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去年天气旧亭台2 - 悠悠宫事长 - 眷顾山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悠悠宫事长 >

第141章去年天气旧亭台2

秋白摇头“我如今为贵妃,为人母,已然不可能再如昔年。昔日只想两厢情好,又有官家护着,从不畏惧,从未惶恐。只是如今我有儿女,有责任,从前是他一直护着我,如今,我亦想护着他。”

蔺棋望秋白,垂首说“如今小娘娘力谏吕氏为后,前朝的臣属却更看重大娘娘亲选的邓氏,官家左右为难,因这两位姑娘皆非官家真正所喜之人。”

秋白转首回答“官家所喜之人已然不在人世了,择选圣人,为了是平衡前朝,安定禁庭,官家未必不懂。”蔺棋笑“邵娘子可想过为圣人么?”

秋白笑着摇头“我想求的从不是位分尊贵。”已至观月阁,蔺棋施礼后说“奴希望来日的国母可以是一位如邵娘子一般宽容端厚的人。”秋白点头“禁庭与前朝皆是这般盼望。”说罢回阁沐浴后便歇息了。

两月后,小娘娘在水榭宴请众娘子与众姑娘,她们入禁庭有些日子,小娘娘皆问过尚宫各人德行举止,后又询秋白“邵娘子以为谁可堪为圣人?”秋白起身施礼答说“回禀小娘娘,妾见识浅陋,不敢妄议来日的圣人。”

小娘娘颇觉扫兴,复问其余娘子“你们以为如何?”几位娘子均起身,齐齐施礼“妾等不敢妄议来日圣人。”小娘娘望秋白哂说“邵娘子真堪为禁庭表率,众阁娘子皆以你为圭臬。”其后她只与吕姑娘说话,并不再理会秋白。

随后小娘娘请娘子与姑娘们在水榭旁随意走走,秋白偶闻争执声音,行过去时,是邓氏在指责柏、齐两位姑娘。其中柏氏还捂着脸颊。秋白走过去时,柏氏便跪下来哭着说“求邵娘子给奴做主。奴方才不慎撞到了邓姑娘,邓姑娘掌掴我后,还让我下拜请罪,同为入庭参选的贵女,奴岂能如此伏低做小!”

秋白命内人将她搀起,又转对邓氏说“邓姑娘,上次吾同你说过的,你并未听进去。”邓氏亦无愧疚“邵娘子教导,我不敢忘。”秋白点头“甚善。今日邓姑娘德行有失,吾罚邓姑娘抄录女则十遍,五日后上呈观月阁。”

说罢秋白就要离去,邓氏却拦住她“你敢罚我?”香缘见状便要上前替她分说,秋白拦住她,笑说“小娘娘命吾管束众姑娘,吾为何不能罚你?”邓氏气愤道“你是什么身份?商家的庶女,低贱的过了头,仗着自己生了几个哥儿姐儿便了不得了,你的孩子与你一样,都是庶出,将来继承不了大统!如今是你尚无错失,来日你有错失,会被台谏揪着不放禀给官家,待他们再提起你的身份,官家大会听从台谏的意思废黜你。”

秋白闻言亦无愠怒,反而点头应下“天家嫔御,应当谨慎言行。”说罢向前走去,邓氏不依不饶,扯她的长袖还欲分辩,秋白忽感晕眩,香缘扶已不及。此刻有人传话说“官家到了。”香缘忙说“官家,我们娘子昏过去了!”

今上见状,疾行过来搂住她,叫了几声她亦不应,今上便将她打横抱起,乘舆回观月阁。至观月阁时太医已在等候,待内人搁下纱帘后,太医方叩首恭贺“臣恭喜官家,邵娘子已有两月身孕。”香缘等人皆大惊,毕竟今上冷淡已很久,这身孕又从何而来?两月前的记忆模糊的涌现,今上望向蔺棋,蔺棋下拜贺喜“奴等恭贺官家。”

今上握紧了秋白的手,后才问香缘“今日是怎么回事?是邓氏冲撞了秋白?”香缘答“邓氏言语不敬,娘子本不想同她计较,后邓氏却不依不饶,掌掴柏姑娘在先,言语不敬娘子在后,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

今上复望蔺棋,蔺棋亦说“奴去教导过几次,邓姑娘着实是自矜的很。”今上回说“那便遣她出宫罢,如此没有德行之人,枉台谏一力举荐,台谏亦是愈发糊涂了。”

秋白于半个时辰后转醒,那时今上于她身旁,见她醒了笑说“可终于醒了。”秋白撑着坐起身,今上扶她“你留神些,已有两月身孕,自己却不知晓。”秋白想起那日,不免局促,侧开目光说“邓姑娘…”

今上说“她已然出宫了,虽想哭闹,但朕已命内侍将她押出宫去。”秋白惊讶“出宫?”今上笑睨她“是啊,如今内人都在传,邓姑娘将邵娘子气昏了过去,若不处置她,只怕小娘娘亦会过问。”

秋白才想解释,何副都知来说“官家,几位御史求见。”今上闻言起身,对秋白说“你好好歇息。”秋白欲言又止。今上至福宁殿时,台谏及御史皆在,齐齐向他作揖。今上笑说“人倒齐全,想禀什么?”

一位御史先说“官家立后之事,已停滞两月,不知官家可有决断?”今上反问“卿等有何高见?”

台谏中向来直言不讳的李晖上前说“臣以为,几位姑娘均德行有失,国朝的皇后岂能有污点?”其余人皆赞同此言,今上笑问“卿的意思是,要再选贵女入禁中?”

此刻御史王光上前“官家以为小娘娘养女吕氏如何?”一位立马站出反驳“吕氏待字闺中时,曾与表兄牵扯不清,还曾于人前与表兄破了男女大防,于街市之上搂搂抱抱,言行不堪,此人怎堪为国母!”

此刻,台谏之首林钰上前,作揖道“臣有一合适人选欲举荐给官家。”他为人沉稳,素来少言,今上不禁好奇,问“林卿有何高见?”此刻有人感慨说“正是啊!林相公家中嫡长女端庄守礼,年岁亦合适,正为国母佳选啊!”

林钰拱手“官家,臣所荐并非臣亲女,臣亲女已然有婚配,臣所荐之人出身虽不贵重,但德行出众,为官家连诞两子,广得禁中娘子内人之心。”此言一出,众人皆知是谁,方才的王光上前“不可!邵娘子为商人庶出,身份低贱,国朝怎可有如此国母!”

林钰说“官家改重农抑商之法,主张农商兼顾。如今邵娘子生母亦为邵氏正妻,邵娘子亦为嫡出,可最重的是,邵娘子两次有娠,为官家诞下两子一女,于社稷有功,侍奉官家勤勉,从未有出格之举,她为人谦恭守礼,从未如其他娘子借得宠而求格外之恩,国母以德行为先,出身为次,邵娘子谨慎,管束禁庭从无过失,其德足矣配位。”

今上沉默,此话一出后,其余台谏虽还想纠缠,但确实不曾抓住秋白的错失,一时无话。待片刻后王光说“臣以林相公所说然。邵娘子出身不良,然人品贵重,多次处置几位姑娘争端皆可观其德行之嘉,臣附议。”片刻后,殿中渐有“臣附议”传来。

今上环视四周后说“还有一喜讯未告知诸位。方才太医替邵娘子诊脉,禀给朕,邵娘子已有孕两月。”林钰闻言,首先作揖“邵娘子产龙凤胎时旱灾得除,此后接连有孕,实为官家福星。”今上笑着颔首“那便请二府拟旨,择吉日册邵娘子为圣人罢。”

众臣合手作揖,道“官家英名。”今上临观月阁时,秋白正同女儿一处,见今上到了,还是温恭先伸出手“爹爹!”秋白笑着,看今上抱起女儿,两人说了一会儿话,今上便命人将三帝姬先带出去,笑对她说“你倒疼女儿,听观月阁的内人说,你平日总与温恭在一块。”

秋白望他说“是呀,平括和平豫今后要随官家,要跟着先生学诗书礼法,但温恭却能一直留在妾身边,直到出嫁。”今上握她的手“秋白,台谏议出了合适的圣人人选。”秋白不以为意,笑说“可是吕姑娘?小娘娘喜欢她,她的性情亦很好。”今上亦笑“他们议出了一位更温柔贤淑,德行出众的人。”

秋白闻言沉默,今上便接着说“今日已命人拟旨,礼部议出了吉日,半月后便册你为圣人。”秋白惊罕“官家,台谏怎会认可妾为圣人?妾…妾的家世…”今上抚她手说“台谏最在意的是德行,是合适,至于家世,只是锦上添花的陪衬。邓氏虽说给你添了困扰,可亦让台谏看到了你的德行。”秋白仍觉吃惊,此刻何副都知入内说“官家,小娘娘请您过去。”今上起身说“我去去就回。”

今上到时,见小娘娘着正服戴冠,已然端出了太妃的模样。今上先以作揖礼数拜过,小娘娘方说“听闻官家欲立邵娘子为中宫。”

今上颔首低眉“是。”小娘娘讥讽说“台谏对这位温厚贤淑,从无错失的邵秋白亦极认可。”今上微抬首,未料小娘娘下一刻便掼碎茶盏“她连台谏皆能左右,为嫔御私交臣属,这样的人怎配为中宫!”

今上面平和“小娘娘,邵娘子岂会如此?台谏皆是耿直能臣,昔年受赏固辞不受,邵娘子家世平平,又能以何作为笼络朝臣的礼品?”

小娘娘望他“官家,大娘娘由衷希冀你迎娶邓氏,邓氏育出名门,虽不温厚,但管家理事是自小便习的熟稔,我素来知你不喜她爆炭的性情,你喜欢温淑平柔的女儿家,大可给贵妃盛宠,可国朝没有立商人女的先例,官家万不可立邵氏为中宫。”

今上闻言,并不恼火,平和回答说“小娘娘,臣自陶氏、顾氏二人事后,便明白一道理。臣虽为九五万乘,看似掌天下四海生杀予夺,可管束天下黎民百姓,实则处处受限,臣秉承先父之谕,丝毫不敢擅专用事,又从谏如流,改抑商之策,令民自足自给,百姓富足,坊市和谐。邵娘子育自禁中,先受尚宫局教导,后为尚服局内人,人品贵重,与人为善,且她为人宽厚,大有容人之量。邓氏锱铢必较不堪为国母,吕氏已有婚配,只因小娘娘意才勉为其难入禁中参选中宫,再言柏、齐两位视邓、韩二人相殴却作不见,将一殿和谐视为无物,再言韩氏,韩氏为邓氏一语不肯相让,处处以小娘娘养女自居,与邓氏所谓大娘娘看中处处争短长,是以此五人皆不堪为国母。”

小娘娘惊讶“这些…这些都是谁告知于你?可是邵氏,她…”今上摇头“邵娘子一身清正,不招惹是非,不浑议是非,之于是非的论断清楚明了,让众人信服。即便邓氏屡次冒犯,言行悖乱,亦不予重罚。前朝禁庭既为一体,臣得需有一位宽容仁慈的圣人,小娘娘慈爱,臣叩请小娘娘准邵娘子为圣人。”

小娘娘望了他半晌,后眼前晃出了另外一个人的影子,须臾后她便已泪眼婆娑。她转首过去,行向内寝时驻足,说“官家的心意最要紧,吾不多言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