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 闹喜 - 陈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闹喜 >

☆、第34章

“徐老师,您之前提过的那幢木楼,能帮我联系一下它的主人吗?”许湘眉捏着电话出门,避开了谢柏宁。

“可以的,那是我夫人的表亲,许小姐对木楼有兴趣?”那头传来和气儒雅的男声。

“是,如果可以,我想买下来。”

“应该没有问题,表亲在市里买了新房子,全家都搬走了。也是巧,他们村子里有户人家办婚宴,他也回来喝喜酒了,我先给他打个电话说一声,再带你过去,你看行不行?“

“当然行,那就麻烦徐老师了。”

“客气了。”

大约十分钟后,徐老师打来电话告诉她这事成了,价格面谈。

退了房,在屏锦街上的商铺里置办了些必备的生活物品,按着徐老师给的地址,他们一前一后驱车前往。

沿着新刷的柏油马路,向上而行,两边水田的青青稻浪泛着金光,随着微风前后浮动。高大的槐树盛开着白色的花儿,在清新的空气中,香味儿沁人心脾。

沿途还有清澈见底的小河,河里怪石嶙峋,也有激荡的小瀑布,漾起晶莹的水花儿。这些自然景致,在城市里可看不到。

谢柏宁降下车窗,感受着一丝一寸的美妙气息,心中的阴霾稍稍散开了些。

许湘眉减速,等到他赶上来,从车子里探出头,笑盈盈的,“喜欢这里吗?”

他不置可否。

她眉眼生动,一踩油门,车子咻的一下冲在前头。

沙红村是隶属于屏锦镇范围内的一个小村子,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

一对三十来岁的年轻夫妇站在村口,许湘眉停了车,“请问你们是徐老师的表亲吗?”

男人颔首,“我是,您是许小姐?”

许湘眉笑,“上车吧。”

年轻夫妇坐进后座。

许湘眉回头对他们笑笑,“你们好,不必用敬语,我是许湘眉。”

这一对夫妻长得比较好看,看上去很登对。

男人笑着,“许小姐,你好。我叫张家民,她是我妻子李红。”

女人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温柔的点了点头。

许湘眉心生好感,便对要去的地方多生了几分好感。

“往左还是往右?”

“右边,沿着马路直走。”

许湘眉打着方向盘转了个弯,听见一些狗吠声,前方有住家人户。

经过一片竹林,车子顺着弯道拐进去,停在石板砌成的院子里。谢柏宁也紧跟着驶进来,院子够大,停两辆车不成问题。

一行人下车,没有预料当中的热,微风轻轻抚着面庞,舒服极了。

院子边有一棵又高又粗的柿子树,挂着满树青色的果实。

张家民说,“许小姐,就是这处独院,清净,夏天凉快,屋里家电齐全。”

许湘眉打量着眼前的木楼,两层高,暗棕色,被竹林包围。阳台上种满了花草,有芦荟、红掌、绿萝、月季,葱葱郁郁,配上鲜艳的红,煞是好看。

身后还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映着天上的圆日,泛着粼粼波光。

仅是这处院子的环境,许湘眉便打心眼喜欢,她偏过头去看谢柏宁,发现他神情松动,眉间减了几缕忧愁。

她说,“我们进去看看吧。”

张家民从妻子手里接过钥匙,开了锁,领着他们进屋。

第一层有五间屋子,厨房、饭厅、客厅、书房、卫生间;第二层四间屋,一间主卧,两间客房,还有一个空房间。

屋子简洁宽敞,装修古朴大方,显示出主人良好的品味。

木楼特有的历史沉淀的味道,以及无处不在的民间地方风情,令人心笙摇荡。

更重要的是,这里确是一个避暑纳凉的好居所。四周竹林环绕,门前小河流淌,环境清幽,适合修身养性。

许湘眉很满意,她询问谢柏宁的意见,“你觉得还行吗?”

谢柏宁摘掉红掌的枯叶,心不在焉的把弄着,点了点头。

她笑起来,对身后的年轻夫妇说,“张先生,张夫人,你们开个价吧。”

张家民说:“按照政府的意思,房子年后就可以推掉,我们能得到十来万的补贴。其实说实话,要不是市区的房价高,家里两个小孩又正是用钱的时候,我们还真舍不得把房子推倒。没想到你有买下的意向,房子还在总比没了好,那我就四舍五入凑个整数,十万块,许小姐,你看怎么样?“

许湘眉心中有了计量,“张先生手头紧,我可不缺钱,相识一场也是缘分,我出二十万,不过你们要负责把坏掉的地方修好。”

木楼就这样买下来,张家民动作利落,下午就有一批工人来修缮房屋,他还请了两个中年妇女把整个木楼重新做了清洁。

竹林遮了大半日头,筛进院子里的光线,明媚温暖。偶有微风吹拂,地上晃动着竹叶的影子,摇曳轻摆。

谢柏宁一夜未睡,端了一把竹椅置于柿子树下,靠着树干沉沉睡着了。

许湘眉抱着木盆路过,看见这一幕,心中软的一塌糊涂。

李红跟在她身后,正要开口说话,还未出声,许湘眉有所感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