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秘密 - 重生后我嫁了克妻王爷 - 叶百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5章秘密

穆宁四年的这一场京城叛乱,终是以平鼎军千里回防,九皇子勤王救驾而结束。

史书工笔,对这位昔日穆宁皇帝最看重的皇子叛乱之事,只有载有寥寥数笔。

倒是那位在两位皇子之间都留有名字的王妃谢氏,在史书上留了一笔浓墨重彩。这其中缘由,除了她出身忠勇之后以外,还有许多更为重要的原因。

稗官野史,遗闻旧事,端的是志怪猎奇,载了诸多正史不曾有过的私家物料。

而这其中最让世人好奇的有三。

一是叛乱那日,听闻皇帝亲口承认,襄王并非王室正统,乃是贵妃当年为了固宠私通侍卫所得。

第二,是穆宁年间那位向来喜好鬼神之说,并对之如痴如醉的皇帝,在此次叛乱之后,肃清朝纲,监.禁了国师,遣散了所有术士,并明令禁止了民间的巫卜交易往来。从此,齐国术士的地位一落千丈。

至于其三,便是那位向来由人津津乐道的靖勇侯府遗女谢氏了。

谋反平叛,襄王下狱,关于禁巫卜的圣旨也早已颁了下去,故前两件可不必再提。

只是这位谢姑娘太过传奇,惹得众人好奇不已。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位得胜归来的九皇子,当庭表示可以不要封赏,只求娶靖勇侯府嫡女。

*

明德堂。

一场战事过后,平鼎军彻底控制住了宫内的禁军和襄王府兵。而后九皇子派兵迂回,解了京外的三城之困,同留守在外的林旌将军顺利会师。

三城之中,南面驻军被平鼎军两面夹击,手忙脚乱,当天晚上便投了降。

襄王谋反,这其中牵扯出一大堆明线暗桩。

第二日朝堂上,百官出声讨伐姜思南。而与襄王有所勾结的一派大臣则胆战心惊,不敢有一丝言语。

穆宁皇帝当庭下旨,将五皇子贬为庶人,又派人查清此事。

然而姜思南在朝堂多年,有哪些人同他有勾结,哪些人属于对立面,一概不好说,争来争去,竟然一时间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时候是大理寺卿戴乐山开口:“陛下,此次平叛,九皇子自战地回防功不可没,又素来与庶人姜思南没有交集,可担此任。”

站在武将之中的九皇子眼观鼻鼻观心,一点反应都没有。

若是从前,即使是他救驾有功,未经传召而带回平鼎军,也多半是要被一些大臣指摘的。

可是今日,襄王一倒,陛下遣散了术士,鬼神之说从此子虚乌有,这京中眼见最有可能即位的皇子竟然就是他了。

姜之恒扫了一圈那些一直对他颇有微词的几个大臣,个个低头顺目,竟无一人出声。

眼下这个时机,即使襄王一党的几个大臣再不愿意让九皇子接手此事,为了避免此地无银三百两,也就只能闭口不言。

穆宁皇帝刚经叛乱,百感交集,只看过来:“老九?”

此时,竟是真的没有比姜之恒更适合的人了。

九皇子终于出列:“父皇,儿臣愿领此命。”

“嗯。”穆宁皇帝看着这个儿子,忽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起,这个孩子已经长成了他不熟悉的模样。

又思及此次救驾一事,男儿已可以独当一面,足有大将风范,便脱口道:

“老九此次立了大功,可有什么想要的赏?待此次尘埃落定,封王列将,朕都允了!”

姜之恒眉眼一低,不知道怎地,就想到了先前梦中那个在兵马道上,也没能追上流放途中心爱女子的离王殿下,左心口的位置忽然一痛。

于是忽然撩袍下跪,双膝着地。

穆宁皇帝一愣,笑道:“看来老九当真是有所求啊。”

姜之恒低声道:“儿臣不求封赏爵位,只有一份心事,恳请父皇恩准。”

什么心事如此重要?皇帝略略展颜,起了几分好奇:“说来听听?”

只见九皇子躬身下拜,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道:“靖勇侯嫡女潇洒恣意,乃是一代巾帼,儿臣,思慕多年,惟愿可得比翼。”

这话一说出口,满朝文武大臣全都回想起了叛乱当日,襄王以谢临香的性命要挟九皇子一事,以及说出的那番话,一时间各自表情纷呈,面面相觑。

谢临香,可是先帝钦定的襄王妃啊。

穆宁皇帝敛了方才的笑意,皱起眉。

明德堂忽然安静下来,空气冰冷,连站在一旁的陈夕泽都不得不为他捏了一把汗,欲上前来的那只脚抬也不是,不抬也不是。

“你可知,谢姑娘是先帝御令,许给姜思南的?”

虽然还没过门,但是谢临香身上始终有这婚约束缚,若是按照大齐律法,最后为姜思南定罪时,她甚至有被牵连的可能。

九皇子没有起身:“我知,但先皇将忠勇之后许给皇家,是为了褒奖谢侯一生功绩,若皇爷爷在世得知今日襄王谋逆,也定会取消此令。”

“且襄王谋逆,谢姑娘无辜,当日还曾与姜思南言辞相向,并且险些受其所害。”

“他二人并未完婚,既无夫妻之名,又无夫妻情分,谢氏一门忠勇,不该为其所累。”

“儿臣愿以此次军功交换,只求与心上人共度余生。”

……

陈夕泽迈出去的那一脚,终究还是安安稳稳地收了回去。

不想平日里闷闷的九殿下,对待情谊深重的人,不仅能够生出三寸不烂之舌,还能舍得下功绩,竟然要以军功交换。

穆宁皇帝摇了摇头,无奈道:“你可想清楚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