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豆角开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募兵

募兵

柴平在澶州行事,既t没有想过瞒别人,更不可能瞒亲娘。

符太后从柴平让人传出被人所掳的消息开始,已然明白自家的女儿不可能再像寻常女儿家那样活。

当娘的没有办法护住自己的女儿,拖她的后腿是绝不可能。

柴平直奔澶州图谋的什么,符太后相当有数。

本以为柴平纵然立下战功,显露她的军事才能,作为一个女子,一个前朝的公主,大宋朝廷上下都不可能对她正眼相看,也不会信任她。

然而最终赵匡胤下令,许柴平组建军队,以卫澶州,但因大宋从来没有女子建军一事。

看到符太后信中所说赵匡胤的决定时,柴平的眼睛亮得吓人。

组建军队以卫澶州!于旁人看来赵匡胤是既想用柴平,又舍不得将已经有的军队交给柴平,更想使唤柴平,所以才让柴平招募军队,柴平能招到多少人她就用多少人,要是招不到,她就一个都别用。由此能够堵住不少人的嘴!于旁人看来也是给柴平增加难度。

对于柴平来说,自募好啊!

就赵家的那些兵马,柴平进去想管好太不容易,倒不如自己来招兵练兵。

或许会有人觉得柴平一个小姑娘家家,她还能会练兵不成?

会不会的,一试便可知。

不过是练兵而已,柴平一个武艺高强,又懂得骑射的人,她自己练就的这些本事,如何练就的,照着教给手下的一定不会差。

柴平不确定赵匡胤为何生出这样的念头,她可以确定的一点只有,给她机会,她定不会让边境再像以前一样,任由契丹兵马出入。

当然,契丹兵马在柴平露完那一手后,在无法确定大宋都有何种武器的情况下,契丹兵马最近相对安静,竟然没有一方兵马出动扰民。

对大宋来说,对百姓来说,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但柴平清楚,暂时的安宁只是暂时的。

敌我情况不明的时候下,冒然进击纯纯是送死。

换成她在契丹的位置上,她会怎么做?

派人进入大宋境内,在澶州查清,到底大宋得了什么样的好武器。

对于他们想知道的,柴平觉得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完全可以让前来打听消息的契丹线人也分辨不清消息的真假。

因此,澶州上下传遍一个消息,大宋得上天庇佑,天赐神器以对抗契丹侵扰。

至于这个神器是什么?

不好意思,不知道。他们所能确定的只有一样,这个神器非常好用,那契丹兵马只要来了,一个都别想走。

留给人们无尽遐想的话题,免不了由人自由发挥。消息越传越离谱,到最后都成了有人靠近,他们的神器会自动庇护,以后别管是谁,胆敢进犯大宋边境,大宋都会有上天的庇护。

柴平作为一个放出消息的人,听到消息被传成这样后,面上一抽,很快也丢开不理。

传得越过分越好,越是让人辨别不出真假,相对大宋就是最宝贵的时间,也是柴平最需要的时间。

随赵匡胤正式的诏书下达,柴平迅速招募兵马。她跟别的人不一样,别人只要男的,她是不拘男|女,愿意从军,愿意保家卫国的她全都要,想来的都来。

对此,倒不是没有人表示反对,以为柴平纯属乱来。

乱来?

柴平请他们睁大眼睛看看,多年战乱,边境内还有多少成年的男人?

有的话几乎都被朝廷征召,真以为赵匡胤为什么那么好的让柴平自募兵马,何尝不是因为赵匡胤清楚,由柴平招募兵马是可以不假,真正柴平能招募到多少兵马,边境苦寒,能征召的人朝廷早召了,等不到柴平这时候来摘桃子。

柴平才不管所谓的男|女,她只问边境的人们,他们想守住自己的家园吗?

想,柴平会尽所能教他们本事。

边境百姓,多年受战乱之苦,遭受契丹的荼毒,他们希望有人可以救一救他们。然而他们盼不到。这十年来,等待让他们绝望无比,也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困境内。

现在,柴平来了,柴平用行动告诉他们,与其指望别人来救你,不如想办法自救,唯有懂得自救的人,才能够自救。

柴平招募兵马也相当直接了当,只问他们有没有想要保卫家园的,兵马不必聚集在一块,可以各村自练,谁村里遇上事,还相互帮忙,日常没事,各在各家,各忙各事。

听起来像是儿戏吧。

但这样练兵的法子,大唐时已然推行,只不过那个时候针对的是男儿,而如今柴平针对的是所有人。

别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想练功,想强身健体,都可以。

虽然这样一来确实会让人们的精力有所分散,也会更辛苦。

但是,想想他们辛苦种下的粮食被人抢了去,他们一无所有。再辛苦,护不住自己的家,护不住自己的东西,都不过是一个笑话。

最终,百姓们积极的响应,都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柴平的训练。

好,愿意最好不过。

柴平收到报名的人数不在少数,由此也可以看出,百姓们早已攒了许多不满和怨恨,等的正是在将来的一天报仇。

人一多,柴平也得立好规矩。

无规不成方圆,柴平不管以前的宋军是怎么样,在她这儿,她的规矩由她说了算。她的规矩简单,约法三章,对普通的百姓只需要将大方向框好,细节上别纠结。

既是出自百姓的兵马,第一条是不得扰民。连民都不能扰,欺民更不可行。

这一条一出来,有人倒是觉得挺好,有人觉得吧,当兵的从来没有不欺负百姓的,柴平有些异想天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