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镜重圆
这场大雪已经下了很久,偌大的京城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瞧不见一点儿别的颜色。
许是与这惨白的雪景相衬,关内侯府邸上下全都挂满了白色的丧帆,阖府披麻戴孝,凄惨的哭泣声连高不可攀的府墙也无法隔绝。
海瑶来这个世界已经快半个月了,这段时间她一直躺在病榻上,身体虚弱不能起身,直到今天才有了点精神,一下地,便是要来参加这场丧事。
半个月前,关内侯的死讯传到了京城,他在与突厥人的战役中身殒,尸骨全无,只有一柄红缨枪被带回了侯府。
噩耗击垮了这个高门巨阙,关内侯的妻子更是悲恸万分,甚至自寻短见,好不容易才被丫鬟救了下,海瑶便是在这具就要郁郁而死的身体中苏醒了过来。
此时跪在灵堂上,她的身体仍然没有完全恢复,需要有人搀扶着才能不倒下,连说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力气。
“夫人节哀!”
“侯爷死得太惨了!”
“孙儿啊!我的孙儿啊!你就这么舍得你的老祖母吗?”
哀痛的哭泣声充斥在她的脑海中,让她头痛欲裂,看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但她也知道这是在自己丈夫的葬礼上,不由觉得有些可笑。
重回的第一个世界里一睁眼是要成亲,而这第六个世界一睁眼则是丧礼,也算是首尾呼应了?
但她也不能去这个世界的系统那里问些什么,因为从她来之后就完全没有听到过系统的声音,脑海中的领域一片静默,连寻常的开场白都没有,仿佛她是被遗忘在了这个世界一般。
因为没有系统可以询问,再加上身体一直抱恙,这半个月海瑶并没有摸清这个世界的情况,从丫鬟那里旁敲侧击,也仅仅是知道自己是江南巨富苏氏之女苏慈,三年前千里远嫁到京城的关内侯府,但刚一成亲关内侯就去了边城,她守了几年的活寡却等到了一个死讯。
现在的海瑶不需要装模作样,她苍白的脸色已经足够让人相信她悲痛不已。她趁着府上所有人都聚在此处,强撑着精神打量起他们的神色动作,但没想到看清牌位上的名字之时,却吓得她愣在了当场。
那上面竟然写着......
“平远关内侯魏珩”。
魏珩?!
魏珩不是她重回的第一个世界《乱世称雄》的男主吗?
海瑶不可置信地想去看一眼棺材中的人,但只能看到那一柄红缨枪和一套铠甲,她这才反应过来,这个便宜丈夫连尸体没有找到。
或许只是巧合?
再说都是个死人了,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虽然这么安慰自己,但是回想起她在第一个世界里临走时对魏珩的取笑,如果这家伙有可能在这个世界出现,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应该不会,两个世界的风貌人情相差甚远,他总不可能出现在两个世界中吧?
就在海瑶思索间,威严的斥责声从她身侧传来,“苏氏!你这个没规矩的!竟然还在我孙儿灵前放肆!都是你...都是你克死了他,都是你!”
魏家老太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指着海瑶的,她的神情极是悲恸又抑制不住对海瑶的怨责。
海瑶也觉自己刚才有些鲁莽,她不想触老太太的逆鳞,装作虚弱不堪的样子跪倒在灵前,凄凄惨惨地哭泣了起来,“夫君....你丢下我一个人,我可怎么活......”
“只怕你是巴不得我孙儿死,你好回你的江南老家日日守着你的金山银山!”这魏老太太对孙媳妇的气似乎已经攒了许久,今日一次性都爆发了出来,“我早就说过,你与我孙儿八字相克,一入我府门,就是丧星啊!来人啊!来人啊!快将这个丧星赶出去,免得祸害我魏府上下的性命!”
魏老太太身旁的人都来搀扶安抚她,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女子顺着她的背道:“婆母消气,莫让珩儿走的不踏实,苏氏她...等丧事办完后,婆母再来处置也好。”
“老二媳妇,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才送走了长子,现在又要送走长孙,我实在是......”魏老太太越哭越是伤心,“都是这个丧门星!丧门星!我要将当初算命的道士找出来算账!”
愤恨的骂声落在海瑶的头上,她乖乖低下头承受着周围人鄙夷的眼光,这样令人窒息的氛围没有对她造成一点儿的压力,毕竟不像前几个世界一开局她几乎就受到了生命的威胁。
从老太太的骂声中海瑶也推测出,她或许是因为命格好嫁给了关内侯,但是犹由于商贾出身一直没有地位,现在关内侯死了就意味着她的命格非但没有添福反而招来了灾祸,自然就成了众人怪罪的对象。
其实海瑶也根本不在意这些,她最想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主线剧情,没有系统的指引,她连自己是处于哪一个剧情点都不知道。
按着先前几个世界积累的经验推断,她上一回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应该就是苏慈听闻噩耗一病不起,随关内侯一同去了,她再回到这个世界就是在这个时间点。
那这个世界的男主又与她有什么关系呢?
海瑶又看了一眼灵堂上的牌位,她直觉绝不是已经死去的魏珩,因为她在这个世界中与魏珩几乎没有交集,一成亲他就离开了,即没有办法发展感情线,也没有机会开展反派剧情线。
如果不是魏珩,那又会是谁呢?
海瑶只思索了一会儿,便觉头晕目眩,不得不又让身旁的丫鬟搀扶到了一旁的坐垫上歇着。
此时倒是不应该心急,无论如何先把这个病恹恹的身体养好,如果.....如果这个世界出现的纰漏也去之前的世界一样,那么或许不用她主动,那个人就会自己寻上门来吧......
关内侯府从来都是门庭若市,但这一次的丧事却只有零星几个武将敢来吊唁,是因为这一次的战败天子震怒,认为关内侯丢尽了朝廷脸面,没有人敢在此时再触皇帝的霉头。
侯府大门前接客的下人正准备寻个台阶坐下,却见一个衣着俭朴眉目清隽的男子下了马车要走进侯府。
他赶忙迎了上去,恭恭敬敬地问道:“不知贵人是哪个府上前来吊唁的,小的这就去禀报。”
这男子抬头看了眼高高悬挂着的侯府牌匾,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眼神微不可查地变了变。
他身旁的小厮行了个礼回道:“我家公子姓徐,是......”而他没说完,就被这位徐公子挥手打断。
“在下久闻魏侯英名,得知噩耗,特来吊唁,只是到了这门前,忽感心中悲恸不已,就不进去扰了侯府了。”徐公子朝侯府的大门行了个礼,再没有多说什么,只留下吊唁的礼金,便带着小厮上了马车离开。
侯府接客的下人挠了挠头,有些不解地问身边人道:“这个徐公子你可有听过?我怎么不记得侯爷结交过这号人物?看他衣着也不像达官贵人,别是来侯府攀关系的吧?”
“想什么呢!”另一下人耸了耸肩,无奈叹了口气,“如今还敢来咱们府上的都是难得的重情重义之人了,还管他什么出生呢?你看,他也不敢进去就走了啊......”
“咱们侯爷真是命苦,年少有为二十封侯,谁知却......也算是戎马一生。”这下人说着说着眼泪都要流下来,他看着徐公子礼金上的贴子,倒是想看看此时还敢来的究竟是哪一号人物。
“徐长婴......诶!这是不是洪元三年的状元郎,陛下亲点,文采斐然有国士之风的那个?”
每届科举都是京城里的大事,而徐长婴的文章让龙颜大悦亲点状元,那时候几乎人人都在谈论他的名字传阅他的文章,这两个侯府的下人迎来送往的,自然也知道些。
“对对对,是叫这个名字!我听说他才入翰林院两年年就要被派往扬州任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