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节 - 世无双 - 大姑娘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世无双 >

第73章节

.....”

话未完哩,常燕熹已面无表情的和她擦肩而过,理也不理,直朝灯铺里去。

丁玠安慰她:“不碍事,常大人财大气粗,你让他买,莫说一个老人灯,整个灯铺买下都不会手软。”

灯下看美人,果然勾魂摄魄,难怪清水和尚也动了凡心。

曹励与张仁几个则走到龚如清面前作揖见礼,龚如清淡淡颌首,简单话几句,指着还有旁事,径自走了。

潘莺跟进铺里,巧姐儿拎着老人灯跑来跑去,常燕熹恰付了银钱,她只得上前道:“其实不用买的。”

常燕熹淡问:“何时认得那龚如清?”

“我在.......”她才要说,又被他冷冷打断:“京城比不得桂陇县,如龚如清者,岂会任你个妇人玩弄股掌之间,好自为之罢!”

语毕即头也不回地离去,潘莺反应过来,顿时气结:“我那碗饺子真真喂了狗!”

一把拉住巧姐儿出了铺子,要讽言他几句,却是晚了,那群人已消失在灯市里,潘衍和燕十三走过来。

这正是:世间人情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翌日,常燕熹才用过饭,福安来报安国府的大老爷请他过去。

他并不急,慢悠悠擦拭了一回剑,这才起身穿园过院来见,房里只有身披斗篷要出行的大夫人蒋氏,看他来忙笑说:“老爷等不急先走了,是我要拜托你桩事儿。”

“堂嫂请说。”常燕熹舒展眉宇。

蒋氏道:“我要带姨娘们去卧佛寺烧香祈愿,因路途较远且偏僻,往年还生过些事儿,老爷要遣侍卫跟随,我嫌招摇不妥当,思来想去,若你有空闲,能否陪我们一道前去?”

常燕熹反正闲着无事,便应承下来,蒋氏又问:“肖姨娘她们要带上么?”

他只道无用,命福安备马,先自回房换身衣裳,至二门翻身上马,行出胡同追上蒋氏的马车,随在其左右不离。

元宵节才过去两日,街市热闹气氛未散,依旧是熙熙攘攘,皆是要去寺庙烧香拜福的女眷,人潮如织,车马辚辚,两边店铺大门开张,挑担货郎亦是行走不绝。但听有博浪鼓铁片声,勾栏瓦肆唱曲声,烹油炒菜噼啪声,一行和尚沿街诵经声,明有爆竹如击浪轰雷声,是节日气即将残落的最后嚣张。

他目不斜视地路过白家胡同,自然没看见那里有幢沿街的二层小楼,一个妇人阖窗下帘,也欲要出门。

潘莺备好香烛纸马理成包袱,再给巧姐儿梳头,看燕十三坐立不安的模样,笑着安慰:“勿要惊慌,你那日是晚间,阳衰阴重之时,而今个去卧佛寺乃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且烧香之人众多,纵是有妖魔鬼怪,也不敢佛门放肆,我们快去趁天晚前早回,应不会出事儿。”

燕十三忧心忡忡:“卧佛寺背倚大悲山,那妖孽好生厉害,我躲进佛堂经案下,它依旧来去自如半毫不惧,潘娘子还需三思而为。”

潘衍也道:“燕生从不打诳语,想必那处凶多吉少,京城香火旺燃的寺庙众多,你何必一心执拗于那卧佛寺?”

巧姐儿梳好头,照照镜子觉得美,开心地跑去院内折梅花枝。

潘莺道:“巧姐儿曾病重欲死,幸得游僧相救,其提出,需带巧姐儿进京,再至大悲山卧佛寺中燃香一束,诵经百卷。如是不然,纵是救下小妹性命亦是枉然。”她顿了顿:“你二人倘觉艰险,不去也罢,我和小妹是定要去的。”

第玖壹章迫行寺庙迎艰险烧香诵经还愿生

有诗曰: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难来时各自飞。

燕十三知那卧佛寺凶险异常,有去或许无回,犹豫半晌,才开口:“若潘娘子愿意,不妨等我师兄伤愈后再做打算。”

潘莺看向潘衍,潘衍亦推脱:“燕生既如此说,想必是有性命之虞,人活不易,望你长虑。”又道:“春闱将至,时辰紧迫,读书为首,就不同去了。”

看官定怨他无情无义,其实非然,他原身无父无母更无兄弟姐妹,孤寡一世,为东厂督主多是权倾相轧,杀心一片,何曾谈什么情。如今穿附魂魄在这具躯体上,虽潘莺吃穿住行与他同在,但铁石心肠岂非朝夕可融,更况肩负改国换朝纠错之任,还要一偿此生多子夙愿,他惜命的很。

潘莺心底浮起薄寒,并不显露,有人拍门大喊:“马车到了,可是这家要用的?”她亦高应一声,便起身,挎着包袱走到槛前,朝巧姐儿温和地说:“我们走了。”

潘巧过来牵阿姐的手,走两步要等潘衍:“哥哥一起走!”

潘莺冷笑道:“哥哥要念书考状元。”

“哥哥考上状元,爹爹就回来了。”巧姐儿自语,又歪头到处找:“燕哥哥一起走!”

“燕哥哥要留在家里养伤。”

巧姐儿有些失落,却也懂事的不闹了。

潘衍觑眼看着四方门外,潘莺海棠红的裙子被风吹得鼓荡,飘飘地,亭亭地,巧姐儿脑后扎着两个小揪,戴着粉色宫花,天气晴好,屋檐嘀嗒落着雪水串儿,她俩手拉着手走在冬阳里,背影愈渐愈远,仿佛此时走了,或许再也不会回来......

若再也不会回来,他的蛊毒怎么解?!潘衍蓦得意识到此个性命攸关的问题,松了筷箸,腾得撩袍站起,拿过一把青绸油伞:“看天午后要落雪,怎连伞也忘带。”大步追出去。

潘莺抱着巧姐儿在舆里才坐定,忽得车门一拉,便见得潘衍紧跨上来坐定,巧姐儿高兴极了,潘莺知晓他为何改变主意,淡笑道:“算你还知轻重。”

潘衍沉脸不语,马车摇摇晃晃开始缓行,又有一人跟进来,却是燕十三,他讪讪道:“人多壮胆,总没坏处。”

巧姐儿笑嘻嘻地伸手要他抱。

妖孽!好大胆子!燕十三视为不见。

潘莺掀帘朝外看,京城里街市繁华,人烟浩渺,犹至城门时愈发闹忙,小贩货郎肩挨簇簇,因出城客皆晓外面是荒凉,都在此进行补济。

有卖坛酒茶水的、锅里热着猪肉馒头、黄面粘糕、灌白糖馅的饽饽,还有卖剁好的腌鸡腊肉、红糟风鱼、野鸡鹿脯,更有一担担的柿饼杏干透糖大枣,堆得尖尖的。她让马车暂停,包袱里备了烫面薄饼,再买了些熏腊,补了水袋,又给巧姐儿和燕十三各买了一根冰糖葫芦,便再不耽搁,直往城外踢踏而去。

马车不过驶一个时辰,已能远远望见那座大悲山,但见得:

虽是寒冬腊月,却依旧松柏苍翠,槐桧葱蔚,遮天蔽日挡星斗,山势悬削恶无路,不堪行。采药人怕走,打柴夫难行,日久人迹绝,只有成群狐狸松下拜月,千年玄猿吞云吐雾,这正是:此处岂非佛祖修行处,尽是怪兽妖精修罗场。

再近前,便是卧佛寺的山门。

停驻十数马车,烧香客皆步行往里走。

潘莺等几也下了马车,随人流走有一射之地,便至正殿,但见青砖红墙琉璃瓦,两边朱门钉金钉,擡眼便见弥勒佛,满面堆笑迎远客。

踏入槛内,两边畔有四大天王,增长持剑,广目拿伞,多闻戏蛇,持国怀抱琵琶,有东西南北风调雨顺之意。

再进二层门里,松木森森,翠盖蓬蓬,地央石鼎内插满线香,一片香雾朦胧,擡眼可望对面屋檐下,挂一大匾题“大雄宝殿”四个大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