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冬去(二十六)
第46章冬去(二十六)肃州当下无刺史,官衙里最大的就是杜重阳这福禄县令。
若反,杀谢攸宁、杀杜重阳,整个肃州就都是谭庸的,但没有回头路;若不反,亦会被宇文鄯连累,轻则剥夺兵权,重则被杀。
他仿佛听见头顶上有兵刃的摩擦声,丝丝划在他的心上。
看着谭庸目光犹疑,谢攸宁轻轻叹了口气。
“果真如此。”他轻声道,“宇文鄯说反的不只他一人,还有第二人、第三人,想来谭都尉亦是其中之一。”
话到此处,谭庸便也不想再装了。
他站起身来,冷笑:“将军早该想到。”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率先走出来的,是谢攸宁,跟随在他身后的则是谭庸和一个小随从。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谢攸宁不曾料到晚云会使出这么一招,也愣住。
话没说完,突然,谭庸的嘴被捏住,灌下了一口热乎乎的汤药,竟是一旁的随从突然发难。
谭庸许久未出,其手下有些焦虑。
谭庸见他不说话,犹自说下去:“依我所见,将军还是弃了这念头,我可保将军性命无虞……”
这什么欢喜天的药,晚云刚才说是为他准备的。要是他真不小心喝了,那就……
“将军……”他一动不动,声音仿佛从牙齿缝里钻出来,“将军想做甚,有话好说。”
只见谭庸即刻捂着肚子蜷起身体,脸色苍白,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躺下来,似痛苦难耐:“药……解药……”
一切都发生在须臾之间。
在他苦口婆心的劝导下,谭庸也终于下定决心,打算今晚就捉了谢攸宁,当作宇文鄯那边的投名状。
谭庸道:“将军打算挟持我来命令他们?”
“不做甚。”谢攸宁道,“宇文鄯不是反了么,我打算借肃州的兵马坏坏他好事。”
那药味又臭又冲,由不得谭庸挣扎,已经吞下了几口。
方才那个仿佛下一瞬就要咽气的人,此时已然生龙活虎。
说罢,他正要令门外埋伏的人进来,脚下却突然一痛,继而摔倒在地上。
谢攸宁只想着擒贼擒王,将谭庸控制住,就能号令肃州。不想此人竟硬气至此。
肃州荒凉,在这里窝上一辈子也未必能像京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子弟那样飞黄腾达,而若是随宇文鄯反了去,无论割据一方还是投奔戎王,都是个富贵前程,总比做这小小的州司马强。想他一辈子刀尖舔血,深知要出头就要敢拼的道理,故而此番投宇文鄯,乃是破釜沉舟,义无反顾。
跟谭庸比起来,耿泰更在意的,是谢攸宁。
说着,那刀刃又稍稍抵前,贴紧了他脖颈的皮肉。
晚云颔首,将袖子一拂,谭庸腹中的剧痛顷刻消弭。
他喘着粗气,倒在地上,身体犹自不断发抖。
“你不肯听令也无妨。”谢攸宁道,“借你人头祭旗,未尝不可。”
谢攸宁一记扫堂腿将他撂倒,此时已经牢牢压在他身上,锁住手脚各处关节。
晚云却不慌不忙地在他面前蹲下,看着他:“忘了告知你,这欢喜天并无解药,不过只要我高兴,它便不会发作,都尉也可平平安安长命百岁。不过若是我不高兴了……”谭庸的面色变了变,却盯着她道:“你以为我会信这等妖言?”
谭庸的脸色涨得似猪肝一般,想大声呼救,却不敢出声。
他希望谢攸宁最好是装作重伤,在那屋子里一刀将谭庸劈了,对于自己而言,岂非两全其美?
正当外面的人各怀心思守着,忽然,门开了。
而如果能捉到谢攸宁这样的大将,无论是死是活,在宇文鄯这边都是大功一件,耿泰无论如何也不想错过。
“你不敢。”他说,“将军莫非以为,我全无防备?这屋外,光百步穿杨的好手便有十人以上。我早有吩咐,一旦有变,格杀勿论。将军若劫了我,无论我是死是活,都出不得此门!”
晚云却笑了笑,没有说话。
身为宇文鄯一系的人,耿泰和谭庸同年入营,但谭庸的运气比耿泰更好,凭着些军功,当上了都尉,耿泰则只能做他麾下的司马。
谭庸却是大胆,忽而笑了起来。
而当下这形势,让耿泰有几分期待。
谢攸宁虽一副伤病之态,双目却炯炯如电。他环视在场众人:“我乃河西道右领军将军谢攸宁,众豹骑听令,从今往后,肃州上下将士由本将统帅,敢有不服者,格杀勿论!”
晚云看着谭庸,淡淡一笑,将手中那空荡荡的药碗放到一旁。
此时,谭庸突然浑身发抖,如同抽搐。
众人面面相觑,显然还未从惊诧中回过神来。
谢攸宁察觉不妙,忙放开些。
看着他的模样,谢攸宁的心也蹦了一下。
“你说的是。”谢攸宁的脸上也带着冷笑,将一把尖刀抵在他脖颈上,“我早就想到了。”
这一次,不等晚云把话说完,谭庸已经跪在了地上,磕头如捣蒜:“在下听话,在下听话……”
耿泰看他一眼,淡淡道:“急什么,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