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40
陈墨自述报告02
「喜欢」,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是一个个效应堆叠起来的内心反应。
比如简单曝光效应。
比如霍桑效应。
比如野马结局。
比如视网膜效应。
再比如空白效应。
太多了,我说不完(希望你们不要来问我这些效应是什么意思。)
但面对林冰的时候,我总看不透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效应当中。
哦,对了。
上次我写的第一份自述报告被人瞧见,有人说我那么小就喜欢林冰,老牛吃嫩草。
我需要重新解释一遍,为自己申辩一句。
我只是小时候喜欢安静的女孩
现在回想一下,可能当时的我只是单纯认为和她在一起,比较省心吧。
对于年纪而言,从我个体而言认为并不是限制恋爱的条件。
在客观角度来说,年长的伴侣对于女性来说更加靠谱。
-
不准在底下评论我的感情生活,但我允许你们向我发起提问。
有什么心理问题可以告诉我,我可以下次自述报告的时候给你解答。
看看你有没有犯罪倾向。
知足一点,作为心理学教授,我课时很贵的。
上次说到哪了….
国际刑警回国后,林冰住进我家对吧。
我和林冰从14岁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毕竟我在国外念书,如外界传言所说,我确实跳级读的,念大二的时候我才19,研二的时候我才22,读博有点难,国外博士还是有难度的。
之后有空再说我是怎么当上国际刑警的吧,这段故事也有些抓马,现在就不浪费时间了。
总之我在家的餐桌前见到27岁的林冰时,确实没控制住情绪。
没控制住情绪的表情就是脸臭。
女人最美的阶段,我认为就是27-33之间。
淘汰了青春的浮躁,度过了青涩的社会性,稳定住内心波澜,开始迅速追求自我就是在这个年龄段。
林冰的27岁,就是如此。
她阳光,尽管童年过的辛苦但她不以为然。
她努力,尽管射击成绩差到抠脚,但侧写能力算是一流。
她稳重,尽管在餐桌上面对一张臭脸的我,仍可以保持微笑。
最重要的是,她真的很漂亮。
自然,干净,波浪头发散落肩膀,时不时撩动眼前的碎发,让人挪不开眼神。
突发任务我送她去现场,在我车上她干净利落地将头发扎起盘在脑后,空调热风吹散她的味道,铺满整个车厢。
我只能像个直男一样踩快点油门。
我想下去透口气。
涉及案件的我觉得找个时间统一说吧,我只说和林冰的相处,我知道你们喜欢看。
她在侧写尸体,而我却在侧写她。
林冰有个优点,她比较稳重,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三分,有七成把握才会说出口,有十足的把握才会付诸行动,情绪十分稳定,就算火冒三丈也先讲理。
但同时这就会带来一个致命的缺点,做事情犹豫不决,小心谨慎。
我想她这应该是小时候养出来的习惯。
人,很难改变童年带来的影响,所以在我们犯罪心理学当中,会有一个学科叫做,犯罪家庭动力学,好的又扯远了。
林冰住进我家的时候,我自然害怕。
要知道人类在社交的过程中是很容易产生分歧,尤其是同居关系,这太考验情商了。
所以为了不让我自己讨厌上林冰,我只能跟她约法三章。
她似乎被我的ppt吓到了。
做ppt的时候我是下了点真功夫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比如:不要带别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