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的公平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豆角开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相对的公平

相对的公平

三天考完之后,无数的学子都振奋的等待科举考试的结果,他们倒要看看大端朝,柴平这个女帝是不是能如她自己所说的开创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科举。

柴平知道天下人都在等着看这一场科举考试的结果,她自己也同样在等这一回。

等待着,柴平对阅卷批卷的事相对也更严厉,科举要怎么作弊,不仅是考试的人,监考甚至是阅卷的人都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手段。

柴平从弹幕中长了不少的见识,自知原来有些事压根不需要说出口,一些不必宣之于口的手段可以直接把每一个他们想提上来的人都弄出来。

行啊,厉害了,柴平倒也不至于跟人争论不休,只是直接将这各种各样的手段写下来,就放在每一个阅卷人的面前,以此提醒,倘若贤才被弃,无能之人成为大端朝的人才,这是想让大端朝成为一个笑话。敢让大端朝成为一个笑话的人,应该能够想到会承受柴平多少的怒火了吧。想想一家子老小,或者九族。

不会有人以为柴平不敢杀人吧?

想想柴平为了登上这个位置,放任不管的让人杀了多少的达官贵族,那些人原本正是盘算对付柴平的人,结果现在剩下多少了?

诚然柴平自登基以来没有一丁点要对底下的人大开杀戒的意思,但不会有人以为柴平当了皇帝反而会不敢杀人吧。

不杀,是想缓一缓,不让大端朝再起风云,可是赵元佐他们这些棋子,自柴平登基之后,赵光义一脉皆被诛之,无一留下。

这一波杀来其实让不少忠于赵匡胤的人心里十分欣慰,柴平不至于为了拉拢赵光义留下的人而无视赵光义弑君杀兄的作为,证明柴平不算一个为了皇帝位而不择手段的人,很好。

柴平将阅卷的所有手段摆到了明面,等同于告诉所有批卷的人,别和她玩心眼,一但这些事情让她察觉,莫怪她手下无情。

随后,柴平更是告诉所有人,榜上有名的人他们的试卷,都将整理出版,公布成绩的那一天也会将所有人的卷子都应出版以公天下人阅之,也是完全杜绝了任何人作弊的可能。

确实有心在科举一事上动手脚的人差点把后牙槽都给咬碎了。

柴平可以啊,竟然想出这么些办法对付杜绝他们作弊的可能,好,真是好手段。

没办法,对柴平这样的聪明人,想不服都不成,只能认命的不折腾。

能在考试里动手脚,无非是吃定了能够欺上瞒下。

如今柴平用手段完全杜绝这个可能的发生,他们能如何,不收手难道去送死吗?

大端朝的第一场科举,便平平安安的完成了。

随后柴平亲自在殿上开启殿试,这一回由她当众出题,众人当众写出文章,谁写得最好,便为状元。

三甲之列,这个事先前还没有人真正定下,如今柴平开此先例,她必要让后世人效仿。t

当然,这也是弹幕教的她。

针对柴平成为女皇帝的事,弹幕里的人比起以前更积极了,无一不在想方设法的助柴平坐稳皇帝位。

柴平能够感受到弹幕里的人们大多数都非常乐意看到她成为女皇帝。

取宋代之,没有人想到柴平会成为取宋的那个人,但是柴平,他们反而更激动,也更加认为帮助柴平成为一个皇帝,地位稳固,更能让大端朝国泰民安,他们都算与荣有焉。

是以,满屏如今都是为柴平出谋划策的人,这些人里真正有能力,也想让百姓们日子好过的人不要太多。

所以,无论原本大端朝有的,或者没有的东西,弹幕一样样的指导柴平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做到。

别的不必说,只道一个印刷术吧。

先前用的都是雕刻的一版一印的印刷术,刻好的字都在一个版上,根本无法适用,想印不同的内容,又得重新去刻。

马上有人指出活字印刷术啊,道理差不多,只不过是将原本刻在一个拓版上的那些字拆开。反正常用字就那么多,完全可以自由组合,这样一来不知道要省下多少的人力物力,多好的事。

柴平不是不识货的人,马上明白这个活字印刷术的厉害,即刻让人实施。

刻字可以变,怎么印出来的字更清楚,又能够降低成本,再一次让柴平见识到弹幕上的人才辈出。

柴平一一让人实验,证明可行后,柴平立刻让人推行,等科举的所有中举才子们的文章一经印刷出来,立刻有人注意到这简直了,纸和字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好,而且还不掉色,柴平这是又得了什么能干的人?

可惜,他们想打听也不是能打听出来的。

作为一个生财有道的人,柴平立刻想到这些进士的文章若是收录下来,全都印刷出售,想必也还是可以卖出不少钱。最重要的是让天下人知道大端朝科举考试做到了取才公平和公正。她倒要看看还有什么人可以再挑她的刺。

柴平虽然很想钦点三甲,状元之才,可惜,这一届的学子里并没有令她惊喜的人,三甲没有,进士嘛,可用之才,不算太多,三十来个。

就这样的数字在历代取士人员里只能说是不多也不少。

不过,柴平亲自为这三十三人设宴,更表明对他们委以重任,希望他们可以为新建的大端朝尽一份心,成为国之栋梁,为百姓解忧。

作为读书人,对柴平这个皇帝,一介女流啊,如今尚不满双十的年华,谁能相信这样一个人竟然会成为皇帝。

但柴平做到了,纵然外头关于柴平的风言风语不少,都不认为柴平可以当得好这个皇帝,架不住到现在为止纵然南边叛乱起,北边还有契丹进犯,柴平都解决了。想亮起明刀明枪和柴平干的人,军中只要无人敢动手,一但他们想等待所谓的时机,不好意思,在他们想动手的时候,柴平已然先一步收拢于人心。

天下久经战乱,百姓思安,但凡不是完全活不下去,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揭竿而起。

况且,柴平推行各种能够提升粮食产量的肥料,更让人用上产量更高的粮种,故而在百姓们的嘴里,柴平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粮食是一个国的根本,更是一个家的根本。

提升粮食产量多么的重要,懂的人都懂。

柴平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一些落实,以令百姓受益,试问百姓们怎么可能会不认同柴平,又怎么可能会再生出和柴平为敌的心思。

高高在上,只想争权夺利的人,一开始以为他们手里有点人,兴许能够让柴平不痛快,最好能够让柴平吃尽苦头,结果突然发现,哪怕是他们手底下的人都没有多少动手的心思,完全是认为柴平当这个皇帝挺好的。

至于她是女子的事,怎么了,又不是没有过女皇帝。以前能有,以后也能有。当皇帝的人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即可。

得,这回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柴平怕不是早有准备,她那样的收拢人心,真正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不是过分了?

心里恨得柴平再咬牙切齿,意识到柴平的不好对付,一时间也让人不由自主的打了退堂鼓。

明刀明枪没有办法对付柴平,没有人愿意听他们的,为他们所用,就凭他们想往前冲对付柴平,怎么可能。傻子都看得出来柴平不好对付,倘若不能一击叫柴平成为他们的手下败将,甚至斩草除根,死的只有是他们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