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冬去(一百一十二)
第132章冬去(一百一十二)“裴渊,”太子阴鹜地盯着裴渊,“今日辱我,他日必加倍奉还。”
裴渊也看着他,目光深远:“兄长莫不是还有别的打算?”
太子不说话,这时,突然,一阵隆隆的低鸣声自西边传来,像是隐隐的雷声滚动。
众人皆面色一变。
他们都是在大漠里久经战阵,一听即知,那并非雷鸣,而是马蹄声。所有将士登时紧张起来,纷纷上马,解开武器摆出阵列,以应对变数。
太子却眉开眼笑,道:“终是来了。”
裴渊面色喜怒不辨,不答话,只望着西边。
郑琼岂不知这支兵马的能耐,见得旗号,心中凉了半截。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回头,她见到他双眉微微蹙着,唇色发白,这冷风呼呼刮着的天气里,那额头上竟沁出了汗。
那是声势更大的马蹄声,如同地动,从玉门关的方向碾压而来。
晚云连忙从怀里摸出一只瓷瓶,从里面取出两颗药丸交给他。
晚云望着,心头打起了鼓。
他认得那旗帜。这支援军,为首的是裴瑾麾下的左将军郑琼。此人是去年上任,也是太子一党安插在朔方军里的楔子。裴瑾一直防着他,到底还是让他得了机会。
太子一愣,正在心中狐疑他这话的意思,突然,听到了另一阵异响。
只见黑鸦鸦的兵马疾驰而来,扬起白花花的雪尘,看阵势,足有万余。
见得那好不容易盼来的援军消失不见,太子心中重新燃起的希望登时破灭。
郑琼知道太子就在裴渊身边,但也知道自己不能把手上的本钱都折了,还把自己性命也赔进去,不等两军相接,便急忙命令鸣金收兵,如潮水一般退了回去。
她知道,他的头疾又犯了。
杨青玉则笑道:“此乃大都督英明。若非他早早派人集结兵马开赴玉门关,在下又怎能领着这三万弟兄来救?今日清晨,在下收到殿下的密函,便马上安排此事,幸不辱命!”
裴渊手下的都是人精,打仗神出鬼没,玩起世故来也是一个赛一个圆滑。
“是杨将军的援军!”有人望见了旗号,登时兴奋地大声叫嚷一起来。
虽然一直以来,她都知道裴渊有勇有谋,用兵如神,但先前因得宇文鄯反叛,裴渊应对仓促之下,只让她见识到了皮毛。这一场,则让她明白了裴渊为何能够在河西稳稳站住脚。
此番,他被太子要了去,按理说应该在进攻高昌城的路上。不料,竟是出现在了此处。
裴渊倒是面带微笑,让杨青玉起身,问了问他方才交锋的情形,嘉奖一番。
*
杨青玉领着援军冲散了郑琼的兵马,见他们逃窜,也不追击,只继续前来与裴渊会合。
太子终于面如死灰。
薛鸾的折桂早已经用完,裴渊自打上次在高昌城与她撕破脸,便没有再得过那折桂香。
晚云讶然,正要开口,却听裴渊低低道:“莫让他们发觉……云儿,你可还有那缓解头疾的药?”
“杨总管当真是个及时雨。”楼月策马走在裴渊身旁,感慨道,“方才我还以为不但太子留不住,恐怕还要拼一拼命。不想杨总管就带着弟兄们来帮忙了,幸好幸好!”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裴渊!”太子得意道,“你现在便乖乖束手就擒,我饶你不死!”
裴渊手上如今不足三千人,方才又经历了一场战事,不少人带了伤。纵然再是顽强,在这一马平川的地界,也不能抵抗这么多人的攻击。
裴渊接过,仰头服下,晚云连忙又递上水囊。
太子笑道:“兵不厌诈,你以为只有你可使计?我早早安排下这只暗棋,防的就是你这胆敢犯上作乱的逆贼!”
“末将拜见太子及大都督,护驾来迟,请太子恕罪!”杨青玉风尘仆仆,到了太子和裴渊面前就是一个跪拜。
听着这话的语气,晚云心中一惊。
当先旌旗上,是裴渊的名号,也是教西域诸戎闻风丧胆的凉州都督精锐。
太子额角跳了跳,看也不看他。
好巧不巧,竟在此时。
明明是他们将自己羁押,却口口声声说什么护驾,让太子一阵心塞,却连气也没处撒。
晚云仍然和裴渊共乘在赤骥上,听着他们说话,心里也觉得高兴。
裴渊没说话,眼睛微微眯了眯。
他望向那郑琼的兵马,长叹一口气:“他们也都是八兄一手带出来的将士,却是可惜了。”
而后,他令众人继续上路,往玉门关开进。
张目望去,那支断绝他们退路的敌兵,突然乱了起来,只隐隐闻得一阵打斗和马嘶的声音,未几,那支兵马被冲散了开去。
“兄长所言甚是,兵不厌诈。”裴渊道,“弟正巧也不放心兄长,故而也安排下了一着暗棋。”
他这一万兵马,三倍于裴渊,故而敢于仗着人多势众来赌一把。但遇到同样三倍于自己的凉州兵,情势顿时迅雷不及掩耳般倒了回去。
为今之计,只有马上逃走,撤到玉门关去。
裴渊看了看太子,道:“兄长果然有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