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 转生王爷后,我把咸鱼技能加满了 - 天下皆呆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1章

“祖父,您慢点!”天赐追上太上皇,十分的无奈,这老爷子,一大把年纪了,还不注意,万一磕到什么地方碰到什么地方了可怎么是好。

“行了!你才这点年纪,怎么就这么啰嗦。”太上皇白了天赐一眼。

天赐十分的无语,他也是担心老爷子,果然是老小孩老小孩,这老人年纪大了就和孩子一样喜欢无理取闹。

“祖父,要不要去前面酒楼吃点东西?”天赐提议道。

太上皇鄙视的看了天赐一眼,“年纪轻轻就这么虚,这才逛了多久就累了,算了算了,你爹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出了问题他都没后了,去休息吧。”

天赐觉得自己好冤枉呀,谁虚了,他杠杠硬。

坐在酒楼包厢,从二楼向大街看去,大街上百姓人来人往,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太上皇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个笑容。

“听说今年的新生儿比去年又翻了一倍?”太上皇道。

“户部上报来的信息是这么说的,自从摊丁入亩的政策推行下去,每年的新生儿都比去年要多,今年更是多了一倍,好在父皇让人去西洋找了高产的粮种,否则,父皇估计又要为如何养活这么多人口烦心了。”天赐道。

“不是已经有高产的粮种了吗?为何你父皇还让你二伯去南边弄什么粮种去?”太上皇又问。

“红薯和土豆都不好保存太长时间,容易腐烂发芽,只有水稻小麦才是主粮,百姓交税咱们也只收主粮,毕竟主粮才好保存,如若二伯的杂交水稻弄出来,那产量能够翻一番,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天赐回答道。

太上皇点了点头,“你父皇是一个好皇帝,想的都是百姓,我们大燕百姓的生活倒是蒸蒸日上,周边其他的国家,日子过得艰难。”

“是呀!父皇说,现在应该到了小冰河时期,气温会越来越冷,到时候粮食产量会越来越低,咱们周边的国家都依附咱们大燕,成了大燕的附属国,父皇也将红薯和土豆传给他们国家,他们的百姓勤勉一些,也能依靠红薯和土豆度过,但是北边不行,北边都是牧场,他们根本就不会种地,即使把红薯和土豆传给他们,他们也被办法耕种,他们民族的特性也不是留在原地耕种的性子,如若不是大伯在西北驻守,指不定,他们就南下了抢夺了。”

提起北边的三个国家,天赐就十分不快,都只想要嗟来之食,这里的草吃完了,就去另外的草场吃草,即使大燕肥沃土地给他们了,他们也想着放牧,不会想要耕种劳作,学学西北边的诸国呀,不仅放牧,也有耕种,这样不至于遇到天灾,就会饿死。

“还是要想办法好好处理北边的事情,毕竟你大伯年纪也大了,朕瞧着他那几个儿子,军事才能也一般,到时候估计都接不了他父亲的大任。”太上皇道。

“父皇也明白,父皇说,等安顿周边各国,大燕和北边三国总要分出一个胜负来的。”天赐道。

太上皇点头,“你们心里有这个成算就好。”

“祖父,咱们什么时候回宫?”出宫的时间不短了,他真的害怕老爷子有个什么好歹,送回宫去比较安全。

“你父皇开通了夜市,总得看看再回去。”太上皇可不管天赐的担忧,他儿子治理下的太平盛世,他要亲眼看看。

天赐更加心累了,可是,除了他父皇,没人能够劝的了这个固执的小老头。

晚上的京城,灯火通明,买小吃的,卖玩具的应有尽有,太上皇站在桥头,看着如此热闹的场合,笑道:“最繁荣的宋朝的街道,估计就如同现在这般吧。”

“孙儿也觉得如此,只不过在父皇心中,他心中的海晏河清还差得远呢。”天赐道。

“那你就承接你父皇之志,将大燕慢慢变成你父皇心中的海晏河清。”太上皇鼓励道。

“是!孙儿会努力的。”天赐目光坚定。

天气越来越冷,北凉、北威和北漠组成的联军就越发凶残,大皇子驻守在西边,即使他严防死守,还是被找到了空子,一只三国组成的骑兵小队冲破了防线,直接南下,抢劫了五个村子,屠戮了两百多人,然后扬长而去。

听到这个消息,赵瑾气得发抖,大皇子上了奏折承认错误,但是赵瑾知道,根本就不能怪罪自家大哥,自家大哥已经很努力了,谁都想活下去,北边的情况严重,那三国以后对大燕的攻击只会越来越严重。

赵瑾深吸了一口气,“是时候启用秘密武器了。”

听到赵瑾这么说,兵部尚书十分的兴奋,火&器营弄出来的东西终于要面世了。

很快,大皇子便收到了赵瑾的回信,信中并没有怪他,还宽慰了他,并且还说,给他准备了好东西,已经在路上了。

在大皇子的期待之中,火器到达了边境。

不过火器到达边境的时候已经开春了,北边三国的联军又退了回去。

兵部的大臣给大皇子演示如何使用火器,大皇子看着火器的威力,眼睛发亮,如获至宝。

“陛下的意思是,这一年让您好好的练兵,等到了冬季,就是咱们一决高下的时候,争取利用火器,一次性将威胁解除。”兵部官员道。

“本王明白!”大皇子兴奋道。

得到火器的大皇子立马组织士兵熟悉火器,然后配合火器,研究战术,争取到了明年,一举将北边三国的联军击溃。

就在大皇子还在练兵的时候,义亲王负责的杂交水稻提前出了成果,杂交水稻成功了。

赵瑾将义亲王召了回来,成立了工商部,让义亲王管理经济,成立皇家银行,货币发行由皇家银行亲自发行,将工商税收也归入工商部。

义亲王一回京城,就见亲爱的弟弟又给他找活儿了,十分的无语,他之前才完成摊丁入亩回京,他家小五就让他负责杂交水稻的研究,等杂交水稻出了结果,他又给他弄了一个工商部,这个工商部还是一个空壳子,还需要他自己招兵买马,百姓家里的牛都没有这么用。

赵瑾也很无辜呀,能者多劳,谁让他二哥有能力,活儿不丢给他丢给谁,丢给其他能力不够的,他也不放心呀。

义亲王风风火火的去弄工商部的时候,又到了冬季,北凉、北威、北漠的三国联军转土重来,可是,这次大皇子没有再被动防卫,可是主动应敌,火&炮一炸,威力震惊天下,三国联军的主力被打得溃不成军,被大燕追至北海。

赵瑾收到消息的时候,神情有些复杂,他记得匈奴被霍去病赶去了欧洲成了上帝之鞭,那北边三国联军被赶去了欧洲,会再次成为上帝之鞭吗?

赵瑾也就想了这么一下,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他只能管好自家的这一亩三分地,那三国别在他们大燕的地盘上霍霍就行。

“仁亲王快要回来了吧?”顾清提醒道。

“嗯!北边的那三国都被赶走了大哥自然是要回来了,大哥去了西边,都七八年没有回京城了。”赵瑾也有些心疼自家大哥,可是没有办法,进入小冰河时期,北边条件就越发艰苦,北边三国就更想南下抢夺粮食,只有大哥守在北边,北边三国才不敢放肆,好在人赶走了,大哥终于是能回京了。

“不过,仁亲王回来就要和义亲王同朝为官了吧?”顾清提醒道。

顾清一提醒,赵瑾脑袋立刻就疼了起来,“朕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就在赵瑾头痛怎么处理大哥和二哥的关系的时候,小太监传来消息,太上皇不好了。

赵瑾急急忙忙的赶去了太上皇宫中,前几年,赵瑾的母妃先一步离去,然后陪伴父皇多年的高伴伴也去了,赵瑾害怕父皇孤寂,还想要把大哥和二哥的孙子送来父皇的宫里养着,结果被自家父皇拒绝了,他嫌弃孩子吵,赵瑾没有办法,恨不得每天都来陪着自家父皇,不过他政务繁忙,只能隔天来看一次,他就昨天没来,今日父皇就病了。

“到底怎么回事?”赵瑾看向小太监问道。

小太监连忙跪下道:“太上皇昨日听闻北凉、北威和北漠大败,心中高兴,然后悄悄喝了两杯,今日早上便生病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