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选谁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豆角开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你们选谁

你们选谁

方才的气氛是尴尬,是沉默,随着他们的问题丢出,透着几分紧张和窒息。

跟随在他们身后的人几乎不约而同的退了老远,没有一个人想掺和进去他们的交谈。

赵德林低头与柴平对视,自然不会错过柴平眼神清明,一如从前的坚定。她从来不管做什么事,要么不做,要做都会拼尽全力去做,且从不回头,更不会后悔。

可是,赵德林以前觉得自己懂柴平,明了柴平从公主变成郡主,对她的打击并不小。

如今的局面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与此同时,赵德林反而更不确定柴平究竟想干什么。

“我只求一个平安。”赵德林从来追求的都很简单,平安,大家都能平安。

“平安求不来。”柴平昂起头掷地有声的告诉赵德林一个事实。

“陛下待晋王好吧,为了晋王不惜无视大宋律法,一次一次包庇犯错的晋王,最终晋王将魔爪伸向陛下。我知道德林哥哥因为陛下的去世伤心难过,我也伤心,但今日的恶果陛下无过?若非陛下偏袒晋王,让晋王一次一次的越过底线,无视律法,他又怎么敢在一念生恶杀了陛下。我信陛下和晋王兄弟情深,晋王对陛下动手更多可能是一念所生的恶。仅此一念,陛下死了。律法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人生畏,唯有畏惧受到惩罚才会让人犯错的时候不敢动手杀人。陛下一次又一次的放过晋王,当晋王意识到陛下不再,从此再没有人可以处罚他时,他是欢喜更多,亦或者愧疚更多?”对于人性的恶,柴平从来不敢有半点轻视,正因如此,她在面对赵德林时,更愿意坦然的告诉赵德林,如今的一切变故,赵匡胤该背负极大的责任。

赵德林眼中闪过心痛,柴平说的这些他怎么可能会不懂,再懂,那是他的父亲,惨死在他亲叔叔手里,这样的人间惨剧,于赵德林是巨大的打击。

偏偏打击再大,他们在失去父亲之后,第一时间需要考虑是怎么活下去。

陈列城外,意图攻入城中的兵马不少。偏在那样的时刻,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竟然是柴平。

柴平对他道一句求个平安不认可一个求,因柴平比他更早的意识到,将命运寄托在别人手里,指望别人善心大发的放过你,亦或者希望你的安静会不引起任何人的忌惮都是不可能的事。

他姓赵,他是大宋朝皇帝的儿子。

赵德林只觉得舌头上似是被压了千斤旦,完全说不出话。

“我的命运我绝不会再交到任何人的手里,包括你。”柴平指出现实的同时,也清楚明白的告诉赵德林,不要指望她后退,她绝不会退,她要往前,她已经尝到了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滋味,断不会再接受任人摆布,受制于人那份无奈。

赵德林凝望柴平,良久才问:“所以呢?”

这个答案柴平给到了赵德林,丢下这句话后,柴平并没有理会赵德林是否接受,又是否愿意承受,她迅速的去见花蕊夫人,甚至请来李煜和小周后。

〖大名鼎鼎的李后主,大词人,我正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一位,现在终于见着了。忧郁中年,才子皇帝。一个大才子,适合当词人,确实不适合当皇帝。看看,大好的江山尽被葬送了。〗

〖不对啊,赵光义都杀人灭口了,小周后都疯了,当时好像有人提了一句李后主怎么来着?对,疯了。现在一看,算是怎么回事?〗

“谢郡主救命之恩。”弹幕好奇无比时,忧郁中年李煜朝柴平作一揖,谢柴平相救。

柴平挥手道:“都是亡国之人,我不过是见不得赵光义欺人太甚。”

对喽,柴平对赵光义这样的人多少还是防备一些的,告状的事闹太多了,明摆着要将赵光义解决,赵光义实在没有办法时,未必不会狗急跳墙,只是柴平防的是赵光义杀人灭口,万万没有想到赵光义竟然借瘟疫的由头。

好在李煜那里赵光t义真让人动手了,柴平给李煜找了一个法子让他装疯,才让李煜逃过一劫。

李煜表明感激,小周后在一旁也是泪眼婆娑的同柴平道谢,三个相对了解内情的女人再清楚不过,很多事只适合她们知道,绝不能说出去,哪怕是李煜,能不让他知道最好别让他知道。

“请两位前来,无非想问问,两位未来有何打算?”柴平请人来,万不能晾人,该问清楚说清楚的话,理当问明白了。

花蕊夫人是个胸怀大志的人,想当年国破家亡时,对于孟昶投降的事,她是宁可殉国的。可惜,因为她的丈夫不愿意殉国,最终花蕊夫人也只能随他一道来到开封,成为阶下囚。

这些年花蕊夫人的日子过得是好是坏,冷暖唯有她自己清楚。

对于很多事,花蕊夫人从来不向外人提及,她吃的苦受的罪,说了无非让人嘲讽她身在福中不知福。

但是,花蕊夫人同样是一个不愿意屈从于命运的人。

从前的她以为自己只是为了保全孟氏,为此可以忍气吞声,后来,她明白了,忍让不可能为她带来任何的尊重。在柴平前往澶州,并在澶州干出一番事业后,花蕊夫人似是被打开了一处新世界的大门,让她意识到,原来她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活下去。

“愿为郡主差遣。”作为赵匡胤的妃嫔,花蕊夫人感谢赵匡胤这些年待她不错,但也仅仅是不错。想当初赵光义想要花蕊夫人的命时,那个时候的花蕊夫人最希望的是赵匡胤能够杀了赵光义。

可惜,赵匡胤顾念兄弟之情,也并不认为自己需要为了花蕊夫人杀了自己的亲兄弟。

花蕊夫人恨赵光义吗?

恨的!

花蕊夫人怨赵匡胤吗?

怨的!

明明花蕊夫人不支持赵匡胤立赵光义为太弟,为的是赵匡胤,更为了大宋的江山,最后赵光义恼怒之下要杀花蕊夫人以立威,那个时候的花蕊夫人如果不是被柴平救下,甚至更将事情引到赵匡胤的身上,甚至赵光义都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花蕊夫人想像得到,她若死在赵光义的手里只怕死了也是白死。

这样的意识更让花蕊夫人透心凉。当年的孟昶护不住她,没想到赵匡胤作为一代雄主,同样也护不住她。

自那一刻开始,花蕊夫人明白了,这世间最可靠的人从来都是自己,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只会让她任人宰割。

如今赵匡胤死了,赵光义也死了。大宋的朝堂将要重新洗牌,柴平控制住整个开封的兵马,甚至所有的文武百官,是花蕊夫人绝对想不到的,也让花蕊夫人震惊无比,明明柴平远在澶州,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本事?或者,在更早之前柴平已经有所准备?

想到这一层,花蕊夫人心下稍定。

她不怕追随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只怕跟了一个蠢货。

柴平越聪明越好。

“愿为郡主差遣。”李煜想的比较简单,赵家的人不知道怎么样,救他们性命的人是柴平,相信柴平绝对不会有错。

“话莫说太早,你们不妨听听我的打算后再决定要不要听我差遣。”柴平不急不慢的开口,表情相当的严肃,自然也让本来心下郑重的人们都正色以对,“郡主请说。”

同为亡国之人,他们被押往开封,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李煜不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更没有那样一个能力扭转乾坤,他只盼在柴平的手底下安稳度日。

小周后想的更简单,她只愿与李煜在一起平静的度过一生,没有赵光义他们都会好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