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 无限天灾,囤货求生 - 浩烟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章

不得不说,秋老办理员工转移手续的效率非常高。

收拾好行李的第二天中午,也就是副本第二天,宋悦和佘雯就收到了正式文件。

“太好了宋师姐!我们真的可以加入秋老的团队了!”

虽然佘雯昨晚才在她宿舍欣喜若狂地表达了一番,但今天正式收到通知后,又忍不住新的一轮激动。

宋悦朝对方会心一笑,真心实意地替她感到开心。

不过另一方面,宋悦忍不住在心底腹诽。

秋老已经很久没出现在大众视野了,业内传闻30年前团队解散后,他便退出了农学领域,就连她大学时的专业老师也这么说。

既然如此,退出一线的秋老为什么急急忙忙招她们进团队?

凭着直觉,她认为秋老没有坏心。

只是有些事情,她需要跟对方确认一下。

秋老的实验室就在她们采集植株的山林旁边,一处没什么人烟的农场。

远看只觉得山头灰白灰白的,走近才发现,这些都是秋老一个人弄的实验大棚。

之前他们外出采集时走的另外一条山路,没发现,如今在秋老的指引下,从另外一条小路蜿蜒而上,能将这些大棚看得清清楚楚。

“哇秋老,您真厉害!一个人都能把这些大棚打理得干干净净!”佘雯一边观摩一边发自肺腑地赞叹。

秋荣垚摆摆手:“这不算什么,一年一年折腾,慢慢地就弄起来了。”

“可是秋老,恕我多问一句,您没有持续的资金来源,如何搭建起这么多实验项目呢?”宋悦有些好奇。

种子要钱,实验土要钱,水要钱,化肥也要钱……

到处都透着钱的味道,她昨晚简单算了下,以秋老30年前获得的资金为计算基础,最多只能支撑他5年搞个人实验。

听到宋悦毫不掩饰地问,佘雯浑身一紧,她悄咪咪望向秋老,生怕后者动怒。

然而秋荣垚并没有像她想象中的那样介意,相反,甚至比谣传中的和蔼许多。

他望着山头上的大片土地,徐徐道:“资金是不够,所以搞研究之余我也在兼职授课、做些赚钱的小项目。不过。”

说到这儿,他特意顿了顿,目光变得严肃:“那些项目赚的始终都是快钱,对于农业长期发展并没有好处,如果可以,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星国有所改变。”

佘雯就跟听课的乖学生般,一个劲儿的点头。

宋悦则陷入沉思,没有接秋老的话。

她只是副本里的过客,做完任务就走。

如非必要,她不希望自己牵扯进过多的规则中。

于是沉默着。

直到跟着秋老转了半个山头的大棚后,宋悦问:“秋老,您这次想研发什么?”

本次副本的主题是高温,她抛出问题后其实心底已经隐隐有了底。

果不其然,秋老的回答印证了她的猜测。

“培育出一批耐高温新型粮。”

“什么?!”佘雯瞪大眼镜,不敢相信,“耐高温……为什么要培育这个?”

星国气温也不高啊,除了今年稍微有点反常,往年最高温也就31、32度吧,秋老为什么……

看出了佘雯的惊疑,秋老背着手,带他们转到后山,指着后山下方的一处峡谷,道:“你们知道以前这儿有什么吗?”

佘雯很积极:“瀑布!”

秋老:“不是,再猜。”

佘雯再次尝试:“……那河流?”

“也不是。”

“湖泊?”

“不是,”秋老神情凝重地望着下方,“是冰川。”

“啊?!”这下把佘雯整不会了,“冰、冰川……”

开玩笑的吧。

刚还说星国夏季气温不高,可冬季也同样没冷到形成冰川的地步啊。

佘雯凌乱了,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现实还是在做梦。

宋悦走到她边上,拍拍她的肩,一半解释一半猜测地说:“这些冰川不一定是在这儿形成的,我猜上游应该存在雪山、冰山之类的,由于海拔高,上面常年覆盖着雪和冰川,每到夏季,受热融化一部分,最后随着水流流到这一片区域。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准确呢秋老?”

“果然是第一农学院的高材生,只看一眼就猜出来。”秋老满意地点点头,“确实如小悦所说,这里的冰川不是自形成,而是从上游飘下来的。

我在这儿住了二十多年,前十年,每年夏季都会飘来冰川,我初次见时被深深震撼到,但是从第二个十年起,我发现冰川体积越来越小,河流水线也越来越低。

这可不是个好征兆,所以我开始着手调查。

最后去年发现,一切跟全球升温有关。”

“全球升温……”佘雯杵在原地喃喃,脑子里的开关跟突然接通一样,“我知道了!秋老您的意思是,往后全球气温还会持续升高,如果星国不加紧研究出耐高温粮食,国家就要面临断粮危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