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主
观主
这白云观很大,在观内逛完之后,两人就出了白云观,在周围逛一逛。没一会儿,两人便逛到了一片竹林。这竹林很密集,竹子有婴儿手臂粗细,很大一片,竹林中间还有一条小路通向林内。
小路弯弯曲曲,看不到尽头,也看不到林内的情况。
两人顺着小路往里走,约莫一盏茶工夫便到了竹林的中央。这里有一大片空地,都铺着青石板,中央位置还有石桌和石椅。
石椅上正盘腿坐着一位发须皆白的老道士,闭着眼睛在此打坐。
宁启和郑云这才知道他们误闯了别人的修炼之地,两人停下脚步,准备悄悄退出去。
刚擡脚,他们便听到了老道士缓和却有力的声音:“两位善人,既然进入此处,便是有缘,何不过来一叙。”
两人的脚步一顿,转过身来,看到老道士已经睁开一双清明的眼睛注视着他们。
“道长,我们在此处闲逛,不知您在此清修,打扰了!”宁启走过去,行了一个礼。
“打扰了!”郑云也跟着行了一个礼。
“两位请坐,既然见面,便是有缘,何来打扰一说。”老道士笑着道。
两人坐下之后,老道士看了一眼宁启,接着说道:“这位善人,我观你面相与众不同,似与我白云观有缘,可否让我为你算上一卦。”
“道长……这……”宁启犹豫。老道士的眼神似乎是在看他,又似乎透过他看向虚空,宁启总觉得这位老道士不简单,似乎可以猜透他的来历。
在穿越以前,宁启一直觉得现代的许多道士要么是骗子,要么就是精通心理学,才能猜透许多人的经历,但是此刻,宁启有那么一些不确定了。
而且此刻郑云就在自己身边,宁启并不想让郑云以这样的方式知道自己的秘密。
其实宁启想错了,老道士虽然道行不错,但只通过面向其实看不出那么多,他只是看出宁启不同寻常,并且与白云观有缘,便想为他算上一卦。
“这位善人,我想单独为你夫郎算一卦,可否请你先到竹林外等着。”老道士似乎看出了宁启的顾虑,朝着郑云说道。
“阿启?”郑云转头望向宁启,询问他的意思。
宁启也想看看老道士是否真的像他所想的那样能算出他的来历,便对郑云道:“我想听听道长怎么说,你先出去等我,算完我立刻出去。”
看着郑云出了竹林后,宁启做到老道士对面:“道长,开始吧。”
老道士先是询问宁启的姓名,还有生时年月,宁启便说了这个世界原身的生时年月。接着宁启看到老道长拿出三枚铜钱,开始为宁启算卦,卦象一出,老道长面色微变,震惊的同时又有点疑惑。
老道士怀疑自己是不是算错了,又重新算了一卦,结果还是一样。
“道长,如何?”见老道长算了两卦之后,一直未言语,宁启便问道。
“善人,根据你给我的姓名和生时年月,我算出此人已不在人世,你是否非此间之人?”老道长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奇怪的卦象,但是他想了想,便想到自己曾在一本古老的手札中见过记载。
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做他们这行的,有时越是离奇,越是接近真相。
“正如道长所言。”宁启坦然道。他心想这道士果然是有真本事,只是一卦就算出原身已离世,并通过这些猜出他的来历。
“可否告知你真实的姓名和生时年月?我重新为你算一卦。”老道士问道。
“姓名相同,生时年月不同……”宁启说出自己的生时年月后,老道士又为他算了一卦。
“善人你人生最大的一个坎已经迈过,后半生将会大富大贵,并且能够造福一方。”老道士看着之后的卦象说道。
“借道长吉言!”宁启道。他觉得大富大贵应该差不离,因为目前他们已经足够富裕了,但是造福一方,宁启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只是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附近的村子提供一些工作机会罢了。
“我看你们夫夫,眉头没有愁绪,不似来白云观求解的,可是有其他事?”老道长问道。
从见到这两人起,老道士就觉得他们眼神清明,不像是回来道观的人。一般人来到道观总会有所求,但这两人则不同。
“确实,我与夫君本是想在家乡修建道观,但是却没有道士,也没有观主,这才来到白云观求见观主,希望能够合作,但是观主却没有见我们,我们打算过两日还未见到观主便回去了。”宁启叹了一口气说道。
“原来这就是你们与白云观的缘分,我可以答应与你们合作,派人过去管理道观。”老道长道。刚才的卦象显示此人以后会造福一方,他自然愿意助他一臂之力。
宁启这才知道,原来这位老道士就是白云观的观主,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们在白云观等了半个月都没有等到一个回复,却在今日无意之中遇到了白云观的观主。
从竹林中出去,宁启便看到郑云在在竹林的入口,眼睛一直望向里面,看到他和观主出来之后就赶快走了过来。
“郑云,这位就是白云观的观主,我们今日真是运气好,观主答应与我们合作了!”宁高兴的向郑云重新介绍了这位白云观观主,并告诉他观主愿意帮他们的好消息。
郑云听到宁启的话,也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他们随便逛逛就遇到了观主。
几人回道观内,观主叫来了自己的几个弟子,询问他们是否有人愿意跟着两人到石溪村去建设道观。
观主的几位弟子年纪不一,他们互相打了一个眼神,都沉默这没有说话。
宁启和郑云看到那小道士的师傅也在其中,只是见到他们之后,那人神情便有些不安,赶快过来和他们道歉。
“无事。”两人知道这位道士只是在尽责,如果是一个人都能随便见到观主,那这白云观也不会存在至今。
观主也是在此时也知道了他们十多天未曾见过他们的缘由,便说道:“玄明,这事你本没有错,但你曾看出两位善人与白云观之间的缘分,是你修为不深,回去抄些《冲虚真经》五遍,并且等道观修建完成,你到那边清修五年。”
“是,师傅。”玄明道人道。
“你们是否考虑好了,有人愿意过去吗?”处理完玄明,观主继续说道。
“师傅,我愿意过去!”其中一个穿着灰色道服,面目端正的道士上前一步说道。
“好,玄真,那你以后便是那道观的观主了,在今日内收拾好东西,明日便先随两位善人动身,过去修建道观,等道观修建完成,我再选一些其他的弟子过去,同你一起打理道观。”观主看到自己喜爱的弟子原因过去,也很欣慰,笑着道。
玄真今年三十六岁,是观主的最后一位弟子,也是所有弟子中最小的。他从小就在观中长大,由观主养大,成年后观主便直接收他为弟子。
比起其他的弟子,观主最喜爱的就是玄真。
玄真虽说年纪最小,但为人通透,天赋也好,他的本领比其他几位师兄都要好很多,可以说这白云观中,除了观主,本事最好的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