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下山庄
苏瑾瑜一个利落的翻身,率先上了马。尽管她只有6岁,但已经有了两年骑马的经验,如今骑马的姿势已十分娴熟稳健。马蹄轻轻踏在松软的山路上,带起阵阵尘土,她的小身影在马背上显得干练又自信。
谁能想到,如此年幼的她,已经是个老练的骑手。回想起初学骑马时的情景,苏瑾瑜不由得轻笑。那时她还小,刚刚接触马匹时总是胆怯,但心中不服输的倔强让她一次次爬上马背,不论摔了多少次,也不肯放弃。最终,经过无数次摔倒爬起,她才磨练出了如今的技巧。每当她成功控制马匹行进时,那种骄傲和成就感便会在心底升腾。
赵珏骑在一匹浑身乌黑的马背上,这是他的小黑,可日行千里。见苏瑾瑜沉浸在风景中,便笑着问道:“瑾瑜,感觉如何?这可是你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行,心里有什么想法吗?”
苏瑾瑜回过神来,笑道:“小叔,外面的世界果然不同于我想象的,感觉一切都那么新奇。我这还没走几步呢,心里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赵瑞哈哈一笑:“这只是开始,等到了岭南,那里的人文风貌可比这山间的景致更有趣得多。”他说着,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接下来即将发生的种种奇遇。
队伍继续前行,苏瑾瑜望着前方,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无比强烈的预感——这一趟岭南之行,或许将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一路上,苏瑾瑜默默观察着周围的景色。那些千姿百态的山峰宛如巨人拔地而起,晨曦中显得格外壮丽。峰林陡峭挺拔,形态各异,如刀劈斧削,直插云霄。许多山峰顶端常年被云雾缭绕,时而显现,时而隐去,给人一种置身飘渺仙境的感觉。
山路蜿蜒,草木葱葱郁郁,沿途的空气清新中夹杂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她骑在马上,望着这些高耸入云的山峰,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这一幕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前世的张家界,如果没有后来的开发,应该和现在自己看到的美景一模一样。山林的寂静中,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仿佛在提醒她这里的生命力多么旺盛。
行至一个只能容纳一辆马车通行的狭窄峡谷时,谷中的景象更为奇特。两边的峭壁高耸入云,仿佛要将整个峡谷挤压成一线天。她不禁轻声感叹,先祖到底是怎么发现这么一块适合隐居的宝地的?如此险峻的地形,常人恐怕难以通行,但正因如此,这里才得以保留如此纯粹的自然风光。山谷内的溪流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而苏瑾瑜则感到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隐居在此的先人们产生了某种无形的连接。
怕苏瑾瑜过于劳累,赵珏吩咐众人停下修整一番。明玉迅速从包袱里拿出一块皮子给苏瑾瑜垫坐,又取出干粮和水递给她。苏瑾瑜接过水和干粮,席地而坐,笑着让明玉把皮子收起来。干粮是硬邦邦的,咬都咬不动,苏瑾瑜无奈地啃了一口,心里暗暗吐槽:“这古代的干粮可真是名副其实啊!硬得像石头,差点把牙磕了。”
尽管如此,她还是强忍着咽下几口,毕竟不吃就得饿肚子。苏瑾瑜边吃边想着:“如果有机会,一定得搞出方便面来,这出门在外吃得实在太遭罪了。”干粮和清水勉强填饱了肚子,她心里暗暗发誓,下次出行一定要带上点更好吃的。苏瑾瑜放下水囊,站起身拍拍衣服上的灰尘,目光望向远处渐渐隐入山峦的蜿蜒小路。虽是山路崎岖,四周却充满了自然的宁静,耳边偶尔传来一两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让人感到安宁。她轻轻舒了口气,似乎身体的疲惫在这一刻都被这片大自然的怀抱温柔化解。
赵珏看到苏瑾瑜手里的干粮几乎没动,心里顿时有些懊恼。他恍然意识到,自己和随行的那些大老爷们平日里都习惯了这种硬邦邦的干粮,倒忘了苏瑾瑜毕竟是个6岁的小姑娘,这样的食物对她来说根本难以下咽。
他眉头微皱,走到苏瑾瑜身旁,温声道:“瑾瑜,你没怎么吃东西吧?这些干粮确实难以下咽,怪我没想到这点。”
苏瑾瑜看着赵珏歉意的表情,马上表现出毫不在意地表情说道:“小叔,不用担心,我吃了一些,能撑住的。只是确实太硬了,啃起来有点费劲。”
赵珏见状,心里更是自责。他环顾四周,忽然想起他们带了些其他食物备用,或许能让苏瑾瑜吃得舒服些。他马上吩咐一名随从:“去把那点儿软和些的干粮和蜜饯拿过来,再去找找看有没有些果脯。”
不一会儿,随从便拿来了一包较为松软的饼子和几包蜜饯、果脯。赵珏递给苏瑾瑜,笑着说:“这些应该好下口些,还有半日就能看到村子了,等回头进了村子,咱们再给你弄些更好吃的。”
苏瑾瑜接过食物,小叔虽然平时有点玩世不恭的样子想不到,想想不到出来办事还挺有威信,怪让人有安全感的。她拿起一块饼子尝了几口,果然比之前的干粮好吃许多。她笑着说道:“谢谢小叔,这个好多了。”
赵珏看她终于吃上了东西,心里也松了口气,默默发誓以后一定多注意这些细节,不能再让小丫头受这份罪了。
明玉走过来,紧跟着苏瑾瑜,一边帮她理顺衣袍,一边担忧道:“小姐,咱们今天的路怕是不会太顺,只愿前方早点有个山村或是客栈,咱们能好好歇一宿。”
苏瑾瑜轻轻点头,目光却深远地望向前方,“是啊,小叔说再走半日会有村子,到时候就能安安稳稳过夜。”说罢,她翻身上马,心里暗暗发誓决不能因为自己而拖慢行程,不然这次来就是个错误的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