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 怒颜 - 月雯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怒颜 >

☆、012

这不是少筠第一回出门,但却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

青篷马车慢悠悠的走出了扬州城东门后,老柴赶车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当马车上了官道,老柴手里的马鞭越发畅快,连他的声音也飞扬起来:“小姐!您别以为去的那些腌臜地方!当年大爷二爷可喜欢往盐场里跑!你去了就知道了!那地方,啧啧!连神仙也住的!”

两个丫头都畅快的答应了老柴,侍菊更是兴致盎然的和老柴聊起天来。少筠淡笑着,心里多少有些开怀。那一刻她觉得,无论此前在家里受过多少委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条路的终点仿佛就等着她久违的爹爹,而那个终点,也仿佛一直都在等待着她的到来!

天,在马车的奔驰中黑了下来。

老柴似乎毫无疲态,只笑着说:“小姐,车上备了干粮,别嫌弃,将就一两顿。咱们今晚也别投宿了,赶一夜的路,明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能到富安盐场!”

少筠微笑着:“行!听柴叔的安排。只怕柴叔你一夜不睡辛苦了!”

“哈哈!”,老柴畅快笑出来:“小姐别担心这个,往日跟着大爷二爷出门,经常赶夜路!我和老杨都是轮流着睡个囫囵觉罢了!当日你大哥,咱们的小爷也是你这样的年纪,常被大爷打发出来就坐在我边上的位置。那时光!端的是痛快!”

少筠嘴角一直挂着,很久很久,都没有人这样温暖而亲切的回忆她的爹爹了!“柴叔,富安盐场就是咱家的盐场么?”

“哈!”,老柴又笑:“小姐这话就不对了!全天下的盐场都是朝廷的盐场!朝廷的盘铁、朝廷的柴火!盐场里头的一切都是朝廷的!不过,人,却是咱的!”

少筠来了兴致,又问:“这怎么说的?”

“朝廷为什么要养着灶户?拿你爹爹的话来说,全仗着这门手艺值点儿钱!但你要说这手艺很值钱,却也不对。富安盐场离扬州府最近,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下泰州分司下面设的盐场。早百年前咱们老桑家就在那儿煎盐了,所以小姐的祖籍该是那儿才对!后来老桑家的发拉,先是做了总催,管着盐场。后来,干脆连盐场也交给自家的租户管,本家全都搬到扬州,做起盐的买卖拉!所以说,老桑家在富安可是头一等的灶户人家,多少人还拜托着过日子呢。”

少筠点头:“柴叔这一说,我倒想起小时候,我爹爹常在我耳旁叨念,说要带我去瞧瞧咱老家里的竹子,也说要带着我四方游历的。”

“呵呵!二爷么!出了名的竹痴!他那辈子,只好两样东西,一样是真竹子,另一样,就是小竹子你了!我记得小姐你小时候,可真的调皮!人家说上房揭瓦的娃调皮捣蛋,可老柴这辈子就没看见哪个丫头像小姐你小时候那么皮的。那时候大爷就总叹,别说上房揭瓦,约摸着,龙王爷的龙须你也敢揪下来!”

少筠有些囧,只笑着没答话。一旁侍菊捂着嘴笑:“柴叔,这么说,咱们小姐小时候不就是神仙都怕了?”

老柴听了这话却不同意:“倒也不是!小姐虽然淘气,但小姐那股子淘气,真是让人又气又喜欢,不然大爷二爷能那么疼她?那个时候,满家上下,独独两位小姐得宠,几位小爷反而退了一步。”

侍菊又笑,刚想再问,少筠忙红着脸打断她:“鬼丫头!出了门连我也打趣上了!还不去给柴叔拿点茶水喝呢!”

侍菊吐了吐舌头,翻身忙去了。老柴听见了知道自家小姐不好意思了,也没往下再说,只哈哈笑了两声,又扬着马鞭甩了两下,专心赶起路来。

……

天蒙蒙亮的时候,侍菊已经搂着少筠朦朦胧胧的睡着了。侍兰怕老柴一个人赶路也会犯困,因此强撑着与老柴坐在一块说话解闷。

等到了富安,整个富安还睡着回笼觉。老柴悄悄的赶着马车停到了一处草庐边,栓好了马匹,又打发侍菊起来望风,才和侍兰各自去打个盹。

不多时,雄鸡报鸣。

老柴领着少筠主仆三人在乡间小路上走着。一路上果真不少细竹子就错落散在路边,蒙蒙亮的天色下,那翠绿格外的醒目。少筠心中那感觉,像是有爹爹在一旁牵着走似的。

就在这时候,老柴向后挥了挥手,示意几人跟上。少筠一张望,前面佝偻着一个老头。他背着的双手握了一杆竹竿,正慢慢的走着。

老柴走快两步:“老荣头!老荣头!”

老头听见了回头,一把子整齐漂亮的山羊胡子在晨曦的寒风中微微颤着。那样子,少筠感觉很奇妙,这人分明俗得不能再俗,却居然还有一股铁骨铿锵的味道。

“阿柴?怎么这时分来这里?你赶了夜路?”,老荣头那一把声音啊!沙哑的破锣似的!

老柴呵呵的笑:“小十年的功夫没赶夜路了!今天领个人来瞧瞧你!”

老荣头横了少筠一眼,又转过身来,脚步却慢了下来:“来的时候不对!”

老柴赶上去并排走着:“怎么不对?这年还没算过完呢,出了正月,你该进场了。”

老荣头偏头看了老柴一眼,很是严肃的脸说:“迟一点就清明了,那会来,可以给我上柱香。瞧瞧我?有什么好瞧的!就等死的人,又不是赶圩上摆的泥人!”

老荣头话说的平淡,少筠却噗的一声笑出来。话说,这老头的黑色幽默有够冷的!

老荣头听见少筠的笑声,又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又转了回去。旁人或许没听见,少筠却是一清二楚的听见了,老荣头低低的叫了一声“小竹子”!

原来也是爹爹的老熟人么?少筠抿嘴一笑,心情又愉快了一些。

此后,老荣头只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老柴说话,却一句也没有问后面的少筠,更加没有里侍兰侍菊两个丫头,搞得两个丫头挤眉弄眼的浑身不自在。

不过这段路也没走多久,就到了一幢木头搭的大棚子。

老荣头径自走上去,反手用竹竿敲了敲大棚子的门。许久,大棚子里也没有人答应。老荣头也不着急,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直到后来,一个穿着盐课司役服的小后生揉着眼打着呵欠开了门,等小后生定睛一看,连忙赔了笑脸:“哟!荣叔!这一大早的,您就来巡场?还没开场呢!”

老荣头唔了一声,径自走了进去,连话也没跟小后生说。

后面老柴赶紧招呼少筠跟上:“小姐,瞧见了,这位小哥正经的盐课司长官,看见老荣头这样的盐场总催,也得点头哈腰!什么是手艺?这就是手艺!”

少筠点点头,一路跟了进去。

这才一进门,少筠彻底长眼了!

这看似简陋的大棚子里,竟毫不拥挤的安置了四五口大铁锅!那大铁锅有多大?看起来足有八九尺!如此一字摆开,大的真可谓煮沸了天下的盐卤!

侍菊侍兰也早傻眼了,啧啧惊叹:“我的娘!这是铁锅?得用多少铁才造的那么大啊!”

小后生听了嘿嘿直笑:“这位小官人真是!这有什么,你还没瞧见前面的团灶呢,十几二十个这‘铁锅’摆开,那才叫气势!”

老荣头听见小后生这样说话,悠悠开口,配上他那把破锣嗓,真是诡屌:“什么铁锅!瞧见着上面的印戳了?这叫盘铁!朝廷专门铸造了煎盐用的。一个这样的大盘铁,用铁两万斤!”

侍菊张大了嘴:“两万斤!这儿不就十万斤的铁啦?我的娘!我一辈子也没看见过这么要紧的大铁锅!”

又叫大铁锅?老荣头瞄了侍菊一眼,呢喃道:“真是个不开窍的铁锅。”

侍兰老柴听了都噗的一声笑出来,唯独少筠横了侍菊一眼,走到老荣头身边问道:“荣叔叔,一口盘铁要用多少人丁?”

老荣头看了一眼少筠,又看了一眼,才说:“瞧见下边的灶眼了?多则十二三眼,少则七八眼,两眼一人。”

“一天能煎几斤盐?”

“十二三斤吧,”,老荣头随手就递给少筠一块木牌子,快得少筠甚至没看出来他从哪儿掏出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