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序章 - 桃花庵下桃花妻 - 玄机小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章序章

房前的桃花开了,放眼看去,粉嫩粉嫩的一片。婆婆喜欢吃些桃花做的糕点,我便和绍儿趁着这样放晴的天,撷些大好的桃瓣,然后晒干了备用。

绍儿年纪还小,平日里都在私塾上学。婆婆幼时艰辛,嫁给公公后日子才稍微好些,之后置了一些房产,在平安县落了户。公公祖上有几亩田地,还是个秀才,颇有几分文采,便将这种满桃花的小院题名为桃花庵。

只可惜,公公逝世之时,也不过三十出头,留下了娇妻稚子。婆婆的一双眼,便是在那个时候哭瞎的。

婆婆独自一人拉扯着三个孩子,一个十岁,小点的绍儿才足月。还有,一个五岁的我。

听婆婆告诉我,我幼时家乡闹了洪灾,全村子的人都没了,留下我,一路乞讨来的邻县——平安县。公公心善,将我带回家中,后来,左右琢磨着,便将我许给了他们的长子云炜。

尽管公公去世后,留下一大笔财产,可终会坐吃山空。

婆婆开始教我刺绣,稍有松怠,便历言斥骂,严加惩罚。我当时只是极怀念公公在世时的无忧无虑,如今想来,却对婆婆无比怜悯。

好在当时,我的小丈夫云炜很是疼我,每每我受罚,他总是会陪着。婆婆看着他倔强的模样,总是会难过地哭出来,明明看着云炜的眼,却好像在看别人。我想,她那时一定很想很想公公。

日子熬啊熬,就熬过了最艰辛的那段时间。绍儿五岁,已经很懂事了;我十岁,已经帮着婆婆做些刺绣的活儿,有些精致的还能卖个好价钱;云炜那时十五,力气可大,家中也仿佛有个男人在了,一些事儿,也觉得有人能当担,婆婆的笑也是从那时才慢慢回到脸上的。

我十三岁那年,云炜十八,婆婆筹备了一些银子,打算给我俩筹备一场简单的婚礼。

得知这件事后,云炜看我的脸总是红红的,桃花树下,人面相映红。他摘了一朵桃花放在我的手心,我墓地回首,一朵飘下的桃瓣正好砸在我的眼上,我再度睁开,只见桃花灼灼,少年那阳光俊朗的脸,还有满怀关心的眸里倒映的人。风起,满袖满衣的桃花香。

仿佛,什么变得不一样了,在少年的吻落在额前碎发的时候。

我傻傻地看着他,听着他说,呆瓜,你终于也脸红了。

才知,相思。

我开始更频繁地发呆,开始躲这个小子。

婆婆总是淡笑地看着我们,可我分明瞧见她笑的几分打趣和暧昧。

好在绍儿缠着我,我便以照顾绍儿为由,愣是不去理会云炜。

那是三月,桃花压断枝头。我忽的觉得腹中一阵阵隐隐的疼痛,过了一会儿,一股暖暖的液体流下,我登时傻了眼,再见到红彤彤的血时,吓的哇哇直哭。云炜那时在书案前念《关雎》,见我大哭,连忙跑到我身边。

我想,他也是吓呆了,脸都白了。不知怎的,见他傻了,我却笑了。

云炜抱着我去了婆婆房中,婆婆一听我俩的话,哭笑不得。

当我得知,此乃月事,月葵,羞的只想钻被窝里,再不要见人。婆婆还语重心长地说,是时候啦,是时候了……

云炜大我五岁,在我傻傻地问,什么是时候的时候,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我,打量着我。

发生这样的事情后,我更加避开云炜,可他的一颦一笑却更加清晰。

我躲在自己的房中刺绣,总能听到云炜朗朗的读书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有时,是在院子中,桃花树下;有时,是在对面小屋,一灯如豆。

很久以后,我问云炜,为何当时你念来念去只有一首《关雎》,绍儿却抢先回答,因为哥哥就会那么一首。

四月初五,晴,宜嫁娶。

在我俩拜完高堂,就要夫妻对拜的时候,一道明晃晃的圣旨来了,生生阻断了我们的婚礼。

朝廷大点兵,所有年纪在十五至三十五的男子都在应征之列。婆婆闻讯,昏死了过去。婚礼一团糟。

四月初六那天,我送云炜离开平安县。他紧紧抱着我,他说,我一定平安回来,回来就娶你。

我等这个延误的婚礼,足足等了三年。

三年,我的绣艺愈发精湛,只是朝野混乱,俨然一派乱世作风,再好的绣品卖出的价格也不高。婆婆上了年纪,不宜操劳,绍儿年少,又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所有的家事,我便一力承担。

日子过的很累,可也是充满期盼的。我等每年冬末,云炜托人带回的家书,我等来年桃花开,他平安归来。

这样的信念是很强大的,就算一年以前,一个退伍的小兵回乡,说云炜立下了不少战功,将军有意重用,便是将军膝下独女也对他青睐有加,我也是一笑置之。

第三年,这一年,等冬去春回,我还是没等到久违的家书。

婆婆和我一样,很焦急地等,可等来的,又是一道明晃晃的圣旨。

先是封了云炜骠骑将军,再是赐下云炜和当朝公主的婚。

我没开口,一个少将打扮的人便将一封书信递给我,他说:“公主救过他的命,两人同生共死独守白璧关月余,早已立下山盟海誓,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你莫怪他,公主毕竟是他过命的女人。”

我以为,凭十年相处,他总不该抛下我不顾。就算是个妾,我便也认了。

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一封退婚书。的的确确,是他的字迹。

我忽然觉得,我不过是个卑微的女人,守他十年,等他三年。结果换不来,他和别人的月余相濡以沫。

这少将和我说:“情之一物,无关乎时长。”

这些,我听不懂。

后来,朝廷来的人接走了婆婆还有绍儿,即将迎娶公主的云炜千里迢迢地送了一大笔金银给我。

我穿着三年前,绣好的嫁衣,抱着一堆金子银子笑了一夜,哭了一夜。

第二天,本该远在去京城路上的绍儿却捏着我的鼻子笑:“嫂子,我还是第一次见你赖床。”

我傻傻地看着绍儿,带着鼻音,道:“绍儿,你别叫我嫂子了……”

绍儿对我吐吐舌头,道:“嫂子,你快点起来,娘都做好早饭了!”

桃花朵朵落下,窗外日头正好。我唤道:“绍儿,你今儿不去私塾,便和我摘些桃花……”

我和绍儿正摆弄那些桃花花瓣,婆婆忽然对我说:“我住不惯大房子,这里挺好,庭院三两桃花树,篱下几株寒菊,都是你公公亲手种的。再说,我吃惯了你做的桃花糕,京城里的锦衣玉食,还不定合我心意。有些迫不得已的事,你别怪炜儿,也别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