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这两天在家里可有听话”。
小家伙眼睛亮晶晶的,闻言一直点头。
“从明日开始,爹爹带着你和娘亲咋们日日都出去玩”。
吴松也知道,这段时间给小家伙憋坏了。
“好”。
“天冷,还是进屋去,别冻着了”。
绣花倒也没问吴松考的怎么样,看吴松的表情,就感觉差不了,再者吴松上辈子都留在京城当官,这辈子想来也差不离。
为了科举,一家子出来已经快一年了,眼下总算是结束了。
“这房子还有半个月就到期了,届时,咋们得搬家,还得找房子”。
绣花说到这里,不自觉的叹了口气,搬家倒是不怎么麻烦,尤其是他们还购置了马车,但找房子是件难事,经此一事,她有些担心。
不能在图便宜住在偏远的地方了,数了数手里的银钱,还剩下二百八十多两银子,若是地段好了,在京城租这么一个小院,一个月最少也得五十两银子起。
许是知道她心中所想,吴松直接把人抱在怀里。
“莫要想的太多,放心一切有我呢,这段日子娘在家里也收了不少好处,等日后尘埃落定,大哥带个三五成的应该是没问题”。
吴松说到最后,有些虚,万一吴母全拿了也不是没那个可能的,今非昔比,上门送礼的肯定都是挑最好的东西的。
自家的亲娘,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
京城的房价绣花算是见识了,日常花销都还好,但吴松若是在京城做官,往后人情往来,各种应酬该是不少,住的也必须体面一点,她在话本上看过,凡是有品级的官员,最少也是要住二进的宅子,没人住院子的,且前后院还都是要分开的。
她自是不想吴松在背后被人耻笑的,可若是要租上这么一个宅子,一个月少说都得五十两银子往上了。
上辈子的时候,自己走了之后,吴母倒是带着一家子都去投奔吴松了,想来银钱什么都带着呢,毕竟那个时候的好处,多的家里已经放不下了。
当时吴大家里都放满了,各种银钱珠宝首饰,县老爷送的,知府送的也有,还都是拿着大箱子装的,吴母当时就是连家里的一只鸡都不放过,卖了钱也要带走的。
“别担心,到时候我给家里写信,大哥办事,你放心”。
吴松开口安慰妻子。
夜深了,夫妻二人聊了一会便睡觉了,但县里的吴母,十分精神,正指挥着人给自己打包东西呢,从京城到县里,消息是有些迟缓,但肯定是会到的。
得知儿子如今成了贡生,她激动的差点晕过去,白日里忙着招待客人,晚上立马让人开始给自己打包东西。
“把这屋内的东西都给我装好了,如今我儿高中了,别说举人了,都是贡生了,这往后啊,我也是能跟着享福了,也不知这京城是什么样的”。
吴母坐在软塌上,一旁的丫鬟正在给她揉腿,想到往后的富贵体面生活,她笑得合不拢嘴。
“姐姐有福气,生了个好儿子,真是让我们姐妹羡慕”。
“也不枉我养他一场,这孩子还算是给我争气了,这不,就在京城要当大官了”。
吴母越说越得意。
“那库房里的那些也都给我装上,一件都别漏了”。
“是”。
底下人小心翼翼的打包,装箱,唯恐出错,今日的吴母哪里还有往常的样子,十分厉害,从前对着举人夫君还算是敬重,如今稍有不满,那就是立马开口,管家也是小心翼翼的伺候。
在他看来,这世界上没有比吴母命在好的妇人了,明明就是个乡下的妇人,可最后不但嫁给了举人老爷,过上了体面富贵的生活,如今儿子高中,往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得诰命呢。
“我听人说,老爷最近忙着和县老爷交班呢,任职文书就快下来了,咋们老爷日后就是县令了”。
吴母一走,对几个妾室来说也是好事,往日里吴母粗苯,但依旧被郭举人高看,她这一走,日后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当不了正妻,管家之后给自己捞点银子养老,那也是好的。
“母亲这是要去京城,父亲可知道”?
周氏突然进来,看着吴母开口道。
她有些不信,毕竟女子出嫁从夫,吴母在嫁也是这个道理,郭举人还尚在人世,如今更是成了县令了,县里的父母官,吴母若是带着东西去京城投奔已经成家的儿子。
那郭举人可是要被人笑死了。
“你父亲在县衙里忙得跟什么似的,还没回来呢”。
吴母对周氏一直都很冷淡,她是很看重血缘关系的,在她心里,吴家两兄弟那是第一,再就是亲闺女,然后才是孙子孙女,然后就是郭举人如今这个夫君,两个亲儿媳妇绣花腊梅,她都不怎么上心在乎,更何况这个周氏。
“你们都回去吧”。
片刻,郭举人突然回家了,见吴母的院内情景,脸色已经黑的不能在黑了。
眼下正是他高升的时候,这个蠢妇,居然想着去京城投奔自己儿子,他是亏了她吗?再者吴松日后如何,吏部都没安排,殿试结果还未出,她就这么急慌慌,真是丢死人了。
郭举人在郭家不必说,很有威信。
没一会,人都走了。
“夫人这是要去京城啊”?
郭举人说到这里,语气十分不善。
“我儿高中了,高中了,往后就要在京城当官了,我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啊,你告诉我,留在这里干什么,我跟你也算是半路夫妻,你放心我不会和你和离的,这几年也算是有情分在的,日后去了京城,也是跟着我儿子享福了,你在这边,也是能沾光的”。
吴母如今半点不怂,说话中气十足,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