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大项目
大概等到五年之后,杜少杰就会在整个寻呼行业的巅峰期开始撤退,化整为零,将寻呼台的股分一点一点的抛售出去。 他根本不怕找不到买家,多数人都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只要留有余量,就一定能成功撤退。
“燕子,我要走了,等下个月你休假一段时间,羊城再见。”
杜少杰随后离开了京城,王玉秀和他一起返回了羊城。
餐饮管理公司旗下各个子品牌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只要孟罡等人得力,不说多了,起码能保证未来五年都能有不错的盈利水平。
至于投资这一块就随缘吧,他不是做生意的天才,但看人的眼光还行,起码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
回来后休息了几天,然后去市协转了转。上次他需要收集数据,包括罗三昆在内的大多数会员都很卖力,他理应和大家见见面。
一座冷库,让杜少杰和大部分会员绑在了一起,大家也都对他心悦诚服。
这就是分润利益的好处,有了利益的捆绑,才能形成相对稳固的联盟。要不然谁会这么听话,不给你添乱就不错了。
晚上。
杜少杰请董玉树等人出来吃饭。
这一次,董玉树给他帮了大忙,要不然京城的寻呼台就会遇到大麻烦。这个人情他记住了,以后肯定会找机会还回去的。
“咦,洪涛怎么没来?”
杜少杰和大家相约吃饭的地方是鱼庄,董玉树、叶伟明、江东源、黄勇等人陆续到达,但到了最后焦洪涛也没来。
他问了问大家,大家也搞不清楚。
这时,他的“大哥大”响了起来,接通之后果然听到了焦洪涛的声音。
“杜总,实在不好意思,今天临时有任务,脱不开身啊。你们先吃,不用等我,我这边要是结束的早,就过去一趟。”
焦洪涛急急忙忙的说完,然后就挂了电话。
杜少杰和大家说了一声,然后就让吴大柱准备上菜。他们今儿快中午才来,先吃饭再说其他,估计吃完饭会打一会牌。
“洪涛可能要升职了,我这边得到的消息很多,估计差不多吧。”
酒菜上齐,大家边吃边喝边聊。
在场的没有外人,黄勇爆出了一个大消息,说焦洪涛这次会前进一大步。
杜少杰的等人听了都很开心,毕竟都是很要好的朋友,能有这样的机会,大家都乐见其成。
吃完饭,几个人没有马上坐下来打牌,而是在农庄里转了转,就当是消食了。
现在的农庄其实已经建设成了一座档次不低的度假村,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绿化和环境都搞得相当不错。
营业面积和当初相比,差不多扩大了十倍。
“到底还是档次低了点,格局在这儿放着,只能走中低端路线。要是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建一座高标准的度假村,配上度假别墅、游泳池、ktv歌厅、保龄球馆等等,我估计生意差不了。”
叶伟明看了一圈,觉得有点可惜。
鱼庄的硬件设施真的不赖,但定位不高,以后的发展很难突破上限。
“哈哈,叶总,人家杜总的定位本来就是农庄,适合普通人休闲娱乐的地方,要那么高大上做什么?不过,你说的度假村也应该有搞头。”
董玉树哈哈一笑,倒是觉得叶伟明的想法挺好。
现如今正处于商品经济的浪潮席卷之下,经商热深入人心,就连各个单位都成立了“三产”部门,一大堆和主业无关的三产公司应运而生。
叶伟明之前参股寻呼台,就是以单位三产的名义投资的。
“这事儿,光是咱们几个可做不了。最好是拉一家房地产公司一起干,地产开发加娱乐休闲,各项配套还得跟上。”
杜少杰笑着接过了话茬,单纯的度假村模式抗风险能力太差,和地产开发绑在一起会更好一些。
他说完之后,几个人都安静了下来,明显是在消化这其中庞大的信息量。
过了一会,叶伟明猛地一击掌,大声说道:“妙啊!这比我想的更加深远,也更具可操作性。杜总,有没有兴趣玩一把?”
“别说杜总,我都想试一试了。”
杜少杰还没回话,董玉树却率先发表了意见。
公司的主业当然没问题,但三产办的要死不活的,既有人才的问题也有战略眼光的问题。说实话,大家一哄而上搞三产,也算是这个年代的特色了。
“这事儿先不忙着下结论,我找个明白人问一问,看看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搞头。” 杜少杰稍显谨慎,决定回头问一下蔡菁,毕竟他对于地产项目的开发不是很熟悉。
大家纷纷点头,觉得做事情就应该有这个态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省得到时候亏了钱不好交代。
散了一会步,几人去了包间打牌,等吃完晚饭才散伙。焦洪涛到底没来,据说对方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反而是黄勇清闲一些。
结果没过多久,焦洪涛和黄勇双双进了一步。
当然,焦洪涛这次进步的幅度很大,黄勇也不错,成为了焦洪涛的副手。
这种事不好大张旗鼓的庆贺,杜少杰等人在【海鲜坊】吃了顿饭了事,但心里还是为他们两个感到很高兴的。
杜少杰这些天也考察了一番,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才给蔡菁打了一个电话。
“项目是个好项目,而且你们这些人在当地的人脉关系都很深厚,搞起来肯定是有盈利的。只不参与的人不少,到时候以谁为主呢?”
蔡菁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但杜少杰那边就有三方,自己要是参与进去就是四方合作。
这里面牵扯到一个主次的问题,如果项目没人挑头,搞到最后就是一盘散沙。
“蔡姐,项目建设肯定以你为主,至于项目竣工后的运营,咱们再商量。”