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师父的套路
众人,“!!”
这话本没什么,可从一个小丫头口里说出来,就让人惊叹了。
才七岁的丫头,已经把赚钱大计想的这么周全不说,竟还能想起为哥哥们的以后做安排,这等心计、这等眼界,让人无法不叹服。
杨家宝和杨银山听说带他们去江南见世面,当场就愣住了。
那可是江南,戏文里才听说过的地方,他们居然可以去见识见识!
“糖宝,你说真的呀?”杨家宝反应过来后,就上前问。
糖宝见他那么高兴就奇怪了,你不为自己去江南的原因而惭愧?为何还这般高兴?
“对呀。”
“太好了!”杨家宝一蹦。
杨银山也很高兴,他还以为只有他出息以后才能出去见世面呢,没想到现在就可以去。他眼神看向糖宝,心说,有妹妹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杨书宝、杨金路、杨银海三人羡慕的看向两个小弟,他们还没去过远方呢。
杨七见他们三目光那么炽烈,说,“也用不着那么羡慕,你们若是能舍得那半年学,可以秋天的时候跟我们一块去京城啊。”
“你们秋天还去京城?”杨书宝诧异的问。
“对呀,秋天的时候师父会带我们进京给皇上贺寿。”杨七又指着糖宝,“咱家心最大的丫头,还打算去京城开铺子、挖鱼塘,你们若是能跟着去,不仅能帮她忙,还能去涨涨见识。先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去趟京城说不准比你们在学堂学的多。”
这话说的不仅杨书宝动心了,便是另外两个也心动。
其实去京城也不见得会耽误学习,在路上和闲暇时都可以学。
杨善仁欣慰的看着最小的两个孩子,“真了不得,都要去给皇上贺寿了啊。”
糖宝,“爷爷,不是我们了不得,是我们师父了不得,我们是蹭师父的邀请。”
杨善仁笑着不语,在他看来,还是家里两个小孩有过人之处,不然白公子为何不收别人做徒弟,反倒收他们做徒弟呢?
能当白公子的徒弟,就是比一般人了不得。
李氏道,“去京城的事不急,书宝他们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考虑。且说去江南的事,顾家大少爷何时启程去江南?
若是时间来得及,便让你爹跟着一块去,这样路上有熟人也有个照应。家里这些事,你三叔和你爷爷就能行。”
糖宝,“我问过师兄,他大哥年初八走,顾家大小姐快生小孩了,他走的急。”
“年初八啊,还有六七日,倒也来得及。”李氏向来决断,“那老二不如准备准备,就年初八跟着一起去,若是买好地了,就来一封信。”
杨家宝立刻扯着李氏的胳膊,“奶奶,那我们呢?”
“跟着一起去,到那多跟你二叔学学,没事帮你二叔跑个腿。”李氏道。
让孙子出去锻炼锻炼也好,省的啥也不知道,就知道吃。
杨家宝咧嘴就笑。
李氏想想又做出个决定,“老大过完年去把墨轩斋的工辞了,回家帮忙,一个月赚那么点银钱,还不够我们发月钱给底下护卫的。等老二来信,你再带人送鱼过去,正好节省时间。”
“那就让当家的回来。”安氏道。
杨德文很想说,家里的老娘们怎么一个比一个厉害?嘴巴一张就断送了他的「前程」?
“那就这么定了,这几日准备准备。”李氏说。
随后李氏就雷厉风行带着儿媳妇去做晚饭,杨家宝和杨银山则陶醉在即将远行一事中。
晚饭过后,李氏带着三个儿媳妇做针线活,这针线活是做给顾家大小姐的。
知道人家闺女要生孩子,却一点不表示,还劳烦人家儿子照看,这就不知礼了。
李氏打算做些鞋帽、包被等东西,回头再买些银锁银镯子就成了。
而杨德武把杨金路叫到屋里,给他两个庄子和一处宅子的地址。
“这两处庄子和宅子都是咱家的,准确的来说是糖宝的。爹去江南,一去至少得半年,夏收的时候没空去收租子,你去收下。
宅子租出去半年,四月到期,人家要是不租了,你就把宅子收回来,若是租,不涨价但必须半年起租。”
杨德武又说,“读书也不能死读书,一点庶务不通。”
“爹,您想让我帮你干活就直说,何必说啥庶务不庶务的?”杨金路又说,“你们哪来的钱买庄子?糖宝又哪来的钱?昨日买名帖一出手就是两千多两。”
“白公子给她的。”
杨金路适时的插老爹心刀子,“白公子对糖宝是真好,比亲爹还好,比你这个爹更好。”
“你个熊孩子!”
杨德武起身找棍棒,杨金路见此噌的下就往外跑,暴力爹他惹不起。
吃完饭就乖乖回房抄礼记的糖宝,将二哥和爹的话都听在耳中,便放下笔墨,走到门跟前,伸头说,“爹,别听二哥的,你跟我师父一样好。”
“真的?”
“那必须的呀。”
杨德武满意的笑了。
糖宝见老爹笑了,又收回脑袋继续抄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