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回学校
072回学校
第七十二章
由于船台的限制,这艘散货船船头和船身是分开制造的,在一开始,不少人都担心船头船身接不上去,好在经过缜密的计算,这一操作最终完成了。
正式下水的那一刻,船坞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除了这艘船是由厂里亲自设计、亲自制造的之外,也是因为这是一艘南江厂从未造过的6万吨级大船。
从3万吨级到6万吨级散货船,短短几年,南江厂已经在腾飞了!
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这份激动也感染了林叙。
他用力鼓着掌,只盼试航之后,这艘船能够完美交付。
“咱们真造出来了,咱们真了不起!”
“下水了,船要正式启动了!”
黄浦江畔的2号船台边,一艘大船缓缓驶出,碧波荡漾,岸上的工人们目标紧紧盯着那艘大船,看着它驶出熟悉的节奏,看着它离得越来越远。
试航平稳,船又开回来了。
下水仪式是一项重要仪式,为了展现出南江厂的造船成果,在和船东盟商之后,南江厂这边出示了一份新散货船的立体图。
眼下厂里没有画图设备,立体图都是技术科的同事们在图纸的基础上画出来的,还专门上了色,为这事,大家也忙碌了挺久,不管怎么说,宣传图是这艘船的门面,他们造出的船,既要好看,也要好用。
“试航成功了!”
“林叙,我们成功了!”
船返回的那一刻,小组的技术员们激动不已。
即使没有人了解他们的辛苦,他们自己却明白,这艘船究竟耗费了他们多少心血。
在一开始,这个项目的主管是全厂最年轻的,别说是其他人,小组的技术员们甚至都会质疑林叙的水平。
而之后,先是夜以继日的设计图设计,和pc公司的磨合,再到制造时一个接一个出现的问题——现在回过头看,谁也不敢想象,他们究竟是怎么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的。
或者说,最开始,他们都不敢想象这艘船成功造出来的样子。
“林叙!!”
一群人把林叙围成一团,即使一开始看不惯林叙的陈辽都忍不住和他碰了碰拳:“太好了!”
和这艘6.4万吨的船相比,他们个体的力量实在太过渺小,可这艘船却是诞生自他们手中。
林叙同样心潮澎湃,他只造过小船,造大船也是第一次。
这是全国最大的散货船。
这是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亲手造出来的船。
被分到这个项目的技术员,经验最丰富的一位参与过“世沪”号的设计,可即便有过造大船的经验,对方的情绪依然激动到无法自抑。
放在10年前,别说6万吨级的大船,3万吨级的散货船他都不敢想,他们这一代人是怀揣着“为国造大船”的梦想进厂的,然而,在“世沪”号成功以前,他根本无法想象自己居然可以参与到6万吨级大船的设计。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突破,可他发现,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能亲眼见证大船诞生,他都感到幸福。
……
船只经过一次次检测,最终通过了验收,林叙在南江厂主导的第一个项目也完成了。
这艘船被命名为“南江”号,成为了南江厂巴拿马型散货船的规范船。
有了第一次设计的经验,在之后,全球各地的船东再来南江厂下订单,厂里也有信心完成。
“南江”号通过验收的t这天,林叙宿舍办了场聚会,大家带着酒和小菜过来,烤鸭、香肠、干切牛肉这些摆盘摆好了,还有花生米和瓜子,水果大家平时买得不多,还是带了些苹果橘子过来。
“有了造这艘船的经验,咱们厂后面应该能再接到订单吧?”
“林叙,后面你还参与巴拿马型的设计吗?”
林叙手头已经有了军船的安排,暂时不会再参与巴拿马型散货船的设计,不过海军订单交给他这事,技术科里知道的人不多,林叙也就没有特意提。
但他还是给出了答案:“应该不会。”
这艘巴拿马型散货船的特点,厂里已经基本掌握了,也就是说,后续的设计和制造没有需要公关的地方。
第一艘6万吨级散货船是突破,之后的第二艘、第三艘就是常规了。
“希望这艘船表现好一点,让全球的船东瞧见。”
“怎么会不好,那可是咱们亲手造出来的船!”
事实上,这一吨级的散货船确实为南江厂在国际市场上赢下了口碑,这一型号的船被不断订购、创新,甚至突破了7万吨级、进入了北美市场。
当然,后续的制造林叙并没有亲自参与,可作为第一代“南江”号的参与者,在后续的二代、三代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制造过程中,林叙也提供了不少建议。
这是今晚放肆畅聊散货船的一群人并未想到的。
等到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再次回首,才赫然发现,他们这一晚所想象的全部都发生了,甚至比他们期待的未来更加美好。
……
“南江”号刚交付,林叙就马不停蹄地接洽海军的扫雷艇项目。
这个项目是去年交到南江厂的,现在才动工设计,其实不太符合海军下订单的风格,不过因为荣光厂的21r型导弹艇表现太出色,海军方面不介意等一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