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时代的推动者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可是,陆洵却突然提到了这一点,这个“解题”的思路,倒是新颖了不少。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不管是庄校还是高院长,都把问题集中在了城市问题上。
在两位大佬看来,经济发展的重心,早就已经转移到了国内的各大城市之间。
却是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
“在我看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是在城市,反而是农村,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上的问题。”
“继续说下去。”
陆洵的这个观点完全是另一个思路,或许,真的有新的希望也说不准。
“农村吗?”
艾妤自言自语了一句。
说实话,艾妤在国外所学的方面,本身与国内的国情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这个问题上,艾妤也只能多听,多学。
而陆洵的表现,更是超出了艾妤的期望值。
越发坚定了艾妤对陆洵的看法。
自己眼前的少年,绝非池中物。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我看来,“三农”问题才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的根本。”
“可是,这与这一次的危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看着关系不大,但如果换一个思路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
“嘶。。。”
“妙。”
“新版的农村包围城市。”
“伟人就是这样的概念。”
庄校和高院长此刻对视了一眼。
陆洵说的没有错,一旦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经济就乱不了。
这才是根本问题。
“所以,我觉得,包产到户才是目前需要大力推进的关键因素。”
包产到户。
对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又是一场巨大改革。
这句话,竟然从陆洵的嘴里说了出来,这。。。
要知道,目前为止,所提倡的还是人民公社。
而陆洵所提出的包产到户和人民公社的概念,是完全相反的。
就算是庄校,此刻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步子,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一旦实行包产到户,能为政府节省了一大笔福利开支。”
“这个想法,的确很新颖。”
“只是,这样的政策。。。”
接下去的话,高院长没有再说下去,到了这个层次,就不是一两位专家可以决定的。
陆洵的意思,庄校和高院长已经在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大致的概念。
这是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不是一般的大胆。
“这样,陆洵,你再详细说说。”
“庄校?!”
这一次,轮到高院长瞠目结舌了。
再仔细说说?
这。。。
说实话,对于高院长来说,今天的谈话,说到这里,应该就要结束了才对。
毕竟,继续说下去的话,似乎有些。。。
朝纲,是的,完全属于朝纲的范围。
“无妨,既然都已经谈到了这一步,那索性就说透了,就像是陆洵刚刚说的那样,咱们的危机,已经看的到了,不破不立嘛。”
对于陆洵来说,庄校的表现,才是老一辈专家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