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不能开历史的倒车
如果陆洵没有记错的话,今年的财政收入相比去年降低了542亿人民币左右。
财政早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阶段。
“哎,就像陆洵同学说的那样,我们一方面需要投资基础设施,一方面又要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的确困难。”
庄校的一句话,算是间接承认了陆洵的观点。
国家的财政,的确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而且,还需要尽快去解决这个问题。
“庄校,真的到了这么危险的地步?”
这样的观点,就连艾妤都是第一次听说。
在问题没有被曝出来之前,一切都还是粉饰太平。
至少,在不少人看来,国家经济依旧在蒸蒸日上。
可是一旦连老百姓都关注到了这一点,对于国家来说,一切就真的晚了。
“是比较麻烦,我们也在想办法。”
“庄校,你是不是觉得我不该这么说?”
毕竟都是经济学院的学生,这些问题自己就是一点就透。
学经济的,这些敏锐性都没有,还谈什么其他?
一旦陆洵的观点被传出去,扩大了影响。
这就等于加入了“催化剂”,会加速事态的发展。
按理说,陆洵早就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才对。
就连这么复杂的问题,都已经分析出来。
这一点,陆洵不该不清楚。
这或许也是庄校为什么着急把陆洵找来的原因之一。
“这个泡泡迟早是要破的,早一点晚一点罢了。”
庄校摇了摇头。
虽然庄校并不明白陆洵的用意。
但是既然已经说了,那就要面对。
经济学家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面对实际情况,没有回旋的余地。
“陆洵同学,既然你提出了这个问题,那你觉得,有没有挽救的机会?”
“恐怕很难。”
“太悲观了一点吧。”
艾妤惊奇的发现,此时此刻,不管是庄校,还是高院长,都没有把陆洵当作学生的意思。
反而是和陆洵讨论起了解决的可能性。
这。。。
实在是让艾妤有些无法理解。
不过仔细想想,貌似的确是这样。
陆洵所表现出来的,完全不是一名学生。
不,完全不是一名大一新生该有的眼界和阅历。
尤其是针对当前国内经济的分析上,可谓是一针见血。
也难怪庄校和高院长想要问问陆洵的意见。
就连自己,也不是一直在追问陆洵关于数字化经济改革的可能。
“呼。。。还真是个妖孽啊。”
“嗯?艾教授,你刚刚说什么?”
“没什么,你们继续。”
艾妤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洗耳恭听。
“目前的情况来说,国家很难挽回目前的局面,首先,我们需要外汇,这一点,本身就关系着国本,在我看来,虽然过于激进,不过,还是有着本质上的需求。”
“是啊,这一点,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在经济会议上提出过,可是,给出的数据也不得不让我承认,国家需要发展,就必须要有所牺牲。”
“问题是牺牲大小。”
“先不谈牺牲的问题,按照目前的走势来看,到最后,我们不得不缩减投资。”
“你觉得势在必行?”
“不是势在必行,应该用断臂求生来形容,才更加合适。”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