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再播一遍
何谓和黄山秉烛夜谈时,周秋萍等人也回了家。
夜色深了,青青和星星上了车就呼呼大睡,下车时全靠大人抱着到床上。
都这样了,还洗漱啥啊,把孩子折腾醒了反而难受,直接塞被窝吧。
周秋萍掀开被子,才知道阿妈究竟有多惯两只小家伙。十月天啊,同志们,这才十月天而已,高女士居然被子里塞了热水袋,就为了让扒掉衣服上床睡觉的小孩不经历那微凉的时间。
周秋萍无语,把人塞进去才吐槽:“阿妈,她俩是小火炉,这天气害怕冻着?春捂秋冻啊。”
高女士不以为意:“小孩子那都是虚火,容易受凉呢。去去去,滚蛋,又不给你睡。”
周秋萍急了:“凭啥啊,我又没干坏事,为啥连觉都不让我睡了。你这隔代亲也不能这样。”
高女士不耐烦道:“你不会去隔壁屋睡啊。”
周秋萍不乐意:“干嘛这么折腾,这床挺大的。我也怕冷,我一个人睡我嫌冷。”
“冷啥?”高女士直接撵她,“小卢和小朱睡一屋。”
周秋萍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脱口而出:“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最后一个字音莫名其妙就低了下去。
高女士犯愁地看女儿,平常挺聪明一人,怎么犯起糊涂来跟没长脑子一样。
“要你结婚吧,你也不肯结婚。生孩子吧,你更加没指望。你倒是跟我说说看,人家小余一大小伙子耗在你身上图个啥?心里一点数都没有,滚滚滚,睡觉去吧。好年华也就这几年,等你上年纪了,啥都别想了。”
周秋萍愣是被阿妈撵到了旁边的屋子。得亏她没再找出个红灯笼,否则周秋萍真觉得自己魂穿《大红灯笼高高挂》现场。
她抬脚要出门,高女士一把摁住她:“干啥?多大的人了。”
周秋萍无语:“我不洗澡吗?我今天出了一身臭汗。”
高女士瞬间嫌弃:“洗完了把那润肤乳抹抹,干的都起屑子了。”
周秋萍随口应道:“那你也不给我多炖点汤水补补。”
结果当妈的人冷笑:“自个儿长手了吗?自己不会动啊,我一天天闲的专门伺候你是吧。”
周秋萍赶紧溜之大吉,她真是上赶着找怼。
等到她洗完澡擦着头发出来,房间里已经多了个人。
余成“嗖的”一声站起来,脱口而出:“我洗过澡了。”
周秋萍本来还有点尴尬呢,结果叫他这一出搞得乐不可支。
她点点头,将吹风机递给已经不是初哥却好像比初哥还紧张的小伙子:“知道了,帮我吹吹头发吧。”
十月微凉,吹风机带起的风却滚烫。
一如这个夜。
第二天周秋萍倒是没晚起,起码是和大家一块儿上桌吃早饭的。
她喝羊杂汤时,还在琢磨今天去电视台敲定合同的事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去正式拜访下黄山。好歹人家也千里迢迢从香港而来,怎么也该表达对人家的重视。
结果她摸出大哥大想跟何谓敲定时间,对方一边打呵欠一边谢绝:“你别过来了。我跟黄老师已经出门了,今天我们得拜访各位老师。”
何谓感觉非常新鲜,除非邀歌,平常他也不会特地去登人家词曲作者的门。结果黄山让他列出的名单中连配乐都没漏下。
他挂了电话,跟黄山解释:“周经理说昨晚怠慢了,今天想来看你,具体帮你安排住宿和生活方面的问题。”
黄山却无所谓:“不用搬,四合院就很好。”
香港看不到四合院,住在四合院让他感觉十分新鲜,而且有种说不出的畅快。
他忍不住心动:“这样的院子怎么卖?”
经历了昨晚的别墅区和棚户区,他已经打破了对红色大陆的幻想,知道这里也有贫富差距,有钱人也讲究享受,一人住一大套房子不稀奇。
何谓摇头:“贵是不贵,我这套花了三万块。但一个想买得碰运气,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房子。另一个就是你不行,你是香港人,你只能买外销房。”
他灵机一动,“要不这样吧,你要真喜欢,想把家人接过来住,那我再找一套四合院买下来,回头长租给你不就行了吗?”
他越想越觉得这招可行,当真能省很多事。
黄山笑着谢绝:“我家人未必习惯这边的气候。”
何谓却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买呗,先买下来再说,后面万一黄老师有需要,他随时都有东西能拿出来。
结果拜访了一圈词曲作者又去音像公司看过之后,黄山却主动建议何谓再买房了:“你们现在这种合作模式太松散,根本不是一家正规的唱片公司应该有的结构。最起码的,连固定的办公地点都没有,效率太低了。”
何谓苦笑:“我实话跟您说吧,我们没有发行权,我们这个歌手服务部就算有自己的设备录歌,也必须得依靠公司把磁带发行出去。”
他解释了通其中的原委,黄山却不以为意:“专辑做好了然后再委托发行就是了,不影响前面的过程。这些人的居住条件太差了,根本没办法进行创作。起码要有一键工作室,让他们可以在里面安静地工作。”
何谓无奈解释:“这些老师都是兼职的,他们有自己的主职工作和单位。他们现在相当于,嗯——”他想了半天才给出类比,“相当于你们下班后又找了份临时工。解决住宿问题,那是他们自己单位的事。”
黄山搞不清楚大陆复杂的档案归属问题,却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可他们需要安静的创作环境,不能一边给孩子热牛奶一边哄孩子一边谱曲。”
何谓没办法,只能赶紧先打给周秋萍,说了黄老师的建议。
周秋萍痛快答应:“黄老师说的有道理,是我们之前考虑不周。”
其实最早她决定找人录歌出磁带卖钱,纯粹是被打口带刺激的,猛然意识到卖磁带超挣钱,她又有现成的条件,如果不入这行分杯羹简直对不起自己商人的身份。
就是后来真出了磁带,她也是抱着能赚一笔是一笔的心态。因为现在的大环境就这样,音像出版社和歌手类似于日结工关系,谁也不必为彼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