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于金花这话,倒是有点夸张。林晓言没来的话,红旗村也是出了大学生的,只不过,不是九个,而是缩水成了三个。两个知青外加林小小这个本村的孩子。
还有不同的是,这三人的成绩也没这会儿考得那么好,普通多了。
“晓言姐,我考了二百九十三,我考了二百九十三!我可以上大学了,我是大学生了!”听到自己的成绩,林小小没跟父母分享,没跟兄弟姐妹分享,而是第一时间奔到了莫家,然后紧紧抱住林晓言,又哭又笑,哇哇大叫,比才三岁的莫光启还闹腾。
一时间,整个莫家就只听得到林小小的声音。
“晓言姐,谢谢你,真得特别谢谢你。没有你帮我,没有你教我的话,我知道,我根本就不可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呜……晓言姐,我、我太谢谢你了!”激动不已的林小小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只能不断重复着“谢谢”两个字。
感觉到林小小的身子不断地在发抖,林晓言安慰般地拍着林小小的背:“这是一件喜事,以后小小你就是大学生了,祝贺你。”
林小小擦擦眼泪:“刚在来的路上,我经过了支书家,听到富生叔在夸你。晓言姐,你真得好厉害呀。富生叔说了,你考了三百八十九,是省状元。晓言姐,你怎么这么厉害呢?”
晓言姐不但帮着她考了二百九十三,自己还考了三百八十九,一下子,林小小嘴巴张张合合,更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出自己的心情了。
“省、省状元?”林晓言恍惚了一下,出考场那会儿,她就觉得自己考得不错。三百八十九这个分数,她也不意外。指不定换个人穿书,还能考个四百出来呢。
只是省状元……林晓言是真得没有想过!
林小小吸吸鼻子:“看我,都高兴傻了。这么重要的事情,晓言姐你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晓言姐,你知道我为什么叫林小小吗?”
还真就不知道自己高考状元的林晓言一脸懵逼地摇头:“不知道。”
“因为你叫林晓言。”林小小挺了挺胸,抬抬下巴,骄傲无比地说道,“金花婶总在村里夸你聪明,会读书。后来我爸就给我改了名字,说你叫林晓言,我叫林小小,让我以后跟你一样聪明会读书。”
林小小的妈生她时,难产,伤了身子,导致这辈子就林小小一个女儿。林小小的爸做人挺老实的,觉得女儿也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非要有一个儿子的。
正因如此,总听于金花夸林晓言,林小小的爸干脆就给自己的女儿改了名字。只是,他不知道林晓言的晓是哪个晓,去改名的时候,自己女儿的名字就成了林小小。
反正读上去是一样的就行。
“我一开始叫林花花,我爸希望我长得好看点。托了晓言姐你的福,我才叫林小小。林小小可比林花花这个名字好听,有意思多了。”
林晓言:“……”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就不提了。她不知道的是,林小小的名字还能是这么来的……
“成绩出来后,知道我是大学生了,我爸笑得嗓子眼都看到了。我爸说,生十个儿子都没我一个闺女有用。他这辈子最不亏的,就是有我这么一个女儿。”
林小小吸吸鼻子,眼眶又红了起来。
她爸那些兄弟,就只有她爸没有儿子。她那些堂的兄弟姐妹,总欺负她,还看不起她爸。
现在好了,她是大学生了,那些亲戚就粘了上来,个个夸她有出息,堂的兄弟姐妹还个个都要跟她好。
哼,她才不干呢!
亲戚有什么用,谁都没有晓言姐对她好。没有晓言姐,她怎么可能考上大学,为她爸争气添光。以后,她一定要报答晓言姐。
林小小十分感激林晓言的帮助,其他两个考上大学的村小老师的心情没林小小那么激动,但对林晓言的感激,也是一样的。
一下子,这三户人家都拎着不少的东西,往莫家挤,非要好好感谢林晓言。
这个时候谁家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说一句祖坟上冒青烟了,一点都不为过。自家的孩子个个都说,这次能考上大学,得亏之前林晓言教了他们不少。
做人得讲良心,要知道知恩图报。
乡下人,也没有别的东西,但凡是家里有的,他们都拎到莫家去。家里没有的,去借票子,花银子,糖果、麦乳精,能买到的,一样都不缺地给送上去。
即便是林晓言一家子再怎么拒绝,那些人干脆丢下东西就跑。
原本,家里的自留地大多都是林晓言和莫百川在伺弄的。高考成绩一出来,林晓言家的那块自留地立马有人接手。每每林晓言想整理一下的时候,地早被伺候得明明白白,偏偏,人家是什么时候来自家地里干活的,林晓言都没瞧见。
如果说,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红旗村迎来了第一个大高潮的话,那么等这些人陆陆续续从邮递员的手里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红旗村里的气氛就越发浓厚了。
早先往莫家送东西的,全都是在林晓言帮助之下考上大学的人。
看到村里的人对林晓言这么表示,同考上大学的五个知青做得没有村里人多,也尽自己所能的感谢了林晓言。
可等传说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张张送到村子里后,所有的人都坐不住了。
每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包括知青在内,都说这次高考,全亏有林晓言教着。
既然林晓言教了这些人,让他们考上大学,那么他们把自家的孩子送到莫家去,让林晓言教着,自家的孩子是不是也可以成为大学生呢?
为了成为大学生,所有人都对林晓言趋之若鹜,恨不得把自家的孩子丢在莫家,从此以后就不往家里领了。
对这些人,莫奶奶摆出大家长的态度,一个个都拒绝了:“我家言言之前高考用的复习资料,全都交到了村支书的手里。要是你们家的孩子真得想参加高考,拼一拼的话,可以让自家的孩子去支书家抄那些资料。”
“我家言言也只是一个孩子,来年该上大学了,实在是没剩下多少时间。你们家孩子想学,找别的老师吧。”
她家言言可是考了三百八十九分,是省状元,很快就要上大学了,哪儿来的这么多时间,教别人家的孩子。
总不能让她家言言为了教这些人,就把大学给放弃了吧。
好不容易都把这些人给打发走了,莫奶奶嘴上嫌弃,心里高兴得不行地说道:“那些人可真难缠,也是,家里出个大学生,多了不得的事情啊,不怪他们一个个非要往我们家挤。现在看看,谁还嫌咱家是地主出身,躲着咱家?”
“话说,那些知青和村里的娃娃大学录取通知书基本上都收到了,怎么咱家言言的还没有到呢?”高兴之余,莫奶奶想到了更重要的一件事情。
光高考分数好没有用,重点是得拿到录取通知书。没有这张通知书,她都不知道自家孙媳妇儿将来到底读哪一所好大学呢?
这事儿,莫奶奶想到了,林晓言还早就愁上了。以前在新闻上听说过,因为以及制度的不完善,高考成绩被人给顶了的事情,例子不在少数。
现在电脑这玩意儿又不常见,没网络系统,给开张证明,来学校报道的人是不是成绩的拥有者,学校都判断不出来。
很早以前,林晓言就开始为这件事情感到担心,发愁,万一自己倒霉,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
这会儿,村里九个考上大学的人,只有自己这个最高分还没拿到录取通知书,林晓言是真得忧心。
可印象里,能做这种事情的,一般都是村里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