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大结局
苏瑾瑜见此情形,心中虽焦急万分,但仍强自镇定。她目光坚定地直视着大营统领,朗声道:“统领大人,若我有半句虚言,愿受军法处置。大人可派人随我潜入皇宫,暗中查看虞昭帝寝宫周围的情形,便能知晓我所言非虚。我苏瑾瑜身为新科状元,一向心系朝廷,蒙陛下隆恩,怎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突然,她灵机一动,接着,她从怀中掏出一块之前赵老庄主给的玉佩,高高举起:“此乃陛下御赐之物,乃我忠心之见证,大人若是不信,可差人去宫中查验此玉佩的真伪与来历。且我若真有害君之心,何必冒险前来京畿大营搬救兵?这岂不是自投罗网?”
苏瑾瑜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大人细想,我苏瑾瑜在朝并无深厚根基,我若谋逆,图的又是什么?而如今三皇子在宫中的所作所为,已然威胁到陛下安危与江山社稷,大人身为京畿大营统领,肩负守卫京城与皇室之重任,难道要眼睁睁看着陛下陷入险境而不顾,错失勤王护驾的良机?一旦陛下有失,大人又如何向天下交代?”
她言辞恳切,条理清晰,试图以情以理打动大营统领,化解眼前的危机,争取其信任,以便能及时带领大军赶回皇宫救援虞昭帝。
大营统领拿过玉佩一看,见确实是宫中御赐之物。他沉思片刻,说道:“苏公子,并非我不信你,只是此事关乎重大,我不得不谨慎行事。你且在此等候,我先派人去宫中探查一番。”
苏瑾瑜心中一喜,忙道:“多谢统领大人明鉴,只是时间紧迫,还望大人速派精干之人前去,迟则生变。”
统领点头,即刻挑选了数名亲信,低声吩咐几句后,他们便迅速潜入皇宫。苏瑾瑜在大营中焦急地等待着,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无比漫长。她深知,此刻皇宫内的局势犹如千钧一发,虞昭帝随时可能遭遇不测。
终于,前去探查的士兵匆匆归来,向统领禀报:“大人,苏公子所言属实。我们看到皇宫内守卫森严,似有异常调动,且隐隐能听到虞昭帝寝宫方向传来争执之声。”
统领脸色一变,当即下令:“全体将士听令,随我速速进宫护驾!”
苏瑾瑜松了一口气,与大营统领一同率领大军,马不停蹄地朝皇宫奔去。当他们赶到皇宫时,只见宫中一片混乱,喊杀声此起彼伏。
右护法带着清风阁的兄弟们拼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形势岌岌可危。
苏瑾瑜见状,毫不犹豫地冲入战圈,她挥舞着手中长剑,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大营统领也率领士兵们加入战斗,一时间,局势发生了逆转。
三皇子见大势已去,仍妄图做困兽之斗,他挟持了一名宫女,躲在一根柱子后面,大声喊道:“都别过来,否则我杀了她!”
苏瑾瑜怒目而视:“三皇子,你作恶多端,如今已是穷途末路,还不快快投降!”
三皇子疯狂大笑:“苏瑾瑜,苏陌轩之子,我如果死了,你隐瞒身份科考,你以为你这欺君大罪就能跑得了吗?”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虞昭帝在寝宫中缓缓走出,他虽面色苍白,但眼神中透着威严:“逆子,你以为挟持一个宫女就能威胁到朕吗?朕在位多年,岂会被你这等小把戏吓倒。”
三皇子见虞昭帝现身,神情一怔,就在这瞬间,苏瑾瑜瞅准时机,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手中长剑抵在三皇子咽喉处:“放开她!”
三皇子无奈,只得松开宫女。士兵们一拥而上,将三皇子擒住。
苏瑾瑜赶忙上前参拜虞昭帝:“陛下,臣来迟,让陛下受惊了。”
虞昭帝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苏瑾瑜,缓缓开口道:“苏爱卿,刚刚三皇子所言之事,朕想知晓是否属实,你当真乃苏陌轩之子?”
苏瑾瑜刚欲作答,此时,被困于一旁的五皇子已然被救了出来。五皇子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禀父皇,苏状元确实是前大学士苏陌轩之子,此事儿臣此前便已有所察觉并知晓详情。苏状元此次不顾自身安危,奋勇救驾,其忠心可昭日月。儿臣恳请父皇看在他救驾有功的份上,莫要治他的罪。”
虞昭帝轻轻摇了摇头,神色间满是愧疚与感慨:“朕何时说要治他的罪了?朕心中明白,是朕有负于他们苏家。苏陌轩一生为朝廷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却因朕之误判,遭受冤屈。如今他之子苏瑾瑜又在这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护朕周全,朕不但不会罚他,反而要重重地赏赐于他,以弥补朕曾经的过错,亦彰显其功绩与忠心。”
苏瑾瑜急忙撩袍下跪,毕恭毕敬地叩首谢恩:“谢陛下赏赐。陛下圣恩,臣感恩戴德。然臣当初投身科考,初衷便是为了替蒙冤受屈的父亲洗刷冤情。今幸得陛下眷顾与信任,臣冒昧恳请陛下,将当年真相大白于天下,使先父得以沉冤昭雪,还其一世清誉,望陛下恩准。”
虞昭帝微微叹息,神色间满是疲惫与无奈:“罢了罢了,朕便应允了你。三皇子犯下此等大逆不道之弥天过错,朕断不能再行包庇。着即削去其皇子之位,贬为庶民,打入大牢,终身监禁,以儆效尤。同时,为表对苏陌轩学士之愧疚与追念,特追封其为庆国公,赐谥号忠肃,以彰其功绩德行。朕如今垂垂老矣,心力交瘁,这皇位便传于五皇子。传朕旨意,令钦天监速速择一良辰吉日,筹备登基大典事宜,以期新君继位,万象更新,保我朝江山社稷永固,黎民百姓安居乐业。”
宝和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五皇子登基,改年号为“靖熙”。
在“靖熙”元年,五皇子大力推行仁政。他广开言路,于朝堂之上设立谏言堂,鼓励群臣直言进谏,无论是关乎朝政得失、民生疾苦,还是对施政举措的建议与批评,皆可畅所欲言。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诸多良策妙计纷纷涌现。
其后不久,新科状元突患不治之症,遂辞官归隐。
“这小荷的医术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就连太医院院正都看不出您这是吃了药才造成绝症的假象。公子,如今您心愿达成,接下来我们去哪里,是回隐逸山庄吗?”明月问道。
“这大虞朝好山好水,我都没有好好欣赏过,接下来便游历四方吧。”苏瑾瑜微微仰头,目光中透着对远方的憧憬与期待。
“公子去哪我们就去哪!”林诚、林实、小花、小荷四人异口同声,语气中满是坚定与忠诚。
“瑾言,请留步。”正当几人准备策马奔腾而去,后面传来陆今安的呼喊声。陆今安匆匆赶来,额头上还沁着汗珠,他望着苏瑾瑜,眼神中带着一丝嗔怪与不舍,“你果然是装的,为何还不辞而别?难道我和李兄会拦你吗?而且你如此才华,为何要此时离去?”
“你们在这等我一下,我和陆兄告个别。”苏瑾瑜转头对身旁的人说道,旋即翻身下马,向着陆今安走去。
“陆兄,你应该知道我志不在此,考科举也是为了给我父亲平反。如今我心愿已了,我深知伴君如伴虎,何况这宫廷之中波谲云诡,我已无意久留。”说完,苏瑾瑜轻轻拉起陆今安的手,放在自己胸前,那心跳声沉稳有力,似在诉说着她的决心。
而后,不等陆今安有所反应,她身形一展,如飞燕掠水般纵身跃上马背,缰绳一勒,骏马长嘶。“陆兄,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咱们后会有期。”言罢,她双腿一夹马腹,骏马扬蹄奔腾而去,身后扬起一片尘土。
陆今安望着那远去的身影,想到那手感触摸到的柔软,忽然如遭雷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