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袭
远袭
值于此时,陈琦板起脸郑重同柴平道:“愿郡主旗开得胜。”
想对付柴平的人,于国家危难之时,既明白大宋处境不好,唯愿柴平能够兵出,如同在澶州设伏契丹兵马一样,旗开得胜。
大宋城池接连告破,再让契丹兵锋直入,怕是开封危矣。
柴平不知有没有收到消息,开封府里已然有人提出迁都。
迁都。
每朝每代,但凡碰上不敌于边境之时,都有无数人提出迁都。
可是江南并未平定,一但迁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谁敢保证?
陈琦是不认同迁都事宜的,如今看来须柴平出手打一个漂亮仗,才能让人心安定。
柴平纵然相当意外,却也明白陈琦未必只有私心,想帮赵光义对付她的陈琦也可以是心系于家国,以国家利益为重,希望大宋好的那个人。
“借陈监军吉言。”柴平重重点头,这是她的机会,她定不能放过。
有了赵匡胤的诏令,柴平不带犹豫的,迅速召集她的兵马。
“想跟我打契丹,存必死决心的人站出来。”柴平此行到底行不行,仗打得好与不好,没有到最后一刻胜负出来都是未知之数。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柴平存了必死的决心。
但凡这一仗她打不赢,接下来她的命运已然可想而知。
契丹打柴平主意,柴平赖得管许多,但大宋朝廷里想让柴平去和亲的人少吗?
别的人不必说,一个赵光义最希望借他人之手永远的让柴平消失在大宋。
赵匡胤为何愿意让柴平去偷袭契丹,并且不过问柴平用哪一种方式打赢这一仗,柴平不想管,她只记住一样,她的机会,她可以从此无人再能小看她的机会来了!
不仅如此,大宋与契丹这十年来的关系也到了转变的契机。
“我!”柴平想改变大宋和契丹多年的处境,想让契丹看见大宋的厉害,大宋的人们有多少恨不得与契丹决一死战,让契丹知道,他们大宋不可欺。往后契丹给他们最好夹紧尾巴做人!
“我!”一个接一个的人只在柴平丢出这句话,立刻站出来。
柴平眼中尽是欣赏,国之所以不亡,正因为有这诸多依然愿意为大宋拼尽全力,拼死一战的人。
他们才是一个国家不灭的根本。
“好。什么都不用准备,带上三天的干粮,愿意跟我走的人立刻走。一路上不必问我们去哪里,要干什么。你们只需要知道,我们此去对付的是契丹,此战若胜,必能叫契丹见识我们大宋的厉害,往后再不敢小瞧我们。”柴平告诉众人,不必多问原因,他们只要跟着她走,仗怎么打,什么时候打都只听她的。
“是。”柴平这三年如何带领他们袭击匈奴,又如何让他们各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再没有比他们自己更切身体会的人。
正因如此,他们发自内心感激柴平,认可柴平。
只要柴平一声令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听从柴平号令!
随后,澶州城内的人都没有收到t任何消息,等陈琦再来寻柴平时,柴平已然不见踪影。
至于去哪里,带了多少人马,不好意思,一概无人知晓。
哪怕是村中各家的人也只知道柴平领人出兵,再问其他都是一问三不知。
陈琦相当意外,他来寻柴平原想给他们准备些粮食,以供应他们远行,没有想到柴平都已经领人出击了。真真是兵贵神速。
正因如此,越发让陈琦心情复杂,怎么柴平连半点恐惧或者认为自己做不成的情绪都没有呢?
要知道陈琦虽然盼柴平旗开得胜,也心里相当没底,生怕柴平传来坏消息。
不不不,想什么呢?
绝没有坏消息的可能,绝对没有!
陈琦一次又一次的告诫自己,绝不可能有那样的一天!
而此时的柴平领人连夜疾行。
是的,连夜疾行。
作为缺马的大宋,哪怕柴平抠了不少契丹的马,也让人培养马匹,架不住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养出足够她如今三千人使用的马。
况且柴平此行领人走的是山路,也并不适于骑马。
作为走在最前面的柴平,她回过头冲一众男男|女女都有的将士们道:“前路还有百里,我们必须靠我们的双|腿在天明前赶到,只要能够夜袭成功,断契丹粮草,我们还能夺契丹的马匹,在契丹境内横行。做不到,我们这一战便败了。你们能完成吗?”
询问的语气却透着不容他们拒绝的坚定,不管他们能不能,都必须要能!
“能,我们一定能。”胜败在此一举,柴平领他们出来要的是他们一道奋战到底,绝非想让他们死在这儿。
日行百里不可能吗?
他们偏要创造这个可能。
而柴平自要出征开始,弹幕无数人已经不断给柴平送上地图,虽然历经千年,有些地形已经发生变化,再变,也不代表没有找到的人。
分析契丹此时设定的可以作为中转的地方,有句话谁都不能无视: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想让契丹退兵不难,断他们粮草即可。
契丹存放粮草的地理位置通过排除法,很快柴平总结出,弹幕中的人通过柴平的分析,也迅速给柴平规划出一条最捷径的路。
想要穿插到契丹的中间位置所在,必须有拼一场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