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上巳节转眼过去数日,一切如常。
玉带湖灯轮下的纵火之人却久久查不出来,所幸四殿下亲自调兵救火,并无百姓受伤,此事只得不了了之。
反倒是当夜四殿下遭遇刺客一案,满朝文武皆知是二皇子萧济楚暗中下毒手,却无一人敢置喙。
只因燕明帝近来好似着了魔一般,于刺杀之事上拼命袒护萧济楚,就连太子跪地请旨详查幕后主使,都被燕明帝严厉斥责了一番。
宁嫣在国公府内听闻此事,想到萧南烛之前提过的「谜蛹」,不禁心生不详。
圣上莫不是被萧济楚用毒蛊控制了?
宁嫣这般担忧着,恰巧萧南烛来百香居看望她。
她悄悄将自己的顾虑说与萧南烛听,萧南烛只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潦草的态度惹得她颇为不满。
待萧南烛离开后,宁嫣闷闷地坐到菱花镜前梳理妆发。
她望着自己檀唇上殷红的吻痕,不由回想方才被萧南烛紧紧锢在怀中的感觉。
萧南烛身上的檀香味儿幽幽淡淡,呼吸却总是清清冷冷的,如春江薄雾般泼在她唇齿间。
宁嫣抬指摁了摁自己软嫩的唇线,雪腮上渗出两团红晕,娇美如晚暮的霞霭一般。
她心中慢慢放松下来,暗道萧南烛必定有他自己的谋算。只盼着事情早些过去,她便可以早些嫁与萧南烛做他的信王妃了。
宁嫣美滋滋地数日子,往后三个月内京城却不甚太平。
燕明帝龙体抱恙,无缘无故封赏萧济楚为炎王,入朝辅政。
荣安侯府一脉的势力顿时大增,太子与沈氏一族被不断打压,就连镇北将军信王殿下,也被圣上贬去江南办差。
朝堂臣子们摸不清圣上的用意,一时间人心惶惶,许多中立的纯臣为图自保,纷纷倒戈向萧济楚。
然而没多久,七月季夏来临,在南境边关风光了几十年的荣安侯府,一朝被英王府收缴了兵权。
随后信王殿下领兵突至,亲手斩杀了欲夺虎符逃生的荣安侯、及其亲信。至此,南境边关大权彻底回归圣上手中。
没几日,信王殿下执虎符折返京城。
燕明帝龙体立刻痊愈,朝臣们这才明白,竟是圣上伙同信王殿下、太子殿下等人做了一场戏,诱使荣安侯府放松警惕,再趁机收权罢了。
阴沉数月的朝局再次翻了个天,萧济楚被燕明帝以谋逆之罪打入钧台暗狱。
同日,荣安妃万念俱灰,于深宫刺杀元贵妃不成,被燕明帝赐死。
萧济楚一党再无翻身之力,曾与之交好的官员、勋爵们吓破了胆,生怕被圣上追责,哪一日落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豫国公担忧最甚,每日上朝下朝战战兢兢,在府中亦是叹气连天。
宁嫣在一旁看得无聊,暗道这位国公爷上辈子攀附权势,宁家的下场可比如今惨烈多了。
但她另有差事,便没搭理豫国公。
前不久,萧济楚一党被判罪之后,燕明帝为太子钦定了吏部尚书的嫡长女做太子妃。
柔桑身为小皇妹,自然要为太子、太子妃备上一份贺礼。
于是柔桑亲自取耀光绫作了幅画儿,又将画作送到她手里,央着她以针线织绣一番。届时在太子、太子妃大喜之日送过去,可聊表心意。
宁嫣接下这份差事儿,在百香居中描鸾刺凤,忙活了好些时日,心中比柔桑还期待太子大喜之日早些到来。
这几个月,萧南烛忙着清缴萧济楚一党势力,已经很久没与她碰面了……
宁嫣想,太子大婚这般要紧的日子,萧南烛必定也会出席的!
七月末,荷花灼灼之季,迎来太子大婚之喜。
婚事由礼部监办,一道道隆重的婚仪在东宫内举行。
两位新人从大清早忙到天色入暮时分,才乘坐花辇,由上百名銮仪卫亲自护送,赶至皇宫外的太子府邸。
宁嫣领着侍婢踏足太子府邸时,府中已是喜乐如潮、宾客如云。她望着漫天夕阳下流光溢彩的织金红绸,不禁赞叹出声。
阿念也倍感新奇,轻声道:“天家婚事排场就是好看,可惜规矩也多,往后姑娘和四殿下成婚,怕是也不得轻松。”
宁嫣还未接话,烟岚漠然地肯定道:“才不会。”
云岫跟着点头道:“依咱们殿下的性情,届时只要姑娘嫌累,那必定是连脚趾都不用沾地,直接坐着拜堂就好!”
烟岚补充道:“躺着也可。”
“姑奶奶们,能不能小点声!”
宁嫣双颊泛红,回身瞪了三名侍女一眼,就见柔桑被宫婢们簇拥着跑过来,眉眼弯弯道:“嫣儿!”
宁嫣抿笑迎上去,将阿念抱着的锦盒递与柔桑:“日子赶得紧,我绣得略微仓促了些。不过有你的画作打底,用来做贺礼,应当还是拿得出手的。”
“哪里!嫣儿的绣工才是天下一绝。”柔桑反夸两句,见四处来往之人众多,连忙牵着宁嫣的手去偏厅歇息。
偌大的偏厅内,此刻珠围翠绕、衣香鬓影。一众妙龄的世族小姐、郡主县主,三三五五地聚在一块儿谈笑。
宁嫣草草扫一眼,便见宁姝与宁婧各自与闺友凑在一起,众人话语间隐隐有「信王」两个字眼。
没待宁嫣细听,几名相熟的锦裙小姐围过来,拉着她与柔桑坐到小案边叙话。
宁嫣这辈子择友慎重,在世族中交好的只有这几名姑娘,多日不见,不由打开了话匣子。
几人从当下时兴的衣缕珠鞋说到各自的钗环香囊,相互夸赞一番,又从钗环香囊谈到新婚的太子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