座位,或翻书预习,或闭目思考,小小的教室似乎有一道不明显的楚河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