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三天一过,赵瑾再次去了义亲王府,在赵瑾期盼的眼神下,太子同意了。
“二哥,你放心,有我在,绝对不会让外人欺负你。”赵瑾见太子同意,连忙保证道。
太子没有忍住,向小时候一样,摸了摸赵瑾的脑袋,“孤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也不是白当的,你放心,孤不会让别人欺负我。”
这一刻,赵瑾看到了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太子殿下。
第二日,众位大臣在朝堂上居然看到了被圈进的废太子,所有大臣面面相觑,小声议论。
“义亲王怎么被放出来了?他不是还在被幽禁吗?”
“不知道!逼宫那么大的事儿,这就算了了?”
“仁亲王没有被放出来呢。”
“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
大臣们都在小声议论着,六部尚书面面相觑,联想到陛下说过要改革税制,他们似乎有些明白为何义亲王会出现在朝堂之上,之前他们说没有合适的人选去负责这件事,所以,陛下这是将义亲王给请了出来了负责这个差事?
如若义亲王不犯糊涂,以义亲王的能力和手腕,确实很适合负责这件事,但是义亲王之前逼宫过,陛下将义亲王放出来,会不会重新点燃义亲王的野心呢?
没多久,赵瑾就来了,等所有人跪拜后,赵瑾直接开口道:“今日朕宣布一件事,朕要改革税制,取消人头税,改成摊丁入亩,再各个州府,重新丈量耕地面积,这件事由义亲王负责,去各个州府推进税制改革。”
“微臣领命!”太子站了出来,道。
“陛下!是不是不妥呀!”这时候有大臣反对。
“朕的亲哥有何不妥,退下!”赵瑾不耐烦道。
“陛下!”大臣急了。
“太上皇也知道,他也同意了,其他的事儿是朕的家事,你们操心太多了。”赵瑾将太上皇扯了出来,果然,这些大臣退下了。
见大臣退下了,赵瑾露出一个笑容,道:“二哥!改革税制有什么需要的你和朕说,朕会让各个部门全力配合。”
“多谢陛下!微臣已经写了方案,需要配合的人、物,以及改革所需要的一系列东西都已经在这里了。”太子从袖子中掏出了一本厚厚的奏本,双手呈上。
叔宝见状,连忙下来将奏本接过,然后将奏本呈给赵瑾。
赵瑾有些疑惑的打开奏本,奏本全部摊开,一下掉了出来,其中内容至少三米。
赵瑾尴尬一笑,手忙脚乱的将奏本整理好,轻咳一声道:“恩!朕下朝再仔细看。”说罢,就将奏本放在一旁了,太吓人了,这么长的内容,最起码小一万字了吧。
看着赵瑾手忙脚乱的模样,太子眼睛弯了弯,小五当了怎么还是一副不靠谱的模样。
等下了朝,赵瑾将太子给叫去了御书房,同去的还有六部的尚书。
赵瑾仔细翻看着太子呈上来的奏折,写得也太详细了,里面写了摊丁入亩前期需要准备的东西,需要的人手,还有详细的计划,包括了会有哪些阻拦,以及什么样的危险。
“二哥!你这也太厉害了吧。”摊丁入亩他脑海中就是一个概念,可是这位大神他已经把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了。
太子微微一笑,“这不是最基本的吗?”
赵瑾感觉自己有被凡尔赛到,他就说吗,他这个小废物当一个混吃等死的闲王就好了,现在赶鸭子上架当了皇帝,在曾经的储君面前,真是被比的好惨。
赵瑾将奏本给六部尚书看,然后他拉着太子坐在一旁说话,道:“二哥,你需要什么你尽管调派,这几年风调雨顺,户部的银钱还算充盈,不过我弄了几个东西,还挺耗钱的,陈大人属貔貅的,只进不出的,在陈大人那里我真的感觉咱们大燕随时要完。”
陈大人听到赵瑾在义亲王面前吐槽他,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就他家陛下败家的速度,他不抓紧一点,那大燕才要完蛋。
太子被赵瑾给逗笑了,“陈大人管着国库,要时时未雨绸缪,这几年虽然还算是风调雨顺,万一有什么天灾人祸呢?到时国库没银子,你去哪里变银子出来?”
陈大人听着义亲王给他辩驳的话,心中感动极了,就他们陛下才说他小气,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花起银子来毫不手软。
“我也就是说说,我感觉我身边越来越没有说话的人了,黎燃去了北边,顾清平时忙得团团转,其他大臣都畏惧我,我家皇后要料理后宫的事务,天赐也得忙着学业,就只有叔宝还能和我说说话。”赵瑾叹了口气。
“高处不胜寒,这些都是你要习惯的。”太子歉意的看着赵瑾,如若......,小五或许能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而不是这样,坐在一个他不喜欢的位置上。
“没事儿,等二哥你要去各个州府,我给你一把尚方宝剑,二哥,你看到什么地方的官员鱼肉百姓,你就直接把他给砍了,我之前去豫州修建河堤的时候,去汝宁府就看到汝宁知府欺压百姓,我就直接用父皇赏赐的尚方宝剑把他给砍了。”赵瑾十分得意的炫耀。
“你这欺压百姓如何定义?”太子道。
“当然是收受贿赂,欺压百姓,不肯作为,百姓生活艰难。”赵瑾道。
太子心中失笑,自家小五还没长大呢,以小五的标准,那大燕大半的官员怕都要遭殃。
“行了!我心里有数。”太子道。
“恩,到时候再派一千侍卫保护你。”赵瑾道。
“我这是去办差,你这也太夸张了吧,一千侍卫,这加上其他人手,恐怕有小两千人了。”太子无奈道。
“出门在外安全很重要,这又不是什么好的差事,这是动别人的蛋糕,谁知道他们丧心病狂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事儿来。”赵瑾都觉得一千侍卫太少了。
太子无奈,只能让赵瑾折腾,不过看着赵瑾如此重视他,他心中十分熨帖。
等六个尚书看完太子写的奏折后,心中都十分的叹服,这样是效率最高且花销最少的。
“就按我二哥写的去办,你们六人全力配合,明白吗?”赵瑾道。
“明白!”
废太子解除了幽静上朝的事情以及改革税制的消息不一会儿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普通百姓议论的比较多的是废太子开始上朝的事情,皇家的八卦向来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至于大臣勋贵们讨论更多的是税制改革,他们名下可都有不少田产,如今取消人头税,施行摊丁入亩,这对他们的利益可是严重的冲击。
反正不管议论什么,一时间,京城都热闹非凡。
“王爷,您听说了吗?老二被放出来了,如今还参与朝政。”大皇子妃急急忙忙的找到大皇子,告诉他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