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防备
“阿筠,别总不信我。”
沈若筠默然,觉得既然两人以后是要和离的,那就不适合牵扯过多。
她回东梢间时,觉得额间昏沉,也不知道是不是叫周沉这个乌鸦嘴说中了,吹了风便要生病。
沈若筠叫早园取了银针来,自己灸了会,还是觉得不舒服。索性将手札账簿都收了上锁,早早歇下了。夜里睡得也安稳,醒来时觉得周身的疲惫感消了些,可额间还是不清明。
沈若筠摸了一会脉息,没摸出什么所以然。
早间用饭,周沉便见沈若筠木然地低着脑袋,手指按揉着自己额间。
周沉极少见她如此,故意给她夹了好几样点心。沈若筠没发现什么不对,小口小口全吃了,周沉看得好笑又有些心疼:“万事有我呢,别发愁了。”
晚间荣禧堂传饭,两人一道去了。周夫人这几日正有些愁周沉被停职之事,一见儿子忍不住落泪,院子里的气氛也不似往日欢快。
“母亲休要伤心。”周沉安慰她,“儿子休息一段时日也好。”
周老夫人对此倒是看得开,“官场上起起落落都是常事,休要哭哭啼啼的。”
等用了饭,周沉与老夫人道:“难得有闲暇,孙儿想去京郊的庄子住上几日,秋日适合狩猎,正好温习温习骑射。”
周老夫人点头赞同,“你去散散心也好。”
周沉转头看向沈若筠,眸子清亮带笑,似有化不开的浓情蜜意,“阿筠也跟我一道去的。”
他的话说得绵软悱恻,沈若筠配合地低头装害羞状。
这戏也不难演,只消装一装害羞即可,连话都不必说。
只是若是明年还未和离,还做这副新媳妇样子,这戏路是不是就不合适了?
周妤本在周老夫人身侧乖乖坐着,闻言忙用眼神和沈若筠交流,叫她不要忘记带着自己。
沈若筠想,若带周妤,刚好让周沉陪她玩,于是冲她微微点头,与周夫人道:“不若阿妤也和我们一起去吧?”
“这……”周夫人本来就对沈若筠总带周妤外出一事不满,偏她每次来说此事,总是十分亲近,教她不好拒绝,“阿妤她……”
“自是要带阿妤的。”周沉见状,将周夫人的话堵死,“带着阿妤,路上好陪阿筠解闷。”
周沉说完,又小声与周夫人道,“三郎要回来了。”
周老夫人见沈若筠与周沉夫妻恩爱,又与周妤姑嫂和睦,心下很是高兴,叮嘱他们多带些人,还唤桂枝从库里拿了两条上等的狐狸皮毛,叫沈若筠与阿妤两个做风兜穿。
沈若筠忙要推辞了,周沉却笑着嘱咐早园收了。
“还知道向着媳妇了。”
周老夫人调侃孙儿,因着连着笑了几次,茶点都比平时用得多。更不必说周妤,恨不能今日就出府去。
唯独周夫人看着儿子,又看向沈若筠,目光又去寻她手腕间的镯子,“怎么戴了几日又不戴了,那个要日日戴着,对身体好呢。”
沈若筠忙道:“回去便戴上,这几日总在案前,怕磕着了。”
等回了嘉懿院,沈若筠就将周夫人送的镯子又拿出来看了看,绿汪汪的一只也不知是何材质,味道也特别。
沈若筠觉得奇怪,周夫人作何总问起此事呢?
她细细看了,除了材质,瞧不出什么特殊的。因着往日要对账算账、或制美容膏,带着镯子极为不便,便又收回去了。
早园几个笑着在屋里讨论谁跟着沈若筠去,又要带什么行李物品。
眼下这个时节,早晚差异大。沈若筠有些不放心周妤身边那几个婆子,列了个物品单子,请芙珠去怡景院监督下人收拾周妤的东西。
郊外庄子比汴京城里冷,沈若筠带了圆领袍子与防水的鹿皮靴。从周老夫人那里带回来的皮毛,一条深色的交给了芙珠,叫她替周沉收着;另一条叫早园她们缝了件小袄,留给周妤穿。
临行时已至十月,沈若筠拿做好的小袄给周妤换了。
“冷。”
沈若筠闻言去摸周妤的手,也是暖暖的,奇道:“你还冷吗?”
周妤摸着自己的新衣服,又去摸沈若筠穿的圆领袍。
“我不冷的。”沈若筠这才明白周妤这是担心自己呢,心下暖烘烘的,“我不容易生病,阿妤容易生病,所以阿妤要多穿一些。”
时下汴京多用丝绵等物做袍子,但是并不怎么暖和,故很时兴皮草制的披袄、风兜。沈家做衣时夹的是处理过的羊绒,很是暖和,不起风时,不穿斗篷也不冷。
“我的袍子里是小羊羔的毛。”沈若筠讲给她听,“这个很暖和。”
周妤都没见过羊,眨着眼睛,“羊?”
“小羊羔,咩咩的。”沈若筠想起庄子里也养羊,“等到了庄子里,叫不秋带你去看看。”
一行人等出了汴京城才发现,原来城外这几日竟已下过了雪,地面上都积着厚厚的一层。
周沉嘱咐马车慢行,周妤一路都盯着间缝往外瞧,恨不得化身一只小雀,在外自由地飞着。
沈家的庄头沈力自得了信,就收拾了庄里的主院。院子里的雪已经被扫过,只院子里石板上湿滑,周妤穿的鞋易湿,沈若筠便叫丫头把她抱进屋里去了。
午饭时分,厨下送来不少山货,好些菜周妤都没见过,沈若筠哄她样样都尝了些。她是孩童口味,不爱吃荤腥味重的菜,尝了尝就不怎么想吃了。
“咱们吃这个吧。”沈若筠拿了只勺子,舀了隔水炖的鸡子羹,“咱们拿这个拌饭吃好不好?”
鸡子羹软软滑滑,没有荤味,周妤尝了尝就点头,“好。”
“你自己也吃些。”周沉替她盛了碗鸡汤,“别光顾着照顾她。”
用了午饭,沈若筠就叫节青陪着周妤在院子里玩,自己叫了不秋,去了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