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 并蒂莲 - 苏小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并蒂莲 >

☆、第七十六章

十月初十,太子大婚。

天不亮青澄就起来了,沐浴更衣,由紫苏她们侍奉着换上嫁衣,后而扶到梳妆台前梳头添妆。

请了何家的大夫人替青澄梳头,耳畔是何大夫人说的女儿出嫁梳头曲调。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有尾,富富贵贵。”

苏嬷嬷在旁看着禁不住抹眼泪,姑娘终于要出嫁了,若是老爷和夫人在世,能看到这一幕该多好啊。

屋外孙大夫人过来看了下,很快又去前院忙着招待客人,不多时,外面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蔚宁带着俪宁走进屋子,小丫头看到青澄这样笑的合不拢嘴:“青澄姐姐变成嫂子了,我也不亏啊。”

“就你想得多。”蔚宁笑着摸摸她的头,“我们等会儿再来看。”

天大亮时青澄添好了妆,紫苏手捧了凤冠戴到她的头上,凤冠上长长的金苏垂落下来正好遮住青澄的大半张脸,颇有欲拒还迎的神态。

紫苏扶她坐下,留在外面的蔚宁和俪宁再度进来,两姐妹坐在青澄身旁,俪宁一张小嘴夸个没完,末了她噘着嘴羡慕:“将来我出嫁,也要这样的嫁衣。”

“你身为皇家公主,自然是最好的。”青澄怕她们饿,叫紫苏端进来了一些瓜果点心,“你们两个过来了,宫里呢?”

姑娘出嫁,家中有兄弟姐妹的都要来热闹热闹,但慕国公府就剩下青澄一个人,德妃正是担心如此,就让蔚宁一早去慕国公府。蔚宁走了一半路后被俪宁给拦了下来,要她带着一块儿来慕国公府,于是两个一同前来。

“我也想看看宫中前来迎亲的队伍是什么样的,等他们接走后我和大姐姐就去宫中等你。”俪宁算的特别好,这一来一去两边都瞧见了,最后还能跟着二哥去闹洞房。

“那蔚宁出嫁怎么办呢,她嫁到渝州,来去得半月的水路。”青澄揶揄她,“你去不去?”

“那当然要去,水路到了渝州后,我还能看着大姐姐成婚。”俪宁把这也都算妥当了,“我还没去过渝州呢,可以在那儿玩几天。”

“你想的可真周到。”蔚宁轻点了下她的额头,俪宁调皮的吐了吐舌,青澄与蔚宁对看了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些感慨,皇后所出的两个孩子,泾颌与她们半点都不亲,倒是俪宁,与她们特别亲近。

青澄和蔚宁也的确有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坐下来聊天,她离宫回慕国公府没多久蔚宁的婚事就定下来了,还是她自己从皇上给她的几个人中选的,康平王府的二公子。

德妃原来对女儿要嫁去渝州那么远并不赞同,她就这么一个孩子,嫁那么远的地方都不能知冷知热,回来看她都不方便,后来还是被蔚宁劝服了,公主府在魏安这儿,康平王府的二公子也不继承王府,只要他们愿意,还可以搬回魏安城住。

两个人相视一笑,都默契的没有提起聂太傅,这个让蔚宁仰慕许久的男子,如今正在朝堂上大展他的宏图报复。

过了一会儿孙大夫人进来给青澄喂鱼和肉,孙大夫人一面念叨:“有鱼有肉,不愁吃喝,今儿舅母就替你娘送你出嫁。”

“虽说你以前是公主的身份,但以后不同了,你先是太子妃,再是慕家小姐,最后才是皇上封给你的公主身份,宫里的人你都熟,我和你舅舅不担心你会适应不好,但就是今日不同往昔,你和太子一定要好好相处。”

“您放心吧,我会的。”

“好好好。”孙大夫人轻轻擦了下眼角,“以往一直盼着你出嫁,如今倒好,终于有归宿了。”

......

快中午时宫中迎亲的队伍抵达慕国公府,青澄由表哥背着,从书香苑出来,先去祠堂拜别。

这时的慕国公府大门口,泾阳从马上下来,一身红袍,意气风发,论模样丝毫不比别人逊色,称得上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太子大婚素来是在宫中举行,迎亲也是等送嫁的队伍入宫之后太子再去玉明殿大门口迎接,这一回太子要亲自来迎娶,皇上允了,倒是让魏安城的百姓过足了眼瘾。

泾阳的身后跟着个面冷的少年,在喜娘的连连贺喜中走上台阶,偌大的慕国公府门口,竟然横拦着一块大木板,其中最为得意的就是找来这块木板的人,慕叔。

当年慕国公成亲的时候,去孙家时也遭了这么一回拦,如今慕国公府嫁女儿,还得如此。

出题解题好不热闹,俪宁古灵精怪的很,凑到前面冲着泾阳眨眨眼,用嘴型说了个“大哥我帮你。”

随后她怂恿大家要新郎官表演射箭,从门口到前厅旁种着的树,中间还隔着偌大的石屏,俪宁让人在树上挂了块牌子,只要他们射中了那块牌子就能放他们进来,可这除了往上射之外别无他法,这么一来就容易偏。

大家顿时觉得这主意好,反正时辰未到,做不到就让新郎官在外头多等一会儿呗。

泾阳看起来信心十足,转头对少年招了招手:“二弟,这可交给你了,来人,把弓拿来。”

迎亲的车队里还真备着弓箭,泾霖接到手中轻轻垫了垫分量,从箭筒中抽出一支安在弓箭上,抬手,调了下位置,噗呲一声,箭离弦飞出去,高过石屏后,那箭准确无误的射在了牌子中央。

没想到他们能这么快就进去,更没想到二皇子的本事如此厉害,木板挪开之后,泾阳让喜娘分了不少红包和喜糖。

从祠堂出来后青澄拜别两位舅舅,从前厅出来时,看到了等在外面的泾阳。

秋日的阳光照在屋檐上,瓦砾闪着缤纷的光芒,余下一半的阳光落在了屋檐下,衬在了泾阳的肩头上,微风拂过,周遭的乐声喧闹仿佛都消散了,透过金苏,青澄看到尽是泾阳脸上的笑意。

像是已经等候自己多时,耐心的望着她。

再不能拿他当孩子看待,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蜕变成了一个男人,有足够宽厚的肩膀让她依靠。

青澄笑了,垂坠的金饰轻轻晃动,她伸出手去,放在了他朝她伸过来的手掌之上,由他拉着自己从慕国公府离开。

鼓声起,锣声响,花轿外的世界锣鼓声天热闹非凡,花轿内青澄却只听见自己的心跳。

当他拉着自己走过玉明殿前那几十台石阶时,青澄恍然觉得那就是他们今后的路,紧紧的抓牢不松开,这一双手和前世她临死前握着的一样,但现在是温热的,并且会一直这样走下去。

皇上笑呵呵的看着这小夫妻俩,视线落到儿子身上,难掩欣慰,这些年来所作的一切都没有白费,他和阿瑶的孩子长大了,也好了,他总算是没有辜负阿瑶的期望,也算对得起宗政家留下的基业。

眼前的丫头已经长大,皇上还记得当年阿瑶牵着她的手从这玉明殿下将她牵上来的情形。

想到此,皇上不由朝着那晴朗的天空看去,聪慧如你,当年你是不是已经料到了今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