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吴松近来越发忙碌,在翰林院里还要编纂古籍,绣花忙着看孩子,二人虽住在一屋檐下,但也没空说几句话。
一日,绣花刚走到书房门口,就被管家叫住了。
“夫人,这是李夫人托人送来的碧螺春”。
想到那说话阴阳怪气的李夫人,绣花不自觉地叹了口气,随后开口道:“拿去库房放着吧,在去里面挑上一匹颜色艳丽一点的布料送过去”。
“是”。
这茶,绣花可没心思喝,而且那李夫人的茶也不是那么好喝的。
前几日,吴松找了个乳母回来,帮着绣花一起看孩子,绣花这才清闲了不少,本以为明月是个乖得,不曾想这孩子是个闹腾的,之前没出生的时候还好,出生后,跟之前大不一样,若不是有乳母帮忙,她一整日都得被她耗着,什么都干不了。
去吴松的书房给恒哥找了几本新书,她立马就回去了.
“别动妹妹的手”。
绣花刚进屋就看到小家伙站在小床前,连忙制止她,若是让小丫头醒了,那这下午不会再睡了,又得闹。
“这是娘给你新找的诗文,从明天起,咋们背这个”。
“好”。
“妹妹什么时候能长大”。
“等你去读书以后,妹妹就长大了”。
两个孩子正好差了三岁。
“大姐姐也去读书了”。
吴母是很不情愿的,在她看来,女子读书那就是没用,白费银钱,但吴大也不会听她的,女儿愿意去读书,吴松也说了有好处,他还是把明华送去读书了,吴母在生气,那也没用。
不求她能吟诗作赋,就是认识两个字也是好的,吴大是一家之主,他都定了,腊梅反对也没用,明华最后还是去了。
“是啊,你大姐姐去读书了,日后妹妹长大了也要去读书的”。
明华不管是对亲弟弟,还是对恒哥都是很好的,所以,小家伙也很喜欢这个大姐姐。
绣花家里还好,但吴大家里,气氛就有些微妙了。
“娘要买个大宅子,你我不知,天月倒是知道了”。
腊梅说道这里,心里有些不得劲。
吴大闻言也没说什么,毕竟吴母自己有银钱,还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只要她愿意。
不过这件事,他到是早知道:“说什么,娘想买就买,再说了,她在京城也住不了多少时间,迟早要回去“。
“那倒是不一定,我看她啊,想一直住在这里”。
在京城吃喝玩乐,里里外外的逛了一圈之后,吴母就开始跟天月看房子了。
“娘,前面那个街区咋们不用去看,那里住的都不是一般人”。
“你弟弟将来迟早比他们有出息,那不是迟早的事情,在说了,娘有银钱,有什么可担心的”。
吴母说完后大步向前,天月和后面的婆子连忙跟上。
这边十分安静,几乎都是深宅大院,住着的人也都不是一般人,十分气派,吴母逛了一圈,十分满意。
“你看看,这街道多好啊,看看那家门口有告示”。
“夫人,那家有”。
角落里,一个不明显的宅子门口,确实贴了一个告示。
吴母看了看,随后拉着天月过去了。
这宅子位置不是很好,在角落里,不明显,也没有旁边几个宅子气派,吴母思量在三,还是让人敲门
她也不识字,只能跟人谈。
“夫人是有什么事情吗”?
良久之后,一老管家颤颤巍巍的出来开门。
“这宅子你们是要售卖吗”?
“是”。
这家宅子的主人是个生意人,曾是富甲一方的,如今生意做得没从前好了,便想着离开京城,去南方闯荡。
这个宅子,他边想着买了,可因为地段的原因,一直很难出,有人嫌弃不够气派,有人嫌弃太过昂贵。
在加上这个地段,少有人来,很久都没有出售。
“这个宅子不错,地方好,是不够气派,但是咋们可以整修”。
吴母看着一旁的女儿说道。
“娘这起码都得几万两呢”。
“放心,娘有银钱”。
吴母说完后,带着人进去看了。
郭举人在县里,自是知道吴母的一举一动,在得知吴母跟着吴大去住之后,他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