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冬去(五)
第25章冬去(五)晚云怔了怔。攀附?原来是要说这个。
她指着自己,问:“在师伯眼里,我是那样醉心名利的人?”
方庆微微蹙眉:“名还未领教,利不是实打实的么?你和你师兄,谁的算盘打得更好,不是小时候就见分晓了?”
说到这个,晚云忍不住打岔,“那为啥师父只挑师兄去做采买,我只能在堂里看看病抓抓药?”
方庆冷笑:“又不是重利的人就擅长做生意,得靠脑子。”
晚云被膈应得猝不及防,识趣地清了清嗓音,回到正题:“总之师伯想多了,我说是来看看,就是来看看,绝无贰心。”
方庆哼了哼,全然不相信。
兴奋。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她小时候认死理,居然信以为真。后来越是努力,越是知道她师父的一半有多难。
她心心念念的阿兄,就是当朝皇帝的九皇子,大名鼎鼎的齐王裴渊。
终于到了这个时候,晚云也就不再客气,重新提起旧事。
不由得想到在都督府里的那短暂一瞥,心头一阵发热。
他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多说无益,这师侄女在人前知情识礼,人后却是个鬼精,他这老骨头斗不过。
终于找着阿兄了,她开心地低语。
此事师父后来一直不提,晚云以为他都忘了。直到三个月前,文谦带着晚云和师兄去广陵,在宅子举宴,请了好些世交,以及他们未定亲的儿子。
师兄妹二人生平第一次听到师父骂粗口,很是震惊。
*
晚云刚入仁济堂时,师伯方庆热衷算卦,曾给她问了一卦,说她命带煞气,及笄不可早于十七岁,成婚亦然。
与她对视片刻,方庆决定先放过自己,且观后效,淡淡道:“吃菜。”
晚云没有骗师伯,她确实想看看阿兄好不好。
晚云躺在榻上,头枕着胳膊,睁着眼望着上方的屋梁。
晚云每次看到那满树的花朵,都会想起他。
“师父瞧阿兄可还行?他当年才十三就已是十分英俊,现在应该更不会差。我是不知师父为何一直不待见人家,莫不是因为他住在山里,师父看不上?”晚云大言不惭,“我实话实说,反正我有医术傍身,不愁没饭吃,不介意白养他。要是阿兄愿意,招上门来当赘婿岂不更好?师父还能天天见着我,岂非三全其美?”
被问烦了,他就说,等她的医术达到了他的一半,就告诉她。
晚云努力解释:“都这么多年没见了,他记不记得我还另说,我能有什么心思?就是圆小时候的念想。看看他过的好不好。他自小有头疾,师父说一辈子也好不了。我担心这个,想看他是怎么治的,要是治好了我学学不也挺好的?”
“情种个屁!”
就像在各种传言中听到那样,如疾风掠过,却可教人一眼万年。
听州学的医学博士说,阿兄在北地守边时,曾得了一味叫做“折桂”的香品。据说这味香能缓解头疾。他时时屋子里点着,料想跟寒潭水的功效如出一撤。
她有些恼。不仅多年来没有找到治疗方法,还被师父言中,“他的头疾已伴身过年,自有他的解决办法,你帮不上忙。”
她找不到回去的路,她甚至不知道他到底是谁。他只是“阿兄”。
彼时,师兄王阳悠悠地打着扇子在一旁幸灾乐祸:“师父,师妹是个情种。”
——“那……我将来还会见到阿兄么?”
自她入凉州都督府当抄书童后,四处打探阿兄的病情。
晚云的笑美滋滋。——“帝王家深得似海一般,就算齐王对你有意,你万万碰不得。”文谦语重心长,“为师多年来不曾告诉你,便是为了将你护着,免受他们打扰。”
她好不容易来到凉州一趟,在都督府里白干活这么多天,就是为了见到他。如今连话都还没说上,岂有就要走的道理?
她晃了晃二郎腿。
窗外西风猛烈,雪花狂乱,不知是哪间屋子的门没关严实,打的扑扑作响。有家人小跑着入了后院,重新将门关上,一颗烦躁的心才渐渐宁息。
晚云津津有味地想着,竟不禁有些自豪。为阿兄,也为自己。
那身影,干净而轻盈,仿佛朗夜里的一抹月光。
——“兴许。”
想学着治头疾,还有谁比你师父更懂?方庆心道。
方庆刚才说的话似乎仍然在耳边飘着。
师父说,阿兄的母亲怀胎时曾中剧毒。人是救活了,可那之后他阿娘就疯了,阿兄也因为胎毒,从小患头疾,纵然是师父这等医术高明的医者也束手无策。
晚云没想到啊,原本以为是块小石头,还说要包养人家,等水落石出,下面竟然是座泰山!
晚云仰面躺在床上,只微微忆起当时,还能想起当时的震惊,以及……
她师父的脸却似被雷劈了一样,要多黑有多黑。
当年师父文谦将她带离山居,去了东都。
一年又一年,她在自己院子里为他种下的一棵桃树,也开了一春又一春。
师父自然知道他是谁,但那狡猾的老头,每当她问起此事,总是一脸高深地左右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