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婚后第二天晚上
江连月为他倒了杯茶,也为自己倒了一杯,慢条斯理地喝了半杯茶,才开口问:“你是不是经常去各个村?”
小覃点点头:“是的,有时是送周干事下乡,有时是送货,几乎每天都去。”
“你知道除了那欢村还有哪里种有茉莉花吗?一大片的那种茉莉花。”
小覃略一思索,为难地摇摇头:“我只知道那欢村有。”
这个答案江连月早有料到,她记得清楚,七九年,横洲茶厂才开始试着大范围种植茉莉花,问小覃,也只是找个借口把他留下来而已。
“没关系,我也就在随便问问。”
小覃忙道:“以后我留意,看到了马上告诉你。”
江连月笑笑:“好啊,那就麻烦你了。”
吃了一顿人家美味丰盛的晚餐,却没能帮上忙,小覃心有不安,局促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江连月见状,翘了翘嘴角道:“你经常在外面跑,一定知道不少有趣的事情吧?”
写这本书的作者是个扑街,书里很多事情都没交代清楚,而原主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差的缘故,对这个世界也不是很了解,而她如果想开厂,自然要了解而且是十分了解这个世界才行。
她笑容亲切,语气温和,让小覃放松不少。
有趣的事情小覃确实听说过不少,为弥补刚刚的无用,他立即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周家靖边洗碗,边听着他们在客厅说笑,心里很不是滋味。
江连月这两天来跟他讲的话,都没有这一个晚上和小覃讲的多!
周家靖洗好碗出来,见到江连月笑盈盈地望着小覃,随着他的讲述不时地点头,仿佛小覃是令人尊崇的老师,而她则是勤奋好学的学生。
周家靖在厨房门口站了一会,讲得入神听得入迷的两人都没注意到他。
周家靖轻轻咳了一声,江连月半点反应也无,小覃转头,看见他站在厨房门口,忙站起来道:“我没读过多少书,又不会讲话,周干事也经常往乡下跑,他还在京城读过书,懂得肯定比我多,阿嫂,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他更好。”
江连月这才望向周家靖,周家靖矜持地点点头:“你有什么想知道,可以直接问。”
江连月眼睛微眯,深深望了周家靖一眼,确定他这话并没有敷衍的意思,开口道:“我想知道横洲茶厂现在每天炒出多少茶?都销往哪里?国内的茶叶市场如何?哪个地方的人喜欢喝花茶?”
周家靖越听,眼睛睁得越大,心中疑窦也越多。
他这个“婆娘”,怎么看都不像是农村出来的才初中毕业的姑娘?
这些问题,即使是工作三年的他,也未必会问得出来。
江连月说完,仰头定定地望着周家靖。
周家靖在那双充满期待的熠熠生辉的眼眸注视下,恍然回神,清了清嗓子道:“我只知道横洲茶厂出产的白毛茶销往全国各地,并没有特别倾销地区。”
他有些羞赧,一个初中生问的问题,他一个大学生居然回答不了,而且能回答的些许问题还是他为了给老师寄特产才打听的。
周家靖回答完,眼帘微微下垂,神色有些失落。
自从被江连月逼迫得不得不答应跟她结婚后,他心里是一直都看不起这个恩将仇报的村姑的。可是今天,她接二连三地让他觉得,自己跟她相比,也并没有多值得骄傲。他不知道茉莉花怎么种,也不知道茉莉花能用来制茶,更不知茉莉花居然还能用来入菜。
江连月也不意外,这个时代信息不像后世一样畅通,周家靖能懂这么一点,已经算得上是有见识了。
“也不知道茶厂的技术员知不知道?”江连月黛眉微蹙,思忖道。
周家靖听闻,记起她明天还会去那欢村跟茶厂的技术员见面,眉头也微微一皱,说道:“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去县宣传办查资料。”
他作为机械厂的知名宣传干事,跟县宣传办有来往,能通过他们打听到不少信息。
县宣传办?江连月眼睛一亮:“那我也能跟着去吗?”
周家靖微怔:“我得先问一下梁干事。”
他去县宣传办查资料也是得征得梁干事的同意才行。
江连月没有意见,点点头:“应该的,那我等你消息。”
客厅里忽然安静了一瞬,小覃抬头看看墙上的三五小挂钟,已经快八点,站起身道:“周干事,阿嫂,我该回去了,明早再过来接你们。”
大家都奔波了一天,江连月也感觉有点累,站起来:“那你慢走。”
送走小覃,江连月进厨房,打算烧水洗澡,却见灶台上放着个铝锅,煤气吐着蓝色的火焰。
江连月皱皱眉,默默地转身出了厨房。
周家靖还在客厅里。
“洗好澡了叫我。”
江连月丢下一句话,就飘然进了卧室。
周家靖抬头,想说的话在看到合上的房门后哽在喉咙里。
行吧,那这水他就用了。
从早上到晚上几乎都没有一刻停下来过,骤然放松下来,江连月感觉骨头都要散架了。可是在外头跑了一天,身上灰扑扑的,她又不想弄脏床,环视屋内一圈,只有书桌前的椅子可以坐,江连月微微叹口气,想要在这个时候舒舒服服地活着,还需要努力啊。
周家靖洗好澡,穿戴整齐,站在卧室门口,犹豫了一下,敲响门:“我洗好了。”
等了一会,周家靖没听到屋内有动静,转身往厨房去,点火烧水。
今天吃了她两顿饭,投桃报李,帮她烧洗澡水,也是应该的。
铝锅开始突突冒烟时,周家靖又去敲卧室门,这次敲了两次,屋里终于有了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