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混一汪池水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豆角开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搅混一汪池水

搅混一汪池水

啊?关何之前问柴平往北来干什么,柴平答的是从军。

结果现在掌柜的问起,她给是同样的答案,好像又有所不同。

重点在于,柴平昭示她的目标所在!

想要改变这个世道的规矩,更是世人早已定下的规矩,并非一件易事。关何为难的瞅向柴平,有心想劝,话到嘴边终是止住。

〖对对对,哪怕世间男人定下规矩,从来没有女子从军的,以前没有,以后怎么不能有了?柴郡主算是一个聪明人,燕云十六州,她想收回失地,绝对不能想一想,嘴皮动一动就成。说来大宋是经济繁荣的时代不假,活字印刷术,火药,以及各种各样的科技都有显著的提高,可这北宋初,应该可能,很多东西其实都还没有的对吧。这种时候要是能把火药用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又怎么样,照样不会是对手。〗

很小的时候柴平对眼前冒出的字其实很不习惯的,她既不清楚这些字从哪里来,更觉得在她完全不曾察觉的情况下被人关注,她不安。

后来发现,这些文字偶尔是有用的。再加上脑子里三不五时的会因为他们的文字闪过很多的想法,让她知道,在未来的世界里,有很多她想像不到的存在。她需要学习,更需要不断去摸索。

如同他们口中所说的火药,活字印刷术等等。

印刷术柴平是知道的,知道归知道,知道并不意味全然懂。

读书识字对整个时代重要吗?

这一点当年柴荣亲自教过柴平。欲天下大治者,人才必不可缺。

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人才?如兴教育,如令天下书籍传播,甚至柴荣曾跟柴平说过,造纸术的改进对整个社会文明的推动至关重要。可惜这样的技术被人牢牢的把控,等闲人想要一张好纸,很难。

难吗?

不知道怎么的,想起造纸术,柴平的脑子又闪过了不少纸的制作之法,比如宣纸,再比如棉纸。

纸有不同的制作方法,真要是让人用心钻研,一定能做出怎么样的好纸。

柴平知道,饭得一口口的吃,路须一步步的走,她须得走出第一步,先开个头,稳一稳柴荣给她留下的这些人的心。好让他们知道,她并非靠不住的存在。

“如今天下的纸张,你们知之甚多的是宣纸,但那属于贡品,你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做出比宣纸更好的纸。或者直接做出宣纸?”柴平想定后,比起须得寻机会组建军队,笼络人心会相对更容易。针对一直向她提出问题的人丢出另一个问题。

澶州,她选择这个位置,因为这里是边防重地,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她会来到澶州,同样,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人过多的关注澶州的变化。

赵匡胤的重心放在如何平定南边的诸侯国上。

赵光义的心思在如何让赵匡胤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他上。

是以,柴平该把握机会,至少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尽可能的握住更多的筹码。

至于手里握多了筹码,将来如何向天下人解释她的失踪,她需要解释吗?

柴平一提纸的事,掌柜的眼睛瞬间亮了,“姑娘,你有制纸的方子?”

想当年柴平何尝不是宣纸受贡的那一个人,虽然后周被大宋取而代之,可宫里的好东西柴平到底藏了多少,谁知道。

但别说,当年的柴平有赖于弹幕的提醒,且通过分析情况万分确定一条,自家的兄弟在朝代更叠跟吃饭一样快的时代,根本不可能保住皇位,她真把满宫的很多东西都藏起来了。重点在于各种各样的方子。东西正好都藏在澶州。

柴平一来,直接把某些东西弄出来。

说来,她要是把藏起来的东西都亮出来,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

柴平想,宣纸的制作方法她可以昭示天下。最重要的一点是,她还想将纸张的价格打下来。

没错,纸嘛,本来存在的意义就是传播知识。

可是制作纸张的办法被人牢牢把控的。正是因为如此,柴平觉得如果想要搅浑大宋的一池水,甚至造成一定的影响力,须得先扩大自己的影响。

读书人很重要!

那是治国的根本。

甚至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重要性,因此所有人都无法忽视他们说出口的话。

柴平没有犹豫的点头,掌柜的更激动了,“姑娘,姑娘,不知姑娘打算将方子交给谁来负责?若都是上好的宣纸,姑娘打算如何用?须知宣纸在大宋有价无市。毕竟都为各地的权贵所得,旁的人纵然手里有钱,却是想买都买不着。”

比起作为用过宣纸的柴平,未必意识到宣纸对于权贵们的重要性,掌柜的更懂得这样一种纸的价值。

柴平迎向掌柜那激动的双眼,不得不提上一句道:“比起宣纸,我更想将造纸的法子推广,为天下人所知。如此一来,纸的价格一定下降,彼时天下人都将得利。”

掌柜的绝对想不到柴平打的竟然是这样的主意,震惊过后,掌柜的冲柴平作一揖,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感激道:“姑娘如此作为,天下人都会感谢姑娘的。”

想多少人想读书,却连写字的纸都买不起。

更不要说读书须得看的书。

若是纸的价格降下,天下人一定都会感谢柴平。

听到掌柜的话,柴平相对平静的道:“我不过也想为天下人做一些事罢了。”

而弹幕在这时候已然疯狂的刷起,〖这柴郡主是穿来的吗?她怎么会有宣纸的制作方法?而且她的这些想法听起来怎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收拢人心?以民意为己所用。正常一个贵女会做这样的事?〗

〖别问,问我们也不知道。〗

〖我倒是记得当年柴荣死后,柴郡主把当时宫里的所有典籍都藏起来了,那里头到底有多少宝贝不知道。想那会儿我们还夸赞她聪明,有那样一些方子在,但凡有点脑子都可以翻身。对了,我记得柴郡主私底下好像有在做生意,应该,可能,生意做得也挺大的。〗

〖喂喂喂,这确定是一个小姑娘会做的事?她把当时大周皇宫的典籍都藏起来了?连宣纸的方子她都藏了?〗

〖你们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你们以为柴郡主为什么跑到这澶州来,完全是因为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这个人不是谁,正是赵光义。赵光义记仇的杀了她身边的人,柴郡主是当堂杀人,那手起筷落,血腥了点不假,但绝对帅呆了。〗

有人夸赞起柴平,柴平面上不显,心里多少有些得意。

于此时冲一旁的掌柜道:“先前一些事我虽然已经安排,并未在澶州推行,我来了,也是打算既造福于一方百姓,将来也能借一借势。”

求生是柴平的追求不假,如果可以造势,让不少人得利,能得两全,这对谁都是一桩好事,何乐而不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