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
萧妍仪沉吟了片刻,说道:“嫁不嫁那得看我是不是乐意,她看不上看的上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要是不乐意,就算是皇帝,我都不嫁。我要是相中了,就算是绑走当了压寨郎君,我也是做的出来的。”
初蘅默然片刻后道:“太子都比你大。”
萧妍仪顿时白了初蘅一眼,“不带你这样的,我正经跟你说话,你却不正经跟我说话了。”
“我可没有说要把人给绑了去当压寨夫人。”
两个人说说笑笑的走到给萧妍仪住的院子里,把东西放下,便往正院的花厅里来了,
“不信一会儿你自己留心观察。”在进门之前,初蘅低声跟萧妍仪说道。
萧妍仪嗯了一声。
等两个人来了,裴瑜也把其余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也过来了,这才正式的开席,虽说是家宴,但因为多了一个初蘅萧妍仪两人都不太认识的秦十五郎,加上初蘅至今都和裴将军夫妻走的不算是太近,多少几人多了几分拘束,也没太说什么。
“尝尝这个。”裴瑜这个时候招呼丫鬟端来了一个盘子,盘子里放着饼,两面都烤的金黄,隐约被油浸是半透明的,能看见里面的馅,个头不大,稀疏的点缀着几个褐色的斑点,“这是涿郡的眼下的流行做法,你们应该没有见过。”
北方人流行面点,虽然大部分人家的主食仍然是米,但是在面点和菜色的多样上,要比江南和关中地带多上不少。
她先换了筷子,夹给了狄库夫人一块,之后给了初蘅,顺便递给了萧妍仪,最后才那盘子给放下,让剩下的几个人自己拿。
裴瑜都没有替罗桑拿,反而满热切的盯着萧妍仪。
萧妍仪抿抿唇,大摇其头,低头吃东西掩盖了那一瞬一晃而过的无奈,然后猛灌了一大口半温的茶水。
她忘记这饼是肉馅的,里面有汤,冷不防就烫着舌头了。
裴瑜连忙关切的说道:“怎么了?”
萧妍仪含着一口茶水含含糊糊的说道:“汤到了。”
其余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裴瑜却越看萧妍仪越顺眼,眉毛一弯弯,语气都不自觉的柔和上了三分,“慢点。”
又说道:“你是南方人,可能吃不惯这些东西。”忙招呼丫鬟过来,替萧妍仪拿了一小块冰,“含一会儿就好了。”
萧妍仪谢过了裴瑜。
初蘅挑起一边眉毛看了萧妍仪一眼。
萧妍仪此时有几分欲哭无泪。
初蘅说的不错。
细节之处才能看出来一个人真实的目的,裴瑜这么殷勤,基本上答案就只有这一个了。
裴瑜确实是相中她了。
想到这里,萧妍仪不禁哀怨的偷着瞥了裴瑜一眼。
苍天在上,她才十七,还没到二十,还想再玩上个几年,着什么急?
再者,她还真的没有看上罗桑。
罗桑这个孩子哪里都好,就是太黏他娘了,若是嫁了这种人,那岂不是一开始就多了一个孩子?而且若是日后和裴王妃有个磕碰,那可就好玩了。
萧妍仪觉得她以后要嫁的人应该是那种性子温和,没脾气,不是长子,家世简单,但是一定要家境不错,家风要严,最好是母亲父亲都在外,家里没有几个兄弟,姐妹可以多几个,但是人口不是特别多,这样她嫁过去,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养着了。
罗桑这种是一开始就要划掉的。
就从和初蘅起的那次无关痛痒的冲突就一直磨叽到了现在,这个人绝对是小肚鸡肠到了一定的份上。
萧妍仪虽然是大大咧咧的性子,但是不代表她没有想法,能和初蘅这种人有共同语言,不说精明过人,但也得说处处留心,随手坑人无数。
她有一个神技能就是看人一向比较准,即便有时候只是一种直觉。
此时她就咬着饼,转悠着想法,若是裴瑜提了,她不介意坑坑罗桑,不成正和她意,成了日后嫁过去也好拿捏丈夫不是?
罗桑本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他还在和秦梧嘀嘀咕咕的说着别的。
##
第二日清晨,还不到卯时,初蘅就觉得整个屋子里都是特别的亮,连忙问道:“这是什么时辰了?”
香梨先看了看沙漏,也有几分的不确定,推开一丝窗户看了一眼,笑道:“娘子,外面下雪了,是雪光映的。”
“难怪。”初蘅也睡不着了,索性就起来了,她梳洗过后,坐在香几一侧,抱着暖手的小银手炉,她看着香梨,道:“咱们离开东都其实也没几日,但是感觉恍如隔世一般。”
她笑了笑,眉目间尽是一片明艳,本是极为端庄的眉眼,却生生被这一笑给曳出一份流光,“你说,会不会因为我们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所以才会觉得江州的日子难挨?”
香梨将茶壶满上新的茶,“婢子觉得,也许是因为娘子一直都是东都人吧,所以才会觉得江州的日子不好过。”
初蘅呵了一声,将手炉放下,“帮我换衣服吧。”
她今日要去先要去吏部备案,再去国子监述职,还得见见洛阳的几大儒学道学的大家,洛阳可比不江州,一步走错,接下来可就是万劫不复了。
香梨应了一声,快手的把常服给她找了出来,替初蘅穿戴好,初蘅用过早饭,这才往吏部去了。
因着是腊月里,也没有进两京述职的人,整个吏部的议事厅都有几分寂寥的感觉。
“你是?”吏部郎中正巧从堂中走了过来,今日不是沐休,但是也没有上朝,按唐周律,皇帝都是三日一朝,而且大部分的官吏都在长安,故在东都的时候,圣人便临时改成了五日一朝,今日碰巧是不早朝的。
“小女胡初蘅。”初蘅一拱手,笑道:“今日是往来洛阳备案的。”
她特意将东都说成了洛阳,也没有特意的称在下或者本官。
吏部郎中林璇和她母亲并不亲厚,也不是承天女皇一派,当日承天女皇即位的时候,林璇因为死谏才被一路贬到了正四品的郎中。
对于母亲的政敌而言,他们眼中的洛阳是耻辱,自然不愿意将此处称为东都或者是神都,对于女子为官,虽然承天女皇开了先例,他们扳不回来了,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有点别的意见,不过是没办法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