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说不出口的事•
宋凌黑着脸,由着宋琮抱着他大腿嚎了一会儿,等到他抽抽噎噎地收了嗓子,才凉凉道:“继续啊!”
宋琮摇摇头,顺便把眼泪鼻涕全糊在宋凌的衣摆上。
宋凌觉得自己额角青筋直跳,想把这犊子揍一顿再说。
什么毛病这是。
宋琮对于危险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还没等宋凌握紧拳头,他立刻麻溜儿地爬了起来,自己找了个地方端端正正地坐下。
“哥,我给你煮茶。”
宋琮生着一张娃娃脸,只是平日里看人总是带了几分阴鸷,加之喜怒无常,令人生畏,反倒让人忽略了他的相貌。
也唯有在宋凌面前,才能有这么一副乖乖巧巧的可爱模样,大眼睛还湿漉漉的,像只人畜无害的小猫崽子。
宋凌不说话,静静地看着他,心里压抑许久的思绪却忍不住翻腾。
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在他的眼皮底下,长成了这幅表里不一的模样的?
他在自己面前有多可爱,在别人面前就有多残忍。
这会儿看起来有多乖巧,玩弄权术之时便有多诡谲。
从前他没有深想过,只觉得他聪明早慧,又因为身处深宫而不得不学会了那些手段和算计,但如今却忍不住想到了更深一层。
他从小到大,在宋凌看不见的地方,到底吃了多少亏,见识了多少人间至恶,才把自己变成了这幅模样。
从很多方面来说,宋琮和冯楚英非常相似,但冯楚英远比他幸运得多,至少在前十六年,还有个真正的小王爷为她遮风挡雨,更有冯老太君她们不问缘由的支持。
而宋琮什么都没有。
他五岁登基的时候,先皇临死前最后一道旨意是赐死皇后,宋琮身边除了一群虎视眈眈的权臣,便只剩下几个不服气的异母哥哥。
而宋琮之所以能登上那个位置,不过是因为相比于其他的异母哥哥们,他更加年幼好掌控,也更加名正言顺罢了。
“哥,你知道败寇吗?”
“你要是提前两个月问我,我还真不知道。”
败寇,又是败寇。
这些活在皇权阴影之下的人,到底有着多大的能量。
先是云无心,再是宋琮。
“哥,你就没怀疑过,当年我在宫里孤立无援,你也不过只在军中有一些根基,只凭咱俩,到底是如何扳倒尚书令的?”宋琮茶煮好了,递给宋凌一杯。
尚书令一职,是尚书台的最高长官,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宰相,说一句权倾天下也不为过。
从前朝女帝时期开始,因为这一职位的权利太大,历代帝王便不再设置,尚书台一般只用左仆射和右仆射两位长官来共同执掌权利,起到一个平衡和削弱的作用,以此来保障皇帝的绝对控制。
但在宁宗驾崩之后,当时的左仆射一党极力拥护宋琮为正统,宋琮登基当日,右仆射谋反被抓,一应党羽全部被诛。
与诛九族的旨意一同下来的,是任命左仆射为尚书令的诏书。
从那之后,尚书令把持朝政整整十年。
“哥你还记得吗?当初被诛九族的那个右仆射,他其实是我亲舅舅。”宋琮喝了口茶,茶是他从宫里带出来的新茶,气味幽远清香,说到从前的事,宋琮眼神冷下来,露出一个阴森森的浅笑。
宋凌一脚把旁边的矮几踢过去,撞在茶案上,宋琮猝不及防,被洒出来的茶水烫了个龇牙咧嘴。
“说话就好好说,不想笑就别笑,摆这么张阴森森的鬼脸吓唬谁呢?”
宋琮抿抿唇,立刻腰背挺直一低头:“哥我错了。”
宁宗皇帝因病逝世,他于临安登基,又于临安驾崩,前后也不过七年光阴,他窝囊一世,登基之后干的唯一一件大事大约便是生了宋琮,并且临死前决定豪赌一把,将皇位传给了他。
母壮子幼,他为了防止自己的继承人被外戚所控制,赐死了皇后,将宋琮托付给了他所信任的左仆射,也就是后来的尚书令。
“我母亲是一个没什么脑子的女人,我舅舅虽然有一些脑子,但是也有限,他们兄妹两人看不起父皇,认为凭他们两个人,便可将我和我父皇玩弄于股掌之间。”
宋凌皱了皱眉:“子不言母之过。”
宋琮气鼓鼓地把手里的茶盅用力一顿:“哥你好烦,你在茶馆听你自己的话本子也这么烦人吗?”
宋凌嗤笑一声:“那些写我的话本子多精彩啊,又有热血又有柔情的,你这有什么?一群争权夺利的糟老头子?”
宋琮:……
那倒也是,不过——
宋琮忽然嘿嘿笑道:“你要听柔情也是有的,不过得换个角度来听。”
宋凌没好气地看他。
“我舅舅和我母后是一母同胞,但自幼分离,我母亲被留在蜀地的外家教养,一直到十五岁兄妹两人才见上面,可惜的是,当时我舅舅隐姓埋名四处游学,并不知道我母亲就是他的妹妹,两人金风玉露一相逢,然后就——”
宋凌震惊地看着宋琮,万万没想到,是这么个柔情。
“他们藏得很好,但是生辰宴上父皇喝了两杯酒,身体不舒服先休息了,他们俩便肆无忌惮,被我给撞破了。”
宋琮眯着眼睛回忆,流露出一丝讥讽之意。
“他们对你做了什么?那会你才五岁你能懂个什么?”宋凌怒不可遏,他从小长在太姥爷家,身边从来没有这些污糟事。
“嗯……没做什么,”宋琮砸吧了一下嘴巴,“只是给我喂了一些能迅速入眠的药,但我吃了之后没睡着,就是身体动不了,他们说什么我都能听见。”
“然后我就听见母后说,父皇怎么还不死,舅舅便说,再挺几年也好,母后便说,那也得看老天愿不愿意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