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布达佩斯风云(捉虫)
接下来的行程,委实给李东方和石磊好好上了一课。
从京城到布达佩斯的火车并非直达,中途要在莫斯科转站。他们到的站叫东方火车站,转车的站是基辅站。这两站之间距离不远,可以直接坐地铁过去。
周秋萍挺想尝试一回莫斯科的地铁的,但他们带了那么多行李,她又不会说俄语,实在太不方便了,只能坐当地的黑车。
她想到某位当过特工的俄罗斯大领导当年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也不得不开黑车维持生活,只觉得此事颇为玄妙。
李东方和石磊惨了,这二人就是标准的文弱书生,甚至可以说是宅男类型。但他们不好意思让女同志动手,就硬着头皮一趟趟地把行李扛上黑车。
朱莉看他们白斩鸡一样的弱小身板,好几次都想动手帮忙。做点事怎么就这么费劲呢?
莫斯科的气温要比京城低很多,他们都已经加了外套了,穿着单夹袄的李东方和石磊却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不过她还记得自己的职责是保护雇主的安全,所以忍住了蠢蠢欲动的手。
好在现在苏联尚未解体,莫斯科有很多便衣警察,社会治安还不错,最起码他们还没碰上当街明抢。
车子抵达基辅站之后,立刻就有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上来兜售:“去布达佩斯的票要吗?50美金一张。”
周秋萍算了一下,那就相当于300块人民币。比他们在京城拿到的去布达佩斯的票并不便宜。
估计这价格翻的已经不止10倍了。
卢振军摇头:“我们有票。”
倒卖车票的留学生并不强买强卖,直接转头去找下一位目标顾客。
卢振军解释道:“从莫斯科到布达佩斯的票,一天两班,基本上都被这些留学生垄断了。他们不愁没生意。”
周秋萍好奇不已:“苏联人这么好讲话?他们不倒卖车票吗?”
开啥玩笑啊,要是苏联人不倒卖。那边境的倒爷们是怎么冒出来的?人家都是一火车皮一火车皮地倒卖,买卖做的可大了。
高女士白了女儿一眼:“你说的什么傻话?苏联人会说咱们中国话吗?这高鼻子深眼睛的,看着就叫人发慌,你敢买他的票啊?”
卢振军笑了:“还是我婶婶有见识,厉害。是这么个理儿。车票上写的是俄文,大家也看不懂。再说留学生相对比较有素质,加价归加价,不至于拿废票蒙人。”
他们虽然不需要再买车票,但还得二度把货物运上火车。
李东方和石磊在京城时看着这些货还含情脉脉,仿佛陷入热烈的少年。此时此刻,在基辅火车站,他们的表情已经变成了一言难尽。搬货的时候,一个个呲牙咧嘴的,直接沦为典型的随时都准备出轨的渣男。
待到上了火车,大家又不得不躺回卧铺上时,准备出轨的渣男已经进一步发展为时刻要离婚了。
太难受了,行程太长了。从京城到布达佩斯,火车整整开七天。虽然他们买的是卧铺,但卧铺狭窄,躺的时间长了同样崩溃。他们甚至觉得还不如坐票呢,总比这样别扭着强。
后来他俩实在吃不消,跑去餐车坐着。人家服务员跑过来问他们吃什么,两人又不会说俄语,只能用英语点了牛肉,花了五美元,又觉得心疼,就这么来来回回地别扭着。
周秋萍倒是对餐车挺满意的,她和阿妈一道,带着俩丫头,几天时间内几乎把餐车上所有的食物都尝了一遍。她和阿妈一致认为,这跟京城的老莫比起来也不差,味道可以,价钱也不算贵,挺好。
就是一天天坐在火车上,的确挺无聊的。
好在虽然这时代的快车速度也慢的够呛,但车子从3月开到4月,总算抵达了匈牙利。在边界时,海关人员上车检查护照,周秋萍就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想到匈牙利了。
除了能挣到钱之外,大概还跟对方的态度特别友好有关。
看到他们递上的护照,那位同样长着黑头发的海关官员脸上露出了笑容,突然间举手敬礼高喊:“chinese,longlivechairmanmao!”
因为他的发音不太地道,周秋萍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对方说的是什么。哈哈,这倒是他们这代人学的第1句英语。
她下意识地伸出手:“你好,同志!”
说完之后她才感觉自己好囧,怎么搞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乱七八糟。
那海关官员倒是跟她握了握手,然后说了几句话,也许是匈牙利语,反正周秋萍没听明白。
不过他离开的时候,脸上依然带着笑容。
卢振军跟大家解释:“虽然匈牙利在变动,但大家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当初咱们抗争苏修霸权,后来又搞改革开放,很符合匈牙利人的价值观。所以匈牙利人对咱们的印象不错。”
他的目光严厉起来,警告李东方和石磊,“你们出国了就代表国家的形象,不要毁了先辈为我们打下的基础。”
石磊还想说啥呢,叫他眼睛一扫,顿时吓得不敢吱声。
一过边界,布达佩斯就近在眼前,大家走出火车站时,都感觉恍恍惚惚。
一个礼拜呀,整整一个礼拜的时间,这东方快车实在是快的有点忧伤。但总算抵达目的地了。
最好的事情就是不用继续在卧铺上躺着,实在太无聊了。
但是要搬运行李的时候,李东方和石磊又感觉还不如在车上躺着。妈呀,怎么经过了这么多天,包裹好像还变重了,简直能压死人。
周秋萍看这两人呲牙咧嘴的模样,直接打消了他们的痴心妄想:“你俩还是改行吧,这不适合你们。”
人家倒爷都是肩扛手拎人体带货,让他俩这身板,扛起包裹就摇摇晃晃,让人时刻担心他们会摔跤,当真不合适。
石磊却逞强:“我还没开始做呢,你怎么知道不行啊?再说了,我是来留学的,这不是我本行。”
周秋萍打击他:“你有录取通知书吗?你有奖学金吗?你当留学不花钱。”
这几个大老爷们只能摇摇晃晃地继续扛包。
周秋萍的人倒是挺自在,还有心情欣赏布达佩斯的美景。
首先让他们赞叹的就是他们刚刚走出来的火车站,往那里一站,就是一卷古老的油画,那种尖顶建筑摆在那儿,让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教堂。但并不像电影上的教堂那样阴郁,反而因为外墙暖色的色调,叫太阳一照,叫人感觉就是阳光又明媚。
他们一路上碰到的匈牙利人也面带笑容,跟这建筑相得益彰。
高女士小心翼翼地看着对方。他们这代人经常被教育的就是不要围观外宾,所以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在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