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赚钱新点子,扎耳洞逃跑
“旧疾?啥意思?顾三你说话别跟我三哥一样,让人听不懂。”杨七说。
顾钰说,“旧疾就是老毛病的意思,师父以前受过重伤,治好之后还是留下一点后遗症,每过几个月,伤口处就会酸疼难忍。”
“那师父得多难受呀。”糖宝揪心的又说,“要是能帮到师父就好了。”
“这事就连大夫都没办法,我们就更没办法了。”顾钰说。
糖宝想想就直叹气。
“顾三,你跟我们一块去学堂念书么?”
顾钰摇头,“我不去,我在家念。”
其实主要是,学堂学的和他学的不一样,学堂是启蒙,而他都在写文章了。
“那好吧。”杨七说。
三人在院子的中心分开,顾钰听说杨家三兄弟来了,就去书房一趟。
而杨七和糖宝回家。
回到家只看见奶奶和娘,还有大伯娘三婶坐在院里说话。
“奶奶娘大伯娘三婶。”她跑进去招呼完,又问,“爹和二哥他们呢?”
“你爹去给你们交束修去了,你大哥二哥他们都去顾家拜访去了。”陈氏见她脸上有灰,就掏出帕子给她擦擦。
杨七则嚷嚷,“奶奶我想喝梅子汁。”
“屋里案桌上有,你自己去倒。”李氏话一落音,杨七蹭蹭往屋里跑。
糖宝等陈氏把帕子拿开,就凑到边说话边绣荷包的安氏跟前,荷包上绣的是桂花,绣的跟真的一样。
“喜欢?”安氏问。
“伯娘绣的真好看。”
“你做伯娘闺女,伯娘就教你怎么绣花,好不好?”安氏又问。
糖宝摇摇头,“不好。”
她这会看到安氏的荷包,脑中突然想起来顾家客厅里挂的画,那个也是绣的。
“伯娘,你绣一个荷包可以卖多少铜板呀?”
一听她问跟银钱有关的,梅氏耳朵就竖起来,来了来了,这丫头八成又有点子了。
屋后那两水缸也不知道在弄啥,几个孩子天天眼不错的盯着,害的她想看一眼都不行。
安氏说,“一个荷包三十个铜板。”她绣的好,人家给的价也高。
“那绣荷包和绣画有啥差别?是不是都一样?卖的银钱差别大不大?”她眼神灼灼的问。
安氏听她这话,暂时停下手中针线,“除了人家的双面绣,绣荷包和绣画没什么差别。卖的银钱那差别肯定大,人家一幅画绣工好的,能卖几两几十两,你小丫头问这个干什么?”
“绣法都一样,卖的又贵,那伯娘为啥不绣画呀?”糖宝撑着下巴问。
安氏好笑的说,“你当画那么好绣的?伯娘哪来那些好看的画?”
她也想绣画,绣那种大幅大幅的,一副就能顶家里一两年的进项,可惜她不会画新鲜的画样。
别说画样了,就是她现在绣的这些花,也早就没新意了。
安氏见她眼神闪闪的,心中一动,问,“小糖宝,你在想啥呢?”
“我在想伯娘要是不会画画的话,那伯娘就绣菩萨嘛,伯娘不是喜欢菩萨么?绣佛像也可以呀,再不然你绣字,大哥他们不都会写大字么?你绣大字,弄成顾钰师兄家那样的屏风,不也可以么?”
糖宝兴致勃勃的给她出点子说,“还可以绣人呀。大伯娘要是想绣花又不会的话,可以花钱请人画呀。”
“哎呦我的小乖乖!”安氏将荷包放到一边,就拉着她抱在怀里,和陈氏说,“你这闺女,我是真想抢。小脑瓜子可真能想,绣字什么的怕是不行,那些个读书人,可不耐烦我们这些妇道人家拿他们的东西赚银子。可这绣菩萨,还真成!”
李氏笑说,“这丫头八成连睡觉都在琢磨银子的事呢。真真儿是个小财迷。”
糖宝嘻嘻一笑。
其实她也不想这么财迷的,可是整日被催着赚钱,她现在看到啥都会想到能不能赚钱。
“财迷好,财迷好。”安氏兴奋的说,“明日回县城,我就去庙里求菩萨画,求那送子观音图回来。”到时候再用线在白绢上打模子就成。
他们这次回来,也只能在家待一两日,县学后日就开课了。
李氏也没拦着她,还给她建议,“你既要绣,就买那上等绸子打底,丝线也买上等的。你要知道,一般人家不会买菩萨像回去,能有银钱买的,都不是一般人家,这种人家,你若是线和布用的差,人家会嫌上不得台面。金线咱们是弄不到的,等绣完了,可以买那个金粉弄在上头。”
“哎,我听娘的。”她这婆婆是见过些世面的,听她的准没错,安氏想着。
又捏捏糖宝脸蛋,“待伯娘赚了银钱,就给你买耳坠子带。”
这丫头镯子银锁头花都有了,就差耳坠,她才这么说。
说起这,她捏捏糖宝耳朵,“哟,你咋没有耳洞?得穿一个,没耳洞成亲的时候不是少件首饰?”
“怕是致远他媳妇心疼孩子,出世那会没给穿。”李氏说着就道,“老二家的你去拿油灯,再拿颗绿豆来,给穿一个。”
她们小时候都是洗三的时候给穿的,当然也有人是长到几岁才穿的,就是受罪点。
糖宝一听整个人就不好了。
连声问,“奶奶,奶奶,用针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