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返京
四日后,洋洋洒洒在京都下了许久的大雪终于停歇。
天依旧阴沉着,最寒冷的不是落雪,而是冰雪消融,京都街道上的风瑟缩着向前,吹起的是陌生的寒意。
宫中的太监丫鬟们等在将军府门口,吹得面上僵硬,身子早就冷得没有知觉了,却依旧不敢随意动弹。
北梁皇帝下令,今日务必将丧夫的将军夫人接到宫中,若是今日接不到将军夫人,他们一个个都是要掉脑袋的。
一阵风吹过,小太监抬眼去看“将军府”三个大字,心中一片苦涩。
平宁将军战功赫赫,为北梁立下汗马功劳,到头来一朝战死沙场,终究是功名掩黄土,成了功高盖主的罪臣。
声名远扬尚且如此,他们这些为了北梁殚精竭虑的无名之辈,又会落得怎样的结局呢?
府门前残雪未消,被宫中官兵清理干净的白梅复又换上了新的,白梅花瓣在风中颤颤巍巍地飘动,给早已不再太平的京都投下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将军府门口不断有百姓经过,知晓他们是来做何事的,都没给什么好脸色。
“从前平宁将军是如何待北梁的,你们都忘了吗?!”
一声凄厉的惨叫从街边响起,街角摆摊的大娘终于忍不住,对着他们发出了撕心裂肺的质问。
“萧关一战,是平宁将军以少胜多,保住了北梁西北方的太平,远琉一战,是平宁将军战退南隋,为北梁立下国威,邙州一战,是平宁将军九死一生夺下,又因为你们这群废物赶赴塞北……如今平宁将军居延战死,你们就想抹杀他的功绩,强占他的夫人,不怕他在天有灵化作恶鬼来索你们的魂吗?!”
“我……”小太监缩了缩脖子,不敢动弹。
一旁的禁军统领拔出利剑,面无表情向着大娘走去。
有个大汉挡在了大娘面前,手中俨然拿着的是把刚从杀猪摊抄来的刀:“她说得没错,如今平宁将军尸骨未寒,你们这群没良心的狗杂种!这狗屁北梁皇帝,爷爷不伺候了,大不了就是一死!”
“我儿子被你们抢去做苦役,活活累死了,他才弱冠之年啊……”
“今年的赋税这么多,家里米都快没了,我们这个日子还要不要过下去了!”
“京都之外,成山的饿殍,你们有想过那是北梁的子民吗?”
“我们在这里凄风苦雨,北梁皇帝酒池肉林,他算是哪门子的狗屁明君!”
接二连三的抱怨声从四周响起,交织在一起。
小太监心中冰凉一片,不是因为百姓们都在说假话,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句句都是真实的,才让人不寒而栗。
是啊,北梁的皇帝何曾管过他们的生死,从来都是挥之即来,呼之即去。
他眼睁睁瞧着禁军统领一步步走向最开始说话的那个大娘,避开了大汉嘶吼着挥过来的杀猪刀,干脆利落刺进了大娘的胸膛之之中。
鲜血迸溅。
他再刀锋一转,挡下了大汉手中的杀猪刀,一刀正好划过咽喉。
刺目的艳红泼在在干净的残雪上,重伤了百姓岌岌可危的忠心。
“我跟你拼了!”
“皇帝的走狗!你们他娘的什么时候管过我们的命!”
“北梁有你们这是烂透了!”
接二连三有百姓扑上去,不要命似的往禁军身上撞。
手无缚鸡之力,饥一顿饱一顿的百姓,哪里会使宫中好酒好肉养着的禁军的对手呢?
小太监偏开视线,看着阴沉的天空。
此时没有落雪,小太监却觉得,这场雪根本就没有停歇。
“我跟你们走。”将军府门口响起了一声清脆的女声,声音不响,却似一道惊雷一般。
苏菱素手站在府门口,一身白衣,如同随时会消融在冬雪之中,一张名冠临安城的芙蓉面被冬日的寒风吹得雪白,唇上更是没有丝毫的血色。
往日热闹的京都街上顿时鸦雀无声,百姓心中只是悲凉一片。
春柳扶着苏菱,明显感觉到了她的有气无力。
这几日苏菱的烧没退,连着吹冷风,比前几日还严重了些。
云昌站在一旁,指甲深深摁在了手心,掐红了也恍若未觉。
“我和你们走……”苏菱喃喃低语,一字一句融进风中。
禁军统领把刀往刀鞘一收,上前行礼:“娘娘出来就好,请速速随末将回宫吧。”
“谁是娘娘?”
云昌气得眼角都红了,扯着嗓子问,冲上前就要揍那个禁军,却被苏菱一伸手挡了回来。
“我有一个请求……”苏菱开口,喉中尽是酸涩,“能不能用将军府的马车,最后一次,让我最后再坐一次将军府中的马车。”
禁军无可无不可,耸了耸肩:“随娘娘的便,只是要让手下的人检查一下车马,别想着耍花招。”
苏菱点头,拍了拍云昌的背,让他去把将军府的马车驾来。
将军府的马车被宫中的禁军包围着,缓慢地由将军府驶向皇宫。
京都的百姓在地上跪倒了一片,街上明明都是人,却寂静一片。
苏菱坐在将军府的马车中,靠在软垫上,身上仍然发着低烧。
春柳想要握住她的手,却先触到了她袖中藏着的冰冷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