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任涵的婚礼很圆满,李占元家诚意很足,方方面面都顾到了,两亲家都很礼让。
酒宴是在云台镇政府招待所办的,招待所就等于云台镇的五星酒店,在那里办婚礼,算是镇上的最高规格,费用比在别的地方要高,但菜品自然也硬气味道好,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才办得起。
本来镇上的规矩,是男女双方各办各的酒席。可这次李家提前找任家商量,想合一起办。
任广生夫妻哪能不乐意,嫁了女儿正凄凉着,自个儿摆酒不哭就不错了。
现在一起办,看着女儿办婚礼,嫁女儿的不舍就去了大半了。
就这么,一个大厅,男方女方各占一般,各收各的礼金,也算在云台镇开了新事新办的先河了。
李占元家为娶任涵这个儿媳进门,也是下足了心思,给足了任家脸面。
任家给新盖的专给小两口单住的二层小楼,全屋装修,家具也都是寻的好木头,订的最好的。
不过任广生夫妻也不含糊,给大女儿的陪嫁也是惊了不少人的眼球。
衣被箱笼不算,两人新房里的电器,举凡电视,洗衣机,冰箱,还有小家电全给配齐了,还又给买了个踏脚摩托。
这还没完,任广生还当着来宾的面,说等他这边厂子里的账结回来,后续还要在丹宁市里买套铺面要陪送给任涵。他没儿子,往后两口子挣的全是两个女儿平分。
这下人人羡慕的就是李占元了,李家人当然更是欢喜。
两家都在镇上住着,李占元在镇供电所上班,体制内单位。表姐任涵在医院,两夫妻都有稳定收入,在镇上的发展方向很不错了。
上辈子要不是任广生生病,家里又欠了债拖累了他们夫妻,两夫妻的日子会很富足。
好在这辈子不好的事已经避开了,往后两人也会很平顺吧!舒洛如是想。
看着自己的家人都迈向更好的生活,再看看身边紧拉着自己手的傅随舟,舒洛在这一刻竟萌生了这样一辈子也很不错的想法。
世间事因缘际会,真是奇妙。重生不过半年,她不但避免了家人的厄运,还把自己给嫁了出去。这要在刚回来时,她是无论如何不会信的。
还以为办婚礼的事已经蒙混过去了,可忙完表姐任涵婚礼的第二天,四位大家长又旧事重提,集中火力要俩给个说法出来。
还是在任家,虽然是在外头办的婚礼,可任家还有亲戚朋友,到家里坐坐,晚上还留的饭。家里烟酒糖瓜子花生的,散的四处,再借的桌子凳子,要还要归置的。
第二天就是年三十,得收拾好迎新年,这不就又过来帮着一起给快点弄完。
人多力量大,不过大半个上午就完活了。
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傅随舟这两天表现的可太接地气了。都知道他这样的就没干过活,所以也没人给他支派什么。
可他跟在舒洛身后,却一直替舒洛干活。只要交到舒洛手上的的,他接过去就代劳了。
镇上人就没见过这样黏媳妇的,跟着笑个不住,看西洋景似的,可他就是能视若无睹的,该怎样不耽误。
幸亏二十五号那天,托人买了票让小姜回家过年去了,不然叫看到了,又该让人家看也不是,躲又没处了,
干完活,两人就被喊到客厅,让他们先自个商量一下,午饭前必须给他们一个办婚礼的日程。
舒洛还想借没毕业来拖,可傅随舟却是想快点办个婚礼。他现在觉着世俗的礼节都走上一遭才更安全,哪怕舒洛嫌烦不想办,他也想就是小型的来一场也好,其码明正言顺了。
不过他倒戈了也不会明着逆着媳妇儿,而是跟舒洛咬着耳朵商量,“早晚要办,等毕业时,都知道你有时间了,还不得大办特办啊?你也看了你堂姐的婚礼,这还是镇上呢?”
想到堂姐的婚礼,两家人从前到后可是忙活了好久。这两天她这里还都是傅随舟帮她顶着,她都觉着累的不行了。
绝对不要!
问傅随舟,“那你有什么办法?不办是最好的,我真不觉着婚礼有什么意义,累死人倒是真的。”
以前的傅随舟肯定也是一个想法,他觉着婚礼就是个形式,就是做给外人看的。不然就不会那么草率的和舒洛领证了。
可世间哪有早知道,他后悔了,只能想办法找补一二。
这时候就觉着媳妇儿太有个性,太不流于世俗,也不全是好事。这么不在意婚礼形式的女人,他这也是就见过她一个。
能怎么办?只能接着忽悠吧!
傅某人开始积极描绘,“你看,不如咱们就趁着过年其间把事办了吧?这样说咱俩都有工作要忙,两边家里也跟任家一样,就一起办一场就行。你家也没什么亲朋,就大姨家,江城那边你看你姑姑家要不要请,到时咱们都集中到燕城一起呗?
我家那边我爸我大伯还有我哥他们身份所限,本来家里就要低调,最多家里亲戚和走的近的人家,这样也没多少人。
咱们就花最少的精力,一次性的全解决了,不比毕业被大姨和妈拉着咱们来回两地办要省很多事吗?你仔细想想,推不了的情况下,这个方案是不是更优?”
舒洛早猜到他家里大体的情况,现在他说的虽含糊,却肯定了她想的是没错。
她就问,“我们家小门小户的,我怕我家里人在你家人面前太过紧张,话都会说不好。嫁女儿还要面对这个,我不想他们那样。”
不是拒绝,只是这个,傅随舟心下大定,跟着就笑了,“那你可太多虑了,要只为这个,那你放心好了。我说我爸妈家人反倒要来讨好你家人你信吗?”
舒洛当然不信,这根本就站不住脚。
“傻样,不说了有我外公那件事在前,我到江城后又不大回去,他们对我连重话都没有了。现在跟你结婚又没跟家里说,说好了过年回去,又因为你跑到这里来,你在我这里什么分量他们还能不知道?你说你家里人他们能不重视吗?不然一个不好,你再不肯去燕城了,那我不也就去的更少了?他们这点还看不明白吗?”
叫他一说,好像还很可行的。
不过倒底还是问过那四位家长才行。
没想到一经提出,竟全票通过。
主要是刚好是寒假,又赶上春节。这里小地方,包括丹宁市,店铺等地方,是要到正月十五以后才会陆续开门营业。培训教室也准备看情形,或是等开学后再开门。
舒立民就想去完燕城办完小女儿婚礼,跟着一起回江城,看看自家老娘。
已经很多年没见了,他这个要求就李玉茹都很支持。
卢老太再不好,也生养了舒立民,在的时候能多看看,还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