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受伤
【372】受伤
所有人在为李一程发愁的时候,李一程告诉村长,蘑菇不需要运到县城来,有人专门上门去拉货。
这些去拉货商家就是在丰收节的时候,李一程处心积虑主动联系过的商家。
他们都不是吉泽县的商家,但都是卖土特产的大商户。
当时李一程主动找上门去,告诉他们过一个多月吉泽会出产大量蘑菇,问他们愿不愿意来进货。
蘑菇在这个时代可是新鲜玩意儿,都是山上野生的,即便有,也数量不多。
在这个季节,除了萝卜和白菜就没有别的菜了,这蘑菇肯定好卖。
更何况李一程给他们的价钱十分优惠,他们运到自己的县城或者集市上,肯定能赚一笔。
李一程找的商家并不是一个地方的,他们之间并没有竞争压力。
这些商家里,有人早听说过李一程的能力,如今见他主动带着生意上门,立即就答应了,有少部分人心怀疑虑,要回去商量。
当时,李一程并没有强制他们马上答应,今他让人拿着收获出来的蘑菇去找他们,并且说出价格的时候,他们全都答应了。
这些商家都是老生意人了,知道这买卖能做。
李一程给这些商家指定了去拉货的村子,他们只要把钱给衙门,直接去村子拉货就可以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各个村子出产的蘑菇数量了,如果跟这个数量有出入,商家第二次来进货的时候,再多退少补。
村民的蘑菇卖出去了,李一程只从中赚取了一文钱一斤的差价。
听上去一文钱不多,但蘑菇的产量多,也有几十两银子。
这个差价李一程并没有隐瞒,而是提前跟村民们说好了。
村民们没人有意见,他们可不傻,这么多蘑菇,靠自己去找买家根本不可能。
李师爷交给他们种蘑菇的法子,还给他们提供菌种,就冲这一点儿,他赚这个钱也是应该的。
蘑菇的销路有了,村民们都有了钱,那些没有种蘑菇的,或者蘑菇种植失败的人都懊悔不已,有要求种的,有要再尝试种的。
这些村民李一程并没有嫌弃,而是让村长负责教会他们,依然给他们提供菌种,当然,他们的蘑菇种出来后,如果要卖给衙门的话,衙门也会抽取一文钱的提成。
吉泽县种植出大量蘑菇,很快出了名。
有商家或者摊贩慕名来吉泽下面的村子,想要买蘑菇。
李一程早就跟村民说了,如果有商家或者摊贩来买货,这些进货的人必须去衙门登记,带着衙门的文书才能来买,要是有村民私自卖给商家,等明年,衙门不会再给他提供菌种。
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不想让私自来买货的商家扰乱吉泽县内蘑菇的价格。
村民们知道其中的厉害,自然是不敢卖给私自来进货的商家。再一个,他们会算账,他们这次高价卖了蘑菇,要是被别人知道了,就没有再种蘑菇的机会了,谁会做这么亏本的买卖?
那些商家被村民们拒绝了,只能老老实实去衙门登记。
吉泽县的蘑菇种植和销售进入了正轨,所有百姓都有了赚钱的法子,百姓们对衙门,对曾明川和李一程的信任和爱戴又上了一层楼。
这天,负责食品加工厂的江来来汇报,说是工厂里有三个人发烧,虽然他给人放了假,还是担心工厂里有疫病流行。
天气冷了,又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了,虽然食品加工厂的工人都发放了口罩,但一旦发现病人,还是要他们回去休息。
李一程对江来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你做的很对,明天我去医馆看看。”
江来嗫嚅着,“这点儿小事儿哪敢劳烦二老爷?我去请白老板……”
李一程瞪他,“既然是小事,我去有什么劳不劳烦的?”
“不是……”江来连忙解释,“您这么忙,我是怕耽误您的事情……”
“我忙什么呀!”
提起这个,李一程又郁闷了。
衙门的事情有王华勇和黄奇胜,医馆的事情有白苏和三个学生,外面村子种植蘑菇的事情已经走上了正轨,食品厂的事情有江来,他还有什么事情忙?
除了隔三差五去给几个学生上课,他只有带孩子了。
小远儿是个不缠人的孩子,谁带都可以,杜芸儿喜欢他,金岩更喜欢他,带小远儿的时间居然超过了杜芸儿,他这个爹爹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在李一程的无聊中,听江来说食品加工厂有事情,他怎么能不去呢?
江来见他态度坚决,只能道:“要是老爷同意,当然是您去比较好。”
曾明川会不同意吗?在李一程的软磨硬泡下,他不同意也变得同意了。
到了食品加工厂,李一程询问和检查过每一个工人,发现了几个感冒初期的工人,还有两个发烧的。
几个工人被挑出来后,立即跪在地上哀求。
“李师爷,我们还可以工作,不用回去休息。”
李一程知道他们担心什么,“你们放心回去,你们的工作会保留,工钱只扣一半,等你们病好再回来。”
几个工人知道李一程说话算数,全都放了心。
李一程给几个人开了方子,让他们直接去医馆拿药。
几个人更是感恩戴德的一顿感谢,这才离开了工厂。
李一程开了个方子,让江来去抓药回来,每天熬了药给工人喝,当做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