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 怒颜 - 月雯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怒颜 >

☆、238

话到悲凉处,一时间两厢无话。

小七一路来是深知少筠的甘苦,又因是男子,许多话想安慰,都无从开口。许久之后,他腼腼腆腆的张口道:“竹子……二小姐……咱们这一路走下来,你把我当弟弟看,我心里……这些日子在扬州,还常听人提起竹子来,没有不惋惜的。我看那康家也实在不是什么厚道人家,姐姐……哎……总之,小七一准儿陪着小姐的!”

几句话,黑白分明的人心,界限模糊的是非,气氛,总有点低垂。

少筠没有接话,许久之后方才缓缓呼出一口气,浅笑道:“你办好南京户部的堪合了么?盐斤支取不到,这些个文书手续总是该齐全的。”

小七点头:“这个自然办好的,但是因为只是在辽东地方上捏造的户籍,我就不敢堂而皇之的进南京,是拿清明的户籍办的堪合。若这一回能正经在户部落了户籍,这就好办了。不然在两淮卖盐,只能用清明的名字堪合。”

少筠摇头:“你与清明,谁能有都没有关系,要紧的是日后能顺利支取盐斤。清明是正经盖州人,户籍什么的连办都不必再办。不过这一次上京城,你和清明,还有我们,都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我要在这儿办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办成了,明年我们堂堂正正回两淮!我要两淮盐衙门、布政使司衙门的官员们,看见你云小七,就如同看见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一般!”

在场数人,都是当初一起经历血与火的,一听回两淮,浑身热血沸腾。

小七当场就问:“竹子你说,要怎么做!我要给荣叔和梅姐姐报仇!”

少筠缓缓一笑,胸有成竹却引而不发,只问:“商爷在辽阳的时候就说过,两淮两浙今年风声鹤唳,你先说说南边的事情吧。”

小七脸色一暗,有些沮丧的说道:“还能有什么?北边打仗,程大都督的一顿万炮齐轰,生生轰掉几百万两的白银。朝廷原本就因为开中商人不愿意开中头疼,这一下更加火烧眉毛。那鸟官何文渊还不是又拜了个巡盐御史下江南么!就为搜刮银子去的。库银自然是都上缴了,两淮两浙这些地方,桑农、稻农、灶户,没有不加税的!以往咱们灶户,正盐丁一年盐课十六引,一共三千两百斤,今年不行喽!三千五百斤,多了一大引盐!多些盐课也罢了!徭役也添了!还有盐场子里的盘铁、草荡,都没有人维护了。再有灶户余盐官府收了,但迟迟不发还银子。这一来一去,不就是逼死人的做法么!竹子,说出来你别担心,咱们家也有这样的事,盘铁坏了,草荡被人占了一块,赵叔不服气去理论,差点打坏了!咱们家煎盐上的活计,算是一天天看着就不济了!少嘉少爷就为这个,愁出了个少年白头哟!”

少筠听闻了心中一刺。当初她当家的时候,五位老掌故,何等样的意气风发,筹谋着要大干一场。可短短四年时间,说不行、就不行了。人世沧桑,莫过于此!可是……忍得住这阵剧痛,就一定能够换来新生!少筠稳住心绪,捏紧拳头,说道:“哥哥辛苦,掌故们不得志,原是我预料中事。桑贵这几年跟着万钱东奔西跑,只怕就是为了接济家里。虽然苍凉些,只要能熬过这一关,一定都会好的。”

小七点头:“还是桑大总管有情有义!扬州府上没人不夸的。我在扬州听闻,他跟着万爷赚了银子,也不在扬州花销,一应都进了富安。若非有他,咱们桑家不仅仅败落,而且,只怕不得不做那些偷鸡摸狗的营生了!”

“怎么说的?”侍菊侍兰同声问道。

小七看了两人一眼,叹道:“两位姐姐想想呀,官府收余盐又不付银子,谁乐意呢!灶户全指望收了银子度日的。收不来银子,索性就不卖给官府了,直接给海盗!何况,咱们都知道两淮两浙的海盗,多得跟乞丐身上的虱子似的。虽然也掀不起大风浪,但也叫官府好生头疼了!”

侍兰侍菊闻言对望一眼,都是摇头。

小七说到这儿,兀得想起什么,又好笑起来:“说到这儿,我想起一件事儿来!竹子,你们猜猜,我在博茶遇到过谁了?!”

少筠微微皱眉,侍兰摇了摇头,侍菊则灵机一动:“必定是熟人!博茶……莫不是那鬼破浪号上的鬼六吧!”

小七哈哈一笑,竖着大拇指说道:“师傅总说菊姐姐最灵了,果然的!我在那儿真碰着他了!奇了怪了,当初看他鬼气森森的,吓人着呢,可大白天里看,就一糟老头!他呀,知道我手上有大把的盐引,鬼鬼祟祟的想逗我跟他合伙做私盐的生意呢!”

“哼~”,侍兰笑哼:“这也是能做的事?他那破烂船一条,能做什么生意?竟是些见不得光的!”

少筠听到这儿,心中兀然一动,旋即蹙眉:“小七,你如今长大了,面貌也变化了,并不怕他认出你来。你去想法子和他联系上,我要借他查一些事情。”

侍菊不明白了,问道:“竹子,为什么?”

少筠摇头:“当初渔村那件案子!”

“渔村那案子结了啊!郝老四都伏诛了!”,侍菊不明。

侍兰想想也有些不对,却不知从何说起,只看着少筠。少筠摇头:“渔村之内,连你我七八个人在内,一共有五六十口人。郝老四就算天生神力,也不能一天夜里杀个精光!那天夜里咱们在船上,只有郝老四带着三个人。”

小七一个激灵,低叫道:“没错!若是只有这四个人,只怕梅姐姐不至于殁了性命!千刀杀的禽兽!”

侍兰也回过神来:“没错了!当初咱们人心惶惶的,也没琢磨出个味道来。今日竹子这一提,就觉得这案子确实有点不对。当初渔村的景象,咱们亲眼见过,明明是一大队带着火把的彪悍人物。而且单凭这四个人,怕是做不出这样的大案来。若真有这一伙子人,出事之后,他们必定是四散而逃,躲避官府追踪的!咱们船上遇到的,恐怕只是其中一小股。”

侍兰的分析,少筠深以为然,紧接着说道:“兰子说的很对!樊清漪来咱们家的时候已经十三四岁,虽然没有明说,看样子牢房是免不了的,只怕青楼也呆过。能认识一些不入流的匪类,也是情理之中。小七,这件事情你来办,把鬼六找出来,咱们借他的本事查一查这背后的蹊跷。”

侍菊点头:“鬼六常年在海上,而且又是海盗,找他查,不惹眼,也有用!”

小七赶忙答应了,自己消化了一番,又问:“眼下在京城,难道叫鬼六进京么?他能肯?再说了,当初郝老四的性命就折在他手里,让他查,他肯么?”

少筠嘴角轻轻勾着:“用不着担心,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呵呵”,侍菊立即接口:“小七,你用不着担心这个,海盗如今是见缝就钻,何况鬼六这样的一条破船?你只消告诉他,你有盐肯卖给他,他一定北上听从你的调遣。”

小七频频点头,接着又问:“这是一件事儿,可我料想着二小姐带着两位姐姐进京不止这一件事儿。南边好些事情,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呢。比如我手上三万多引盐,一斤都支取不到,天天花银子打发官老爷,都不知道怎么办呢!”

“鬼六是一事,”,少筠开始吩咐:“必要时,我也可以见见他,你且先联络着。第二件事,我听商爷说,你是跟着几个大盐商进京的?”

“是,不敢小了排场,住在来福客栈呢!”

“这些商人,自然通官府的。尤其今年开中岌岌可危、国库又空虚,商贾们一定要想法子应对。小七,你们在一处商议,大家心里想怎么办呢?”

小七想了一下,说道:“因为开中法是太祖爷的规矩,大家伙七嘴八舌的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国难当头,还是请户部主事的堂官们向陛下进言,别再拿着盐引做人情了,只要盐商能支取到盐斤,开中好办了,边商好办了,盐商也好办了。”

“抱薪救火!”,少筠摇头,心里冷笑。眼下形势,就是她苦心孤诣谋划的结果,她岂能让三两个商贾和一般不明形势的堂官得势?!“小七,你身为辽东最大的边商,手上又拿着这样多的盐引,一定要想法子出言建策!法子,我已经想好,你只需灵机一动,向商贾们建议即可!”

小七瞪大了眼睛:“竹子,你真有法子?”

少筠一笑:“小七,眼下盘铁没有人维护,是么?”

“是。”

“草荡日渐被人侵占是么?”

“是。”

“灶户的余盐收了也没有银子付,是么?”

“是。”

“那好!”,少筠浅笑,清淡,但是倾天:“朝廷既然没有,就让商贾出银子!”

小七张了嘴,不可置信。侍菊十分不明,侍兰则罕有的按捺不住:“朝廷凭什么呢?商贾又为什么愿意呢?国库空了,就找商贾要银子。国库不空了,朝廷就把商贾一脚踢开么?!”

“哪家商贾这么笨?”,少筠反问侍兰:“我出银子,自然要我有好处了!小七,你就这么向商贾提,他们能找出自己不吃亏的法子来。诸如,我出银子、我维护盘铁,那么上缴朝廷的盐课中,就必须有一部分盐是不入盐仓,直接分给我商贾,任由我商贾买卖的。”

出钱维护盘铁草荡,绕过朝廷盐仓直接取盐!

“对呀!”,侍菊又惊又喜的低呼道:“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诸如咱们桑家,煎盐也卖盐。若是自家的盘铁自己养护着,一则保证灶户有活干,二则本家也不担心皇帝把盐都给了皇亲国戚,横竖我总能分一点儿饱肚子呀!”

侍兰则有些顾虑:“这事儿,似乎和太祖的定的规矩有些出入,恐怕不是小事,也不是一年半载能定下来的事情。就怕久拖不决,惹了麻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