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 全班穿越原始社会 - 六月平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

◎剖腹产◎

高强度的工作,不是没有人抱怨,但那种好吃懒做的人,在部落里一样是不受待见的。更多人觉得,这样不用和野兽搏命就能吃饱的日子,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再加上林平时许诺他们,这些开出来的田地将来会分给他们,建的房子也是给他们自己住的,就干得更起劲了。

大青山这一片地被迅速开发,羊家村的房子以每个星期一栋的速度建起。旁边的荒地也以一天三十亩的速度被开垦种植。

不过良田的增多,到时候势必会收获更多粮食,而且还有大家交上来的税收,林平时需要考虑粮仓的建设了。

在没有科技的年代,制作粮仓一般考虑地窖式的,只要在南方多雨地区会考虑架空地上设计。无论从保存能力还是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上看,大青山都是适合制作下沉式。

这样就需要大量人力去挖粮窖了,正好路已经修完,林平时便让这一批人去挖粮窖。

粮窖多半是口大低小的,林平时根据系统给了数据,让人挖了十个口径约十米,深十米的地窖,然后用重木铁锤把它夯实,再放火下去将其烧硬。

铺垫防潮物,通常会用红砖碎块,林平时没有就只能用木炭了,再在上面加上五到十厘米干稻草和木板,这个要做三层,每一层还要加泥混合抹平。

这样做的粮窖,据说可以防火防潮防老鼠偷吃。

从来没有体会过粮食多到放不下,需要存起来的羊胡子自己嘀咕,“这放家里一年就吃完了,怎么费心费力做这个东西干什么。”

很多人对此都不理解,不过因此罢工或者在林平时面前叭叭的确是没有。他们嘀咕,但心底还是觉得林平时不可能做没意义的东西。

就这样,在大家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秋季悄然来了。

“今年怕是没有空去山上捡坚果,摘水果了。”英拿着和李晓月兑的针线,坐在院子里一边缝补衣服,一边望着外头的山感慨。

“英奶奶,我阿姆说她种的豆角能吃了,叫我送一些过来给你。”

英顺声看去,刚下课的安正抱着一大搂的豆角往里走,嘴上还说着,“我阿姆说这个豆角熟得正好,您牙齿不好,正适合吃软乎点的。”

看清了人,英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她招呼着安坐下,“你阿姆也是,豆角结得多了,就拿去和城主他们换东西嘛,怎么送那么多过来。我一个老东西能吃多少。”

“有的呢,您放心,家里现在什么都不缺呢。”

安可不是骗她的,虽然他们家只有他和阿姆一个人,但是他们种了三亩的水稻,五亩的玉米,还有什么红薯豆角,白菜番茄。

不但人可以吃,还能喂换来的牲畜。现在他们家每天都能吃上一个鸡蛋,时不时的还能杀一只鸡吃肉。还有今年才抱养的母猪,要是生了猪仔,明年可就能吃上猪肉了。

“读书呢?听说你在学校学的什么物理?这个是个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你可要好好学啊。听城主说,这可是很厉害的东西。”

“奶奶您放心,我都听老师的话呢。是物理,就是做船建桥撘房子的原理。学会了,这些都能做。”

“哎哟,那可厉害了。你可得好好学,以后给我们城里做更大更好的房子。”

两人在院子里话着家常,那隐隐约约传来的对话,让林平时有些恍惚。

这多像她上高中时,奶奶对她的殷切叮嘱呀。

同英一样的老人,在万民城里也只有羊胡子了。不过和英的颐养天年不一样,他还得操心村里的大小事宜。

这不,刚知道可以入户籍,成为万民城的一份子的事传下去,羊家村还没有能开心一会呢,就为谁能分到什么,谁和谁一户吵吵了起来。

羊胡子那是愁得头发都掉了不少呀,最后决定去向兰取经。

“你们当初是怎么分的?这一一户分多少个?谁是户主,有多少田地?我们村人太多,还有那准备出生的幼崽,这可怎么分。唉,真是把我愁坏了。”

羊胡子话里若有若无的炫耀,让兰忍俊不禁。她无奈地摇摇头道,“我们村四五个人为一户,分一栋房子,每人两亩地,剩下的交给村里。你们的田地比较多,你看平均下来能分多少亩吧。”

“不过城主鼓励一夫一妻制,你们部落要是有男人和女人愿意出来自己的生活,倒也可以把他们分成一户。以后他们的幼崽,就继承他们的东西,自然而然的成为一户。”

“那你们村怎么不分男人和女人一户?”羊胡子顿时警惕道。

“分了,我们村的乔玄和乔石还有孩子乔秋,就分做了一户。不过他们两个不是同一个阿姆阿爸的才可以,智者要是这样分的话,可要让族人注意一些。”

“那要是我们村的男人找了你们村的女人呢?该分到谁的村?”羊胡子十分精明地问道。

“幼崽都是女人养的,自然是跟着女人去。不过要是女人愿意跟你们村的男人走,也不是不可以,主要还是看他们自己怎么想吧。都是万民城的公民,在谁的村都一样。”

“是啊是啊,还是乔村长你看得透。”

两人笑眯眯地说着不在乎,都是一样的话,然后回去立马转头向村里的适龄男女下达了最新指示。

“你们,谁要是能从其他村把人带回来生崽,部落就给你们分田地,分房子。生出来的幼崽,都可以送到学校去读书。”

两个村村长的话瞬间点燃了村民,让他们在不是繁衍季节的时候,都十分的积极找对象。然后很多人无师自通的学会了采花摘果,去获得另一半的青睐。

在一天之内撞上了三次献殷勤的事情后,林平时找到了乔兰了解情况。

“准备要秋收了,大家是不是该养好精力呢?”林平时很是委婉地说道。

乔兰一愣,笑着把自己和羊胡子的话告诉她,并道,“我以为这个是能更多的推动您说的家庭制的,无论是不是一夫一妻,都能形成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团体,从而把养老和养幼崽落实下来。”

乔兰是原始社会中最先知道林平时的计划的,并一直在默默的替林平时调和他们和部落的矛盾。但这一次如此超前的想法,还把林平时感动到。

“你的做法很好,这样吧,我这里再加一个,结契后一起生活三年的男女,可以免除一年的税收。”林平时沉吟了一下,也给出了引导他们固定伴侣的优惠政策。

一时间,万民城里都洋溢着求偶的信息。

不过林平时没有时间去问到底成了多少对,因为她要主持即将到来的秋收。

今年的地比去年翻了十倍不止,最先成熟的是玉米,林平时把除了砍树的人都招了回来,全都放到地里去收玉米。

收好的玉米还要手工脱粒晾干了,才能放到粮窖里。收完玉米之后,还有水稻、红薯、土豆在等着。

也亏得林平时当初种的时候,错开的时间,让他们分批次种不然一下子全成熟的话,粮食恐怕得烂在地里。

林平时有地图册这个天气预报,每当下雨或者阴天,都能让村民及时把粮食收回去。在经历多次语言后,城里就流传出林平时能通灵这样的传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