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 阴雷 - 李大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阴雷 >

第21章

听到马烁说靳巍有个破绽,武桐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马烁看着后视镜里的武桐说道:“他一直暗示我们窦勇杀了儿子,你觉得是为什么?”

“贼喊捉贼。”

“那他不怕我们找窦勇核实吗?”马烁说道,“所以他知道窦勇死了,我们死无对证。”

“对。”武桐点点头。

“但他没和我们提起窦勇已经死了。”马烁说道,“我今天早上和康养中心的徐总说过窦勇被人杀了。如果徐总也和他说了,那么按照正常人的反应,一个被无辜牵扯进命案的人肯定会质问我们,会表现得困扰甚至愤怒。”

“如果徐总没和他说,他又是怎么知道窦勇死了?”武桐接着说道,“到昨天为止,窦勇家人都不知道窦勇已经死了。而且窦勇家人也不会向他报丧。所以如果徐总没和他说,就只可能是他杀了窦勇。”

“如果徐总和他说了,他的表现就是做贼心虚。”马烁说道,“如果有警察诬陷我杀人,我绝对不会请他们喝咖啡。他是窦勇在北京认识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之一,还是白头发,还是无人机专家。对了,就因为他和窦勇认识,所以他们在煤场招工的时候他躲在车里不敢下来。他担心窦勇认出他。”

武桐也兴奋起来:“可是这些也只是我们的推测,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只能用笨方法了。”马烁说道,“把他查个底掉,找到他的作案动机。他早晚会露出马脚的。”

“你准备深度调查了?”武桐问道。

深度调查永远是效果最好的侦查手段,坏处是万一嫌疑人搞错了,就会前功尽弃,更重要的错过了宝贵的破案窗口期,甚至可能永远查不到真相。

因为客观因素导致案件无法侦破倒还好说,但如果因为办案人员的破案策略导致无法破案,就会变成“人为因素”。而所有引入问责机制的部门,人为因素都是最大的禁忌。

所以大家都知道深度调查是好办法,但是局面不明朗时没人愿意冒险。就像玩德州扑克,没人在下小盲注时就押上全部筹码,那就是纯粹的赌博了。

马烁明白武桐的意思,他说道:“这个案子比较特殊,适合深度调查。”

“怎么合适?”

“第一,他还有个同伙。他们之间联系的痕迹不会彻底抹除掉的。只要深挖就一定能找到线索。他们就是一根绳上的两个蚂蚱,只要让我碰到绳,就能把他们抓住。”马烁说道。

“好。”武桐点点头,“第二呢?”

“犯罪动机。”马烁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妹妹认识他,他们都是彩虹基金的志愿者。我妹妹和我说了他的情况。他这个人非常奇怪,就像他把1/3的收入捐给慈善机构,这种事正常人干不出来。”

“你妹妹认为他是什么人?”

“圣人。天使。”马烁说道,“好像他的人生使命就是扶危救难。但这种人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对于世俗社会也是危险的。”

武桐若有所思地说道:“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也根本不在乎世俗社会的秩序。”

“所以他的犯罪动机不同于一般的名利情仇。”马烁说道,“找到他的犯罪动机就成功了一半。”

“还有第三吗?”武桐继续问道。

“第三,就算不做深度调查,最后也可能破不了案。但如果我知道凶手是他而又让他逍遥法外的话,我没法接受。”马烁想了想又补充道,“如果你担心试错成本太高,我可以自己查。”

“你自己怎么查?”

马烁晃了晃手里的ssd硬盘说道:“先从这个开始。”

马烁决定从2月9号开始看起。好在现在有人工智能面容筛选的功能,而且单元门和电梯里的摄像头清晰度也足够高,实习警员很快找到了靳巍在2月9号上午九点下楼倒垃圾的视频。

视频里的靳巍没有戴帽子,灰白色的头发辨识度非常高。他按照垃圾分类把垃圾袋放好,然后就回家了。

“继续。”马烁命令道。

靳巍下一次出现在监控画面中是2月13日,几乎同样的时间,靳巍下楼倒垃圾,然后回家。

马烁翻看记事本,2月13日的页面写着:下午二时许,头发花白的年轻人去赵大妈家看房,开一辆大切诺基。

实习警员操作电脑,靳巍下一次出现在屏幕上已经是2月16日早上了。他背着一个双肩背包,穿着短款夹克走出大门。

出门之前,他戴上了棒球帽。

马烁命令暂停,看着靳巍双手一前一后扶着棒球帽时的画面。他的眼睛看向右侧,那是大门外的方向。他的姿态和动作好像是要趁着没人赶快戴上帽子。

也就是说,他应该不想让人看到自己花白的头发。

他既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白发,又不去把白发染了,也许这头白发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

他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白发,却在倒垃圾时不戴帽子。这说明他是故意在摄像头下露脸。

马烁想起来什么,他翻看记事本,找到了赵大妈的电话,给她拨了过去。

“赵大妈,我是刑警队的小马,我们之前见过面。”马烁礼貌地说道。

“啊,马警官,您好。”赵大妈的声音客气又惊慌。

“赵大妈,没事,您别紧张。我就是有个细节想和您核实一下。”马烁尽量温和地说道,“您上次说您看到那个小伙子是白头发。”

“对!花白的!”

“他当时戴着帽子吗?”

“戴了,小年轻都爱戴的那种帽子,正面还有个图案,挺流行的,大街上还多人都戴,我一个老太太也不知道是个啥。”

“那您是怎么发现他是白头发的?”

“嗐!这不是我正和中介说话呢,他站我后面,把帽子摘了捋头发。墙上挂着一面镜子,我就看见了。”

“然后他又把帽子戴上了?”

“是啊,很快就戴上了。可能他也不愿意让我们看见吧。”赵大妈说道,“年轻人谁愿意让人看着自己一头白发。”

“他那帽子是什么颜色的您还记得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